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花酿蜜和博士下乡 论辈份,瞿菊农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叔,但比秋白小1岁。他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才18岁,就与瞿秋白、郑振铎、赵世炎等人一起创办了《新社会》旬刊、《人道》月刊,探索开创新社会的途径。在“五四”运动中,被选为北京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 “五四”运动之后,他和郑振铎、叶圣陶、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新文学,创办了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他和瞿秋白写文章极快,被称为瞿家的两位才子。  相似文献   

2.
麦浪 《广东党史》2005,(3):34-35
我和刘思慕结识于20世纪40年代初,刘老算是我的长辈,他却以“忘年交”相待,体现了“人,生而平等”的民主理念。他对所有人无不待之以平等和善。这是他人格中的一大亮点。我有幸和他几度共事,历时久了,相知深了,关系密了。这里我只想追忆1946-1948年  相似文献   

3.
正刘半农,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号半农。1891年5月29日生于江苏江阴。刘半农是个多面手,多才多艺,虽然是以文学家名世,却是职业语言学教授,一个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刘半农只活了43岁,但在这短短的一生中,却创造了许多传奇。《新青年》上演"双簧"一个偶然的机会,醉心于通俗小说创作的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大受震动,决定与旧文学决裂,投向新文学。1918年起,刘半  相似文献   

4.
肖佛寿,一个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先辈,虽然1955年也被授予了中校军衔,但与那些元帅、将军比较起来毕竟还是很不显眼.今天除了他的家乡江西省于都县,因有1997年9月印行的《岭背镇志》,以350个字的篇幅,介绍过他的简历,《于都县志》在《烈士》人物表中介绍过他的"生卒时间""入伍时间""入党时间""曾任最高职务","在广州病...  相似文献   

5.
京剧《沙家浜》家喻户晓,与《沙家浜》有关的人和事,散见于报刊上的也不少,但有一个人物未及提及,他就是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红安籍人刘飞。可以说,不是刘飞将军也许就不会有《沙家浜》。他曾在阳澄湖上领导过40多个伤病员,是《沙家浜》中郭建光的人物原型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1915年,杨匏安东渡日本横滨求学。其间,接触到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各种思想学说。次年,回到家乡,后在澳门当家庭教师。1918年初,杨匏安举家迁到广州。起初,他在时敏中学担任国文老师,教学生写诗作文。当时,中学教员的薪水不高,广州警局的一位官僚请他当幕僚,他却决然拒绝。他写过一首题为《钓》的诗,以东汉末年鄙夷荣华富贵、不愿做官的管宁自喻,来表达不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零年,我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首先在《华工旬刊》上刊登了题为《劳动国际歌》的三段中文译词。翌年,由耿济之口述、郑振挥笔述,将译自俄文的歌词,刊于《小说月报》九月版、十二卷“号外?的《俄国文学研究》上。由于从俄文转译及历史条件的局限等原因,有的地方的词义还不太明确。一九二三年一月,由苏联回国的瞿秋白在北京将带回的原歌谱重新译配,完整地将词曲刊于同年六月出版的《新青年》上。也就在这一年,诗人萧三和陈乔年(陈独秀之子)也在莫斯科将《国际歌》的歌词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来。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人民…  相似文献   

8.
《秦钟》月刊是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于1920年1月20日在北京创办的。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的前身是陕西学生团,1919年3月由北大、中大、民大、汇文、高师、法专、医专、农专、工专、高警、清华等校的陕西在京学生组成的。这个学生组织先油印了《秦劫痛话》,五四运动后更名为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出版了《秦钟旬刊》,到1920年1月改成月刊。该刊共出了6期,同年6月停刊。  相似文献   

9.
正1973年12月,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80年1月专任中央军委常委为止,他在广州工作生活了6年之久。许世友调到广州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开始静下心来阅读《红楼梦》《天体运行论》和《汉书·周勃传》。当时,毛泽东给他带了30本《天体运行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和军事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喜欢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终生保持着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不但文学素养极高,而且在讲话时还善于"古事新解",收到良好的效果。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主持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期间,在讲授中国农民问题时曾谈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当其未出茅庐时,一点用也没有,及一出山握有兵权,则神出鬼没了。"用此来说  相似文献   

11.
《人声》报     
1922年2月7日,王右木在已停刊的《新四川旬刊》的基础上,重新创刊《人声》报,该报是四川第一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刊物。《人声》报的编辑部设在王右木家中,他既是社长、主笔,也是编辑、杂役,他只邀约了刘先亮等3人就组成了精干的校刊和发行工作小组。对投寄《人声》报的稿件,王右木一律要求作者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办公室里,名誉馆长王川平就其母亲刘谷音走出重庆企业改革第一步的话题接受了我的采访。他为我泡上一杯茶,然后缓缓地坐在沙发上。谈及母亲刘谷音,他停顿了一会儿,陷入深深的回忆中,又起身从一个黑色文件夹里拿出几份旧资料,其中包括两份载有刘谷音消息的《人民日报》、两篇人物专题报道和1期以刘谷音照片为封面的《管理与厂长》杂志。他指着其中一份《人民日报》说:"照片第一排中间的这个人就是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20,(8)
正卢德铭,字邦鼎,1905年出生于四川自贡。1921年,卢德铭考入成都公学。在五四运动浪潮的影响下,他开始研读《新青年》《共产主义ABC》《马克思传》等革命书刊,开始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他还积极投身学生革命运动,并多次向同学与兄长表示:要想反对列强和军阀,必须诉诸军事力量,他也由此萌生了投笔从戎的想法。1924年春,卢德铭远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因路途遥远,他到达时已误了考期。入学  相似文献   

