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可以借鉴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内生动力,在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机制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消耗污染严重、城市社会环境质量较低等问题,必须通过实现其经济转型来解决.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需要发挥法治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即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等方面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法治保障,避免由于资源枯竭导致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3.
自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东北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建设匕过度注重对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加工,忽视了对其他产业的发展,造成一些资源型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就业压力增大、地方财政空虚、城市竞争力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东北资源型城市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滞后于城市的建设,所导致的种种问题影响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探索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出路,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及政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和升级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类特殊的城市类型,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经济发展的基础受到影响,必须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晋城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靠着丰富的煤铁资源,以"五小工业"起步,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面临转型。文中着重分析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国家而言,应采取全面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其中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主要包括:改革资源税,把资源性产业作为独立的基础产业;实现增值税转型,培植城市造血功能;加快所得税、营业税改革,减轻城市主导企业负担;启动民间资本,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协调财税政策,避免政策撞车;建立反哺机制,促进城市转型以及给予相应产业政策支持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快速发展时期,济南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之一,迎来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机遇。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济南市经济的发展历程,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与同类城市相比,济南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不快,工业总量、企业数量、发展后劲与发达地市差距明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振济南工业、建设制造业强市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新旧动能持续转换,振兴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更是"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再走粗放型发展老路难以为继,怎样搞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如何做到提质增效,被日益重视。年初,李克强总理提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济南作为试点地区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准确分析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做好对策分析,对于推进省会城市经济圈的大发展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是辽宁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新时代要求。当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发展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和问题,未来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民生等领域创新转型发展。应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延伸与产业更新并行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内生增长动力;强化就业优先,筑牢高质量社会保障网;强化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绿色发展;出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资源开发已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资源型城市类型。如何及时有效地实现产业转型,逐步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应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培育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甘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在改革开放以来总体呈不断下降态势,推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追赶进位和现代化进程,亟需变革和重塑发展动力体系。应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全面提升投资、消费、出口动能,积极做大做强增长极,持续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方位培育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资源枯竭后我国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性产业大幅度萎缩,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并陷入贫困。如何提高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人口的收入,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些城市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逐渐枯竭 ,产业结构单一 ,经济发展中面着严峻的挑战 ,推进经济转型已是当务之急 ,实现经济转型的基本对策是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是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以地铁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20年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DID模型考察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对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铁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且回归结果高度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地铁建设引发的外商直接投资、绿色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升级是地铁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机制;地铁建设对城市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三线城市、西部地区以及非资源城市这一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交通强国背景下我国如何推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充分释放地铁建设的绿色发展动能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山东加快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日照钢铁积极从自身出发,投身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实践中,通过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实现枯树发新芽,助推日钢经济由弱到强,浴火重生,也为全省全国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提供了生动样板。  相似文献   

16.
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扬生态之长,补产业之短,充分发掘"生态财富",释放更多"生态红利",成为林业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化转型发展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伊春市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也是最大的森林城市,在林业资源型城市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伊春市为样本,通过生态经济化的视角,运用市场化手段,围绕"山水气"这条发展主线,提出林业资源型城市念好"山字经",写好"水文章",叫响"好空气"的具体措施,为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绿色化转型发展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需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成为当务之急。六盘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本文对六盘水的产业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六盘水要把产业转型纳入长远规划,实现城市平稳转型。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6,(3):40-40
正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促进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更大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万山特区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至关重要。产业振兴是关键,城市发展是基础,并以此带动体制机制、城市功能等各方个面的整体转型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转型不仅是经济命题、社会命题,同时也是文化命题。纵观古今中外,社会的文明进步总是与先进的文化思想、运动休戚相连。在当代,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在地方经济总量中占据了较大份额,文化已成为经济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最具活力的因素。毋庸置疑,随着矿业文化创新,必定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文化兴,经济兴,文化领域的任一元素都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