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之一。绘画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绘画艺术。不同的绘画艺术,映射出不同的文化精神。构图是绘画语汇中的重要构成之一,它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章法”或“布局”,并被认为“画之总要”。它指的是,画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将所需表现的形象及色彩、形状、明暗和轮廓加以适当地组织、安排和处理,使之构成一幅协调完整的图画。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平面上安排和处理表现对象的位置和…  相似文献   

2.
张兵 《人民论坛》2011,(7):224-225
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在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趋向。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虽然在再现与表现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感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古典诗词借助"绘画意象"构成语言,营造出了使我们产生丰富联想的"语境"。  相似文献   

3.
北京,798艺术区,“天真者的绘画工作室”掩映在绿树丛中,透明的玻璃窗内陈列着色彩夸张、构图奇特的画作和创意恣肆、富有想象力的手工艺品。  相似文献   

4.
对当代绘画艺术家来说,藏区是艺术的圣地,雪域高原浑然天成的艺术资源和独特的藏族绘画艺术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对藏族绘画艺术而言,进藏艺术家们独特的视角、熟练的技法和艺术上的坚持,是藏族绘画艺术重生发展的新鲜血液。正是因为藏区绘画艺术和艺术家们的相得益彰,几十年来,无数的艺术家先后奔赴青藏高原,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辛勤探索,不懈耕作,通过题材内容、形式、内涵等方面的跨越转变,创作出了一幅幅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进藏艺术家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的尊重和真实生活感的表现,重建了藏族绘画艺术,传统的藏族绘画也因此形成了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5.
民间绘画从原生的民间美术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绵延不断,持续发展。本文就鄂东地区有代表性的若干幅民间绘画作品的构图进行分析,探讨隐蕴于鄂东地区的民间绘画作品中的审美特征及其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词之国 ,辽阔而壮美的河山 ,悠久而独特的民族文化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名字及其作品在历史画卷中熠熠闪光。而毛泽东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兼诗人 ,却以中国的传统诗词艺术表现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诗坛上独树一帜。尤为难得的是 ,毛泽东把诗词艺术和统战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象地展现了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运用之妙。一、壮美雄奇与崇高伟大的鼓舞中国旧体诗词的风格 ,历来有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别。毛泽东诗词的主调是崇高与豪放。他自己说 :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他的诗词 ,写景抒情往往壮观雄浑 ,大气磅礴 ,…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关于“诗要用形象思维”的著名论断,既是对我国历代诗歌创作及其他文艺创作的艺术规律的科学概括,也是他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的深刻总结。毛主席诗词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光辉典范,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高度结合,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明珠,也正是“形象思维第一流”的不朽杰作。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诗词,好好研究毛主席如何“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  相似文献   

8.
冯锡刚 《同舟共进》2014,(10):69-74
“长征诗词”:毛泽东诗词的巅峰 纵观毛泽东伴随其漫长革命生涯的诗词创作历程,有两个高潮时期,前者在1935年前后的长征阶段,后者在1960年代的“反修”时期。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的主题,主要是“长征”(可以作为打天下、创业——反蒋、抗日、建国的代名词)和“反修”。出现这两个创作高潮期,正是艺术规律使然。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或上品。则集中出现在第一个高潮期,谓之“长征诗词”。  相似文献   