14.
华灯初上,我在勃利县文化中心广场又遇见了刘显富,只见他依然穿着他最喜爱的那身旧军装,正忙着挂起银幕. 我走上前打招呼:"老刘,今天放啥片子?" 老刘憨厚地笑着回答:"这不马上就七一了嘛,今儿个放《建党伟业》." 很快,一张巨幅银幕点亮了勃利县城的夜,也把暖暖的正能量洒向观众的心中. 刘显富和我是相识十几年的老朋友了.当年我在勃利县杏树朝鲜族乡中心校当校长时,他托人找到我说,想义务为学生们放映爱国主义影片.我觉得这是好事儿,便答应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放的电影是《小兵张嘎》.片子放完后,学生们都散了,我帮他收拾设备,当时一直好奇他做义务放影片这件事的动机,就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正后来担任过文化部部长职务的王蒙,年仅22岁时便因《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而声名鹊起。这篇描写青年反对官僚主义题材的小说,1956年在《人民文学》刊发后,立马引起热议。王蒙回忆称,他创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主要受了当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即"双百"方针)的鼓舞,"因为它为文学艺术家们创造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它鼓励了人们进行批评的勇气"。遗传学家谈家桢参与过"双百"方针的讨论、传达会议,见到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公正出廉明     
《文摘旬刊》报载:“陕西省清涧县人民法院的行政大牌,已有一年多不见了。书有‘清涧县人民法院’7个大字的牌子,是1998年12月被人摘走的,同时被摘的还有该院‘司法警察大队’和‘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两块牌子。摘掉这3块牌子的是某建筑公司经理刘会雄。““1995年,刘会雄垫资139万元,承建清涧县人民法院办公楼及审判庭等附属设施。1997年主楼竣工后,法院尚欠刘工程款18万元。刘催要多次都没有结果。期间县政法委和公安  相似文献   

17.
赵进 《湘潮》2006,(5):33-35
与众不同的间断性思维写作法提起林家品,国内文学爱好者大多知道他是“湘军七小虎”之一。20世纪90年代,《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工人日报》、《理论与创作》、《湖南文学史》等几十家报刊、专著就对林家品及他的作品做过报道、评论、专题论述。迄今,他已有9部长篇、30部中篇、百余个短篇,总计600多万字的作品问世,还有20万字的译著。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中国文学呈低迷状态的情况下,他却由花城出版社连续出版了3部长篇小说。以至于有评论家惊讶地说:“在经历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文艺创作各种美学思想的彼盛此衰、新世纪…  相似文献   

18.
刘小清 《湘潮》2011,(12):34-37
1937年7月27日,避居日本10年之久的郭沫若秘密回国抵达上海。他很快便融入了整个民族的抗日洪流中,随后创办《救亡日报》。上海沦陷后,郭沫若经香港抵广州,并于次年元旦在广州复刊《救亡日报》。为了维持《救亡日报》的办报费用,郭沫若拟赴南洋一带募捐,但一个突如其来的情况改变了他的行程。  相似文献   

1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唯一党建期刊。现为旬刊,其中中旬刊面向全国高校发行,侧重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因此也称中旬理论刊。中旬刊转载率居同类期刊前列,2009年有20余篇文章被《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和《教育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转摘,索引100余篇。  相似文献   

20.
人生之诗     
"贺敬之"这个名字,是与《南泥湾》、《白毛女》、《回延安》、《雷锋之歌》等许多名作紧密相联的。有人说,他似乎注定就是为文学创作而生,成为时代的歌者。诗芽与思想在流亡路上一同成长1924年,贺敬之出生在山东的一个贫苦农家。这个七口之家只有不到一亩的土地。从贺敬之记事起,家中便过着穷困的生活。幼时的贺敬之要帮助家里干活,拾麦穗、捡棉桃……无力改变命运的父亲,把希望都寄托在贺敬之身上。贺敬之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读书天分,私塾先生发现他脑子很灵,常给他"开小灶"。后来,贺敬之到一所私立小学上学。这所学校有几个思想非常活跃的年轻教师,他们教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还选学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教学生唱歌。这些对于少年贺敬之影响甚大,他学会了唱《苏武牧羊》、《渔光曲》和《大路歌》。在几位老师的培育下,贺敬之的文学兴趣渐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