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公仆”又称“人民公仆”、“社会公仆”,顾名思义,就是人民或社会共同雇用,为人民和为社会办事的人。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公仆的前提是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这只有公有制下才有可能;第二,公仆所指对象  相似文献   

2.
“主人”及“公仆”教育,是企业经常性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实际上在“主人”和“公仆”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种种模糊认识,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如有的人认为,干部大权在握,说话算数,当然是主人而不是公仆;工人只管干活儿,处处听干部指挥,根本不是主人而是仆人。也有些人对宣传口号产生误解,我们讲干部做人民的公仆,就以为干部不是主人;我们讲工人做企业的主人,就以为工人不是公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原因是以往的宣传中存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协商对话是近年来我围人民群众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民主形式。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明确规定,要在我国设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并把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项制度,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特点和要求。首先,社会协商对话具有主体的广泛性。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全体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国家机关和国家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公仆。社会公仆的活动,应当让社会主人知道;作为社会主人的人民,也完全有权了解、检查和监督社会公仆的工作。社会协商对话,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参加协商对话  相似文献   

4.
且听农民来评说山东徐健报载,江苏省金坛城东乡干部年终鉴定一改往年“蹲在办公室里写总结”的做法,而是下村庄、访农舍,把评判权交给农民,让农民来给乡干部打分做鉴定。短短一则消息,读来让人如沐春风。广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仆人”干得怎样,当然“主人”最有发...  相似文献   

5.
干部特权:现象、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和国家目前存在的重要弊端之一,就是特权现象,就是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时值90年代,干部特权现象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很突出的问题。什么叫特权?特权,“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  相似文献   

6.
“政绩”辨     
选拔干部注重政绩,本无可厚非。但在少数党员干部中却存在着动机不纯的问题。有的创“政绩”,不是为群众办实事,而是给上级领导看,捞取“升官发财”的资本。他们往往置前任领导确定的大政方针于不顾,扔下一批“半拉子”工程,标新立意另搞一批显示自己“能力”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新项目”;有的为了出“政绩”,不顾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做表面文章,搭花架子,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有的甚至搞虚假、浮夸,在数字上做手脚,往成绩里掺水份,把想法说成做法,把点上的经验演变成面上的“成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7.
对于无产阶级掌权后如何防止自己的公仆变成自己的主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依据历史经验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这些探索和思考从正反两个角度揭示了一个相同的道理:在保障权力正常运行方面,制约有着监督不可替代的整体性、决定性功能。监督作为保障权力正常运行的一个环节、一种形式,只有在制约机制健全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要建立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仅有监督是不够的,非制约不可。  相似文献   

8.
郁志龙 《学理论》2009,(27):71-73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毛泽东的毕生追求。他认识到,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建立起人民群众自己的国家,使人民群众成为统治阶级,也就是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才能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才能充分享有各种民主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同时,人民当家作主,还体现在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上。  相似文献   

9.
《民主》1998年8期刊有《慎提“公仆”》一文,读后有些不同想法。谨与作者商榷。我认为对领导干部有时美称一声“公仆”,未尝不可。“仆”的意思虽原指封建社会里被雇到家里来做杂事、供役使的人,但我们现在所说的“公仆”,其根本意思已经变化了。这里“公”,是指“国家”、“人民”。古为今用,为国家、为人民“做杂事”,供国家、供人民“役使”,是一种光荣,是一种共产党人或领导干部终生的追求。今天,对“公仆”,更应赋予新的具体的含义。我认为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朱镕基总理在会见全国公务员代表会议代表时所说的三个条件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公仆”。它们是: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认是我们党选拔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原则,认真贯彻落实这一原则,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切实选拔人民公认的好干部,应正确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坚持人民公认,要全面理解“公认”的内涵。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举荐上下公认的人为领导班子候选人,并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的新班子才能成为众望所归,万民信赖的领导核心,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如果选拔的人不是大多数人公认的、拥护的,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如何按照党章要求,切实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做一个使人民放心,让人民高兴的好公仆?通过这次党校加强党性锻炼专题的学习,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我感到当前加强党性锻炼,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必须做到“一个始终牢记、二个正确对待、三个切实增强、四个坚持不变”。一、一个始终牢记——始终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  相似文献   

