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品购销中的“回扣风”有治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多次整治药品回扣违法行为,但药品市场“回扣风”却越刮越猛。一年前,国家工商局会同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务院纠风办统一部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对药品回扣的专项治理;最近,这5个部门又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今年的药品回扣整治工作中加大执法力度。 人们在关心:药品购销中的回扣歪风何时能彻底刹住? 从“国药”难敌“洋药”说起 一位售票员的嗓子发炎到医院就诊,医生给开了10片进口消  相似文献   

2.
形形色色的高额“回扣”,如今成了医药卫生系统不足为奇的怪现象,更是近期社会上议论颇多的话题.近日,记者在检察院、物价局等部门的配合下,对杭州等地的医院、医药站和药厂走访调查,追踪药品“回扣”的产生与蔓延,探寻刹住“回扣风”的基本思路.医药“回扣风”有多盛据浙江省物价局等部门有关人士反映,尽管在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下各地近年采取了不少制止药品“回扣”的措施,但“回扣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刮愈猛,几乎到了公开流行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一家医院开工的一栋医疗大楼,人称“回扣楼”,因为它用“公开的回扣建造”。具体说来,就是院方与一些药品经销公司达成数年定点供销关系,公司将“规定允许的、本应用于药品广告宣传、业务联系等促销费用”,交付医院向银行贷款的利息。 对于此举,多有人赞叹称道。以为“把社会上盛行的暗中回扣放到明处,让国家得益,造福于民”,就是一种好的做法并加以赞赏。可笔者  相似文献   

4.
药价虚高导致病患者负担加重,这是近年来老百姓反应最为强烈的一个社会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媒体多有披露,根子在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合理,医院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卖药的利润,所谓以药养医。顺理成章,药价越高,医院所得越多,医生收入自然水涨船高。再加上全国医药生产企业过多,药品全面过剩,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使自家生产的药能够进入医院药房,厂家使出了浑身解数,高回扣、送红包蔚然成风,这些都要打入成本,于是通过打“新药牌”、“合资牌”以及换包装换批号,药价一路扶摇直上。苦了求医问药者。为了使虚高的药价降下来,有关部门开出两个“药方”:一是国家计委对部分药品家行政府定价,所谓“限价令”,二是由卫生部门牵头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两个“药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最终使病患者受益。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引起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强烈不满,确属始料不及。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有关各方,希望能对药价问题理出个头绪。  相似文献   

5.
药害事件频发的拷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健康权意识日益觉醒,对用药安全诉求不断升温,药品安全已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5种含假药成分的药品流入市场,这些假药是用有毒化工原料“二甘醇”冒充药用辅料“丙二醇”制成,今年5月在临床使用中连续发生致人死亡事件;3个月后,安徽华源药业擅自降低药品消毒时间和温度,导致不合格“欣弗”流入市场,致多人伤亡。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医药协会会长赵博文说,这两起药害事件绝非个例,从现在趋势看,“齐二药”或“欣弗”事件有可能还会重演,出现的后果可能更严重。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史小华认为,连续发生的大药害事件表明,我国药品安全监管正进入涉药事件凸显期、涉药矛盾多发期。  相似文献   

6.
李勤 《瞭望》1993,(43)
何为“三乱”? 答曰: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一个“乱”字,道出了问题的实质。从1990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曾三令五申: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三乱”。但在一些省、市、乡、村,“三乱“风至今未见减弱;个别地方甚至有愈来愈“烈”之势。“三乱”如何刮风? 请看记者随手拈来的几个例子: 河北某市一家企业可算倒了大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最近,读到《瞭望》周刊2000年21期刊发的“从一名患者的经历着医疗服务”一文。该文认为医疗费的高昂主要是药费太高造成的,并认为,“医药不分在制度上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给药品‘回扣’留下了大多的空间。”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一直关心现在正在进行的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目前,药品回扣确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深化医疗改革的一个重点。但是,我认为,仅仅在形式上杜绝回扣,降低虚高的药费,并不能对正在进行的“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全程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改革有本质上的促进。因为…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开展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工作的第六年,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风气得到了一定的好转。然而,在一些地方,医疗机构收受药品回扣的现象仍很严重。如有报道说,四川某人民医院,一位住院34天,每天只是简单地换一下药的普通病人,医院要13575.66元。病人“任医宰割”,叩问医生医德!当一个医生在给患者的病情“定  相似文献   

9.
据上海市虹口区对区属的长城绘图印刷厂支付“回扣”问题的调查。目前,区属集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许多不符合财务管理制度的“回扣”不胜应付,难以承受。长城厂每年产值约200多万元,利润10万元左右,而需支付的“回扣”却要近6万元,占厂年利润的60%。进原料(纸张)要“回扣”,接业务要“回扣”,都是现金支付,只开收据,不开发票,连一向“清白”的某些全民企业和机关,现在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开心人”大药房在南昌开张。由于它打出“比核定的零售价平均低45%”的旗号,立即掀起购药风潮。人们蜂拥而至,提着篮子像菜场里买菜一样,大摞大摞地挑选各种药品。药房日销售额高达10万元,几天就卖断了上千个品种的药品。告别“短缺经济”以来,这种十多天“高烧不退”的抢购场面,已经十分罕见。其“一步到位”的低价药不仅引发南昌药市震荡,更引起了经济界、医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齐夫 《民主》2006,(10):46-46
前不久,著名学者季羡林看了他的学生编辑的《此情尤思——季羡林回忆文集》前言初稿后,很不高兴,坚决要求删去“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终身教授”等“高帽”。他对编者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得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是学者,是教授不假,但不要提惟一的,文科是惟一的,还有理科呢?现在是惟一的,还有将来呢?我写的那些东西,除了部分在学术上有一定分量,小品、散文不过是小儿科,哪里称得上什么‘家’?外人这么说,是因为他们不…  相似文献   