9.
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举行2006年10月25日,由中国民主建国会《经济界》杂志社主办的“女性、艺术、台北”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忠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等领导,中国国民党中央副主席江丙坤及夫人陈美惠等台湾和大陆各界人士120多人出席开幕式。此次参展作品近70幅,均出自台湾女画家之手,作品主要以女性情怀、家庭亲情和人类关爱为主轴,展现台北人的思想生活与现代情感。“女性、艺术、合北”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举行@张宏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词已有了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摄影则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如以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公之于世算起,至今不过150年。而摄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进入艺术殿堂,则又要推迟几十年。但当人们把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来处理时,这门年轻的艺术形式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诗词与艺术摄影的关系,对于拓展创作思路,扩大欣赏诗词的视野,提高摄影的艺术水平,增强摄影作品的审美效果,都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高度技术化的时代,总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及其对当今理论本身的深刻挑战。在当代艺术生产过程中,科技意识形态利用技术手段、技术材料、技术方式,从艺术生产的操作层面不可抗拒地渗透至艺术生产的观念层面,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影响着当代艺术的生产。诗词作为文学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个“技术本体化”的时代,技术无论作为工具性的存在还是作为关涉诗词艺术“如何可能”的最基本元素,都会对诗词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师曾是民国初年北京画坛的领袖,是“南风北渐”的重要画家,他的艺术思想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北京乃至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陈师曾的艺术思想较集中地体现在其1921年发表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中。陈师曾在学习和创作中也身体力行他的文人绘画主张。陈师曾的绘画才能是全面的,山水、花卉、人物无所不精,技法也相当纯熟。 师曾在人物画方面虽不专长,但各种体裁内容、各种表现方法,无不兼擅并长,既能师古,又能创新。画人所不能,特别是风俗画的创作,具有较高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陈勤卓,广东开平人,青年时代从师于岭南画派的画家司徒奇先生学习绘画。1961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得到著名中国艺术家张光宇、张仃、庞熏琴、吴冠中先生的悉心指导,潜心研究中国画之装饰性和构图之完美性。毕业后又从事过多年的装帧设计工作,并得到张正宇先生、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的教导和鼓励。陈勤卓先生于六十年代初就在国内发表作品。其作品注重意境,讲究构图。在绘画思想上主张积极研究中国古老艺术,研究中国明清绘画作品,进而探索现代中国画之根源、理论以及中国画之抽象因素和技法,寻求能打动观者的最简练之形式和创作方法。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参加国内外数十次画展,作品多  相似文献   

14.
从音乐和绘画两方面 ,对罗兰的长、短篇小说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其叙述话语深受音乐和绘画的影响。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结构以及色彩、线条和明暗对比 ,使其小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15.
成全国 《春秋》2011,(5):64-64
近日,阳谷县政协文史资料第33辑——《阳谷诗词》一书出版发行。该书分“东夷溢彩”、“胜迹星辉”、“人物风流”、“岁月峥嵘”、“抒情言志”和“先贤遗韵”六部分。收录了近年来创作的有关阳谷的各类诗词以及旧志中题咏阳谷的诗词佳作500多首.从中可以了解阳谷历史、领略阳谷风光、感受阳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孙湘明 《湖湘论坛》2002,15(3):49-50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观物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着绘画上的散点透视、意念性色彩、抽象性线条,以及俯观仰察的超时空组合。他们在审美理解上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或“意到笔不到”的观念。中国古代美学很少从美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任何语言或文学符号都不会与事物完全对应,要真实理解事物,只能靠领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讲究“神会”、“意趣”、“传神”、“气韵”等。由于主要从心理方面进行阐述,所以便引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解释。正因如此,导致我国古代绘画追求的目的在于“象外之意”的绘画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17.
《春秋》1994,(4)
吴泽浩曾幽默自嘲地对我讲,他是一个“特殊的莫名其妙的人”。而在我看来,他和他所走过的绘画艺术道路,恰恰是用性灵蘸着笔墨,在宣纸上,在中国大地上,在世界东方的山山水水上,碰撞、研磨、泼洒出的一个多色彩的人生与艺术现象,值得一呼一扬。美,浸泡的幼小心灵汕头,中国南海之滨一个风情旖旎的油画般的世界。它,张开母亲的手臂,接纳了吴泽浩的童年,使这个从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绘画的开始有着明显的差异,中方绘画注重的是“气”,讲究书画同源,注重感性。西方绘画注重的是“理”,注重理性,有着严谨的绘画体系。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中西方绘画史上,发展也成了不变的主题,以中国风景画发展和西方风景画发展为例,来说明近现代艺术的发展,表明艺术的发展是不会停止的,并且是人类文明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的需要。本文以中国风景画和西方风景画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本体论意义讲,“一画”乃是一根通贯宇宙——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线;从宇宙生成论和绘画创作论意义讲,“一画之法”乃是通贯宇宙——艺术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一画”论的产生,主要受到道家哲学和庄子哲学的启迪和影响。“一画”论将笔墨技法与绘画原理结合起来,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本质,从理论上阐明了画家在创作中如何获得自由,将传统画论推向新的理论高峰。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 ,同时在诗词创作上也颇有造诣。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 :“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 ,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10周年之际 ,重新回顾和学习他的诗词理论并审视其实际的影响 ,这对于建设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应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古曲诗、词、曲、赋抱有浓厚的兴趣 ,不仅涉猎广博 ,而且有其独到的见解。从上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