12.
破除假政绩     
施平 《瞭望》2001,(13)
“两会”之后,各地正在传达贯彻并组织实施《“十五”计划纲要》。在新的世纪、新的任务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大都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才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成就一番事业——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要创造出色的政绩。这种愿望无疑是很好的。如果当着人民的公仆而无所事事,沉迷于游游荡荡,吃吃喝喝,为“官”几年,江山依旧,民穷如故,这样的“公仆”要之何用? 追求政绩,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目的。一种人,立志报效人民,不计个人利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埋头苦干,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指归,凡是人民高兴、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13.
时下,“公仆”一词使用频率颇高,人们往往把领导干部比喻成公仆,许多报刊还专门开辟了“公仆赞”、“公仆论谈”之类的专题,愚以为不妥,应慎提“公仆”为好。其一,“仆”字含义是奴隶、奴仆、仆人的意思,它是指被雇到家里做杂事,供役使的人。因此,“仆”带有很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有力佐证,它与“姨太太”、“妾”、“太监”等词一样,见到这些字眼,就会让人联想起不平等的社会历史。现在有人反对把干部称为“父母官”是很有道理的,其实“公仆”之称还不如“父母官”,称“父母官”还有一种亲切感,而“仆”则与主人完全是主子和奴才极端对立的关系。其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干部也好,群众也好,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并无高贵卑贱之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领导干部“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的要求,体现了“官为民仆”的重要思想。作为各级“三个代表”,只有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三到”意识,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成效,才能在实践中求得。  相似文献   

15.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近来又出现了“封口费”。其发明者为河南省汝州市某些领导。为隐瞒当地发生矿难的消息,地方政府从农村信用社贷款,先后向赶来采访的记者发放“封口费”总计30余万元。至于为何要这么做,当地官员称“是因为市里某领导对口管理这家煤矿”。闻此,委实令人唏嘘不已。人死了,还要石沉大海,这种极端残忍的心态不亚于刽子手。“封口费”说白了,就是消灭费、粉饰费、贿赂费、私了费、黑心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丧尽天良的怪现象?我以为,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我们有些官员已不再是人民的公仆,而完全变成封建社会草菅人命的老爷了…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领导人,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成员,始终遵循着“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共苦,共命运”的原则,几十年如一日,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做人民的孺子牛。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民大众由衷而持久的热爱。 在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认真研究他人民公仆的丰富理论和伟大实践,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高千部素质,推动反腐倡廉向纵深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实践认识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而我们是人民的公仆. 我们目前存在一些困难,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应该走下去,听意见,办实事,作宣传. 走下去.就是各级机关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工厂、农村、学校,街道去接触群众. 听意见.先当群众的学生,要诚心诚意,而不是虚情假意,要认认真真而不是大大咧咧地听意见,包括批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承认自己是仆人,仆人有什么理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国各地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搞的不是“民心工程”,而是“政绩工程”。比如我们常见的“面子工程”、“路边工程”、“形象工程”、“窗口工程”、“迎宾工程”等等就是如此。诸如此类,不仅产生不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劳民伤财,往往折腾得一个地方的经济元气大伤,甚至越来越困难。这类不顾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绩工程”,很令群众反感,很不得人心。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济南市槐雨区人民法院党组作出了一个决定,今后不再接受当事入为表示感谢而赠送的锦旗,今后总结工作、进行评比时也不再搞此项统计,“应该做的,感谢啥!”倪荫区人民法院做得对,说得好!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人,办了规定办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是应该的,感谢个啥?相反,不办或办不好,就是不负责,就是失职,甚至是读耶。人民是“衣食父母”,为“父母”办了该办的事,还要“父母”感谢吗?的确,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人,把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说成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是“奉献”。因此,为了该…  相似文献   

20.
为官三如     
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国人习惯于把领导干部称为“官”。而如今的领导干部,不再是颐指气使的“官老爷”,而是人民的“公仆”,只有具备“山的品质、水的情怀和风的秉性”,才能更好地把党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施之于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施之于民,把拒腐防变的要求施之于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