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恐怖活动中绑架劫持人质案件的临场处置不同于一般刑事犯罪中绑架劫持人质案件的临场处置,必须遵循应对恐怖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前期准备要充分,要计划周密、分工明确、行动到位.对难以确定性质的案件,要按应对恐怖活动的原则处置,在临场处置中要加强统一指挥,注重协调配合,讲究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2.
爆炸劫持人质案件是一种采用爆炸手段劫持人质,迫使第三方或人质满足犯罪嫌疑人某种要求的犯罪案件。近些年该类犯罪数量不断增多,手段趋于智能化,由于该类案件暴力特征明显,如果处置不利会给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应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一些典型爆炸劫持案件案例的深入分析,结合案件侦查的实践,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爆炸劫持人质案件的特征、基本原则,以提出一般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3.
警察查缉常见失误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从已发生的暴力袭警案件看,多数发生在公安民警执行清查、盘查、检查和缉捕等警务活动中。为此,一线民警在查缉活动中应加强处置严重暴力犯罪的预案研究;增强临战意识,坚持有备无患、攻防兼备、有勇有谋的处置原则;实战中应做到因案施策、相机制敌、以智取胜;坚决贯彻依法、合理、有效使用武器的指导思想,尽快加强和提高一线民警查缉战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对暴力抗法袭警案件,确定多警种协同处置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构建处置暴力抗法袭警案件三级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确保案发时处置、调查和处理地多警种同步联动,以期最大限提升民警现场处置效能,维护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从近几年打击严重暴力案件的实践看,临场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组织指挥是否得力。因此,严重暴力案件临场处置的组织指挥应注意整体性、科学性、灵活性、实效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侦破暴力犯罪案件,危险、伤亡最大。因此,在反暴临战处置、查辑严重暴力犯罪分子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即,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快速反应,因案施策;确保群众安全,相机制服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7.
袭击公安机关驻地和工作人员,恶意制造恐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性,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近年来公安机关驻地遇袭案件时有发生,暴露出公安机关防范和处置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总结反思。应针对驻地袭击犯罪行为的特点及产生原因,制定驻地袭击犯罪行为实战处置原则与防范策略,更要加强技术层面的研究,明确反驻地袭击犯罪的现场处置技战术。  相似文献   

8.
刑民交叉案件源于刑民交叉问题,其对策研究的理论创新之道在于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解决思路。从系统论(思维)立场看,刑民交叉案件(问题)时策研究的内容,应当包括宏观设定案件处置原则和类型化处置机制、疑案沟通协调机制、应急处置杌制、规范修订机制等程序化处理机制,具体规定(规范)公安经侦的侦查启动程序、刑事拘留决定程序、侦查考核程序和侦查监督程序以及案件当事人救济程序等。  相似文献   

9.
易地处置是警方对一些特殊劫持人质案件当场处置难以实施而采取的离开现场处置的方法。它是一个动态的处置过程,使劫持者更易暴露破绽,使警方在地形、环境、策略等方面都占有主动权。因易地处置成功率高,所以它对侦查人员处置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易地处置的策略有:主动提出法、引诱法和顺应法。处置过程中除遵循处置一般劫持案安全第一、统一指挥、谈判和武力处置相结合等原则外,还要遵循处置现场选择和控制的原则,以创造战机,达到成功解救人质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爆炸案件总体趋势有所下降,但恐吓性爆炸案件却有上升的势头.此类案件具有时空选择性强、犯罪目的明确、犯罪后果不确定、情况多变、行为连续和反侦查性较强等特征.对此,公安机关应注意先期处置的原则.正确把握处置措施.侦查方法则以全方位的立体式摸排、利用刑事技术为支撑、进行并案侦查和加强侦查协作为主.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民刑交叉案件的处理原则,学界似乎大多倾向"民进刑退"原则,认为"这不仅是刑法谦抑性原则的体现,更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实际上,从法律规范角度来讲,对于民刑交叉案件的处理应当区分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两个层面.刑法作为社会防卫的最后一道门槛,这是立法层面的体现;一旦行为在立法层面有所规制,以立法为裁判依据的司法就...  相似文献   

12.
实行人大个案监督是我国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人大在进行个案监督时,除了遵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集体行使权力原则,事后监督原则,不干涉司法独立原则外,还应当遵守职权原则、效率原则及以程序监督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当代法学家德沃金为了完善自己的权利体系,继前两部著作之后,创造出又一巨著《法律帝国》,在该书中,德氏认为,当法典缄默时,法官没有越出法律去判案,法官以整体性为原则,建设性阐释为方法,通过相关立法和判例的分析,从中推导出正确适用于疑难案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不方便法院原则是英美法系国家采纳的一项拒绝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我国引入不方便法院原则将有利于国际司法协助,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在我国适用该原则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我国法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案件的处理结果与我国利益关系不大,必须存在一个替代法院且由替代法院审理案件更为方便等。不方便法院原则适用程序的启动必须以被告人提出申请为前提,同时被告须承担举证责任,最后我国法院应采用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法律无具体明确规范规定的案件,即存在法律漏洞的案件。当案件出现法律漏洞时,法官应行使法律所赋予的自由裁量权予以补充。当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时,应该优先适用诚实信用原则。法官在裁量案件时,应该依据社会上普遍认可的伦理、价值、规范及公平正义之观念进行衡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民事诉讼强调原告必须是纠纷的直接利害关系人,这种原告适格的理论使得许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纠纷得不到解决,其原因关键在于我国未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因而对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实务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美国两个平行进口[2]的案例着手,分析消费者混淆理论在平行进口规制中的作用,从而得出美国在平行进口的问题上在采取地域性原则为基础、权利用竭原则为例外的同时将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作为评定平行进口合法性的依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同一案件同时涉及刑事与民事两个诉讼时,实践中一直坚持刑事诉讼程序优先。这一原则曾经是解决刑民交叉案件行之有效的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适用这一原则过程中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严重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衰。在当前越来越强调关注人权、关注民生的时代背景下,该原则适用过程中的异化反应给诉讼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国家也一再为此承担额外的诉讼成本,应该考虑刑民交叉案件的多元化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交叉案件是人民法院和侦查机关司法实践中困扰较多的一个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最高人民法院法解《若干问题》进行修订完善。该司法解释主要应包括:1.要对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本质区别作出一个准确界定。2.要对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的处理原则作出细化性规定。3.要使最高法的《若干规定》与公安部的《程序规则》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20.
实现"疑罪从无"是杜绝冤假错案发生的必由之路,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需要,是顺应刑事证明责任理论的基本要求。"疑罪从无"原则之所以还很难实现是因为"有罪推定"思想根深蒂固、破案压力的定势思维和诉讼结构失衡。实现"疑罪从无",需要牢固树立法院"审判中心主义"思维,严格贯彻"无罪推定"思想,全面把握"证据裁判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