12.
我是1987年底干采购的。这以前,我在中药房当药剂士,对医院的采购业务了解不多。上任以后我才发现,这里边“名堂”真不少。 别看我们只是个职工医院,可在当地的药品经销网中也算个大户。每月都有10来万元的购药款从采购员手里花出去,有时在国营药店,一甩就是几万。所以,我们这  相似文献   

13.
试问,就以假劣药品为例,这种轻则误事,重则致命的害人之物,怎么成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的“局部利益”之所在?如果一级地方政府(所谓部门、单位也多是从属于政府的吧),把自己的“局部利益”同制售害人的假劣药品联系起来,这还仅仅是失职?这还仅仅是轻描淡写的党风不正?——“够用吗?”这种对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  相似文献   

14.
“腰不酸了,背不痛了,腿也不抽筋了”,是个“盖中盖”广告的补钙宣传。在它一度铺天盖地之时,也只是引起过“那老太婆是缺‘钙’还是缺‘钱’”的街谈巷议。如果不是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提醒,有多少人会知道这耳熟能详的东西只是一种食品而绝非药品(该广告批准文号分明注有“黑卫食特准字”,而广告却说“这药还真治病”)呢?除了通过食品广告宣传治病作用的上述情况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司副司长李洪生,还列举了当今鱼龙混杂中的药品广告违法问题的其他多种情况:没有经过审查刊播的,居违法药品广告的首位。我国《药品管…  相似文献   

15.
“回扣”这个词儿,这几年我们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了。我代表单位花1万元买了你们单位的产品,然后倒塞给我1千元。这1千元就叫“回扣”,由我采购员悄悄装进了自家的口袋。谁给我的回扣多,我就买谁的产品,质次也罢,价高也罢,我是不很关心的。这,自然是买方市场条件下生出的一个“怪胎”。而生活中的另一种“回扣”,未必已引起人们的警觉,实在值得一议。 张三被提拔当了某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现场短新闻评奖在大邱庄举行,当天禹作敏来看大家。他介绍了大邱庄的一些情况后说,以前有人批他,说:“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口号不对,怎么能向钱看呢?他反驳说:你没有钱能办事吗!现在大家都讲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什么,记白了还不是钱?农民理解问题就那么简单,讲求经济效益就是向钱看。禹作敏还讲了个故事:有一次,有个领导干部到大邱庄。禹作敏问:“你这局长一月拿多少钱?”“二百多吧。”“想多拿点“吗?”“不想。”“你说这不是神经病吗?通过正当渠道多收入一  相似文献   

17.
程青 《瞭望》1996,(34)
长时间来,人们到医院看病都感觉药越来越贵,公费劳保医疗也开始对不少药限制报销,自费病人更是看不起病。医院创收一半是靠卖药,连许多医务工作者都认为“这很不正常”。尽管不少管理严格的医院一直在杜绝“回扣”现象,但因为“以药养医”,  相似文献   

18.
像周小燕这样骨子里都透着一种文明、一种高雅的歌唱家和教育家,怎么会和“婆婆妈妈”沾边?其实,生活是丰富又现实的,一个人的性格往往也是多重的,常有矛盾的一面。生活中的周小燕,也是如此。“婆婆妈妈”,是一个人的侧面,也许更真实、更亲切、更可爱些。  相似文献   

19.
汤华 《瞭望》1999,(47)
令病患者、单位、财政都吃不消的药价攀升之势,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启动“医改”前夕终于被有效遏制:药品零售价格上升幅度由前几年每年10%以上,回落到今天的03%左右。这得益于国家主管部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的新措施。今春以来,国家计委陆续降低了22种170个规格的中央管国产药品、114种进口药、以及部分生化药品的价格,降价幅度平均在10%左右,降价总额32亿元;29个省、市、区(除西藏外)物价部门也降低了省管药品价格,降价总额达20多亿元。据悉,国家计委有关生物制品药、第二批进口药降价方案还将在年底出台。国家计…  相似文献   

20.
《经济日报》报道,大连造船厂在全国同行业中,创造了建造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第一艘海军潜艇,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第一条出口船等30多个“中国第一”。这家工厂何以有如此优异成绩?职工何以有如此高的生产积极性?厂长王有为向来访记者说:重要的一条,是靠“干部带头”。 干部是怎样带头的呢?看,工人们称他们是“三七式干部”’即早晨7点钟上班、晚上7点钟下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