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破了传记写作与女性写作的窠臼,大陆出身的欧美华人女作家以跨文化人的身份在其自传体文本中开拓了一种超越性别角色、民族立场的创作视角。摒弃了尖锐的性别立场与女性私人叙事,作品把个人心灵史的展示与社会历史叙事相互渗透,其西方价值体系为本的现代意识、“女性个体生存观”与文化比较的视野等等使欧美华人女性自传体创作完成了对于现代中国女性文学、自传体文学、华裔少数民族文学在价值评判、文化反思、性别观念、审美范式等诸多方面的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以家族史的写作方式转喻民族历史,众多人物的命运轨迹交错出20世纪的中国史。小说中的女性们,尤其是上官家的女儿们,因其生物学上的"血缘混杂性"而获得特殊的象征意义,成为代表包括破产农民、兵丁、流民,以及西方启蒙资源等整个民间社会的象喻,在叙事结构与表意功能上补充着核心主人公母亲上官鲁氏,丰富了小说叙事结构的调性。因此,她们的选择、结局、命运走向,尤其是她们在20世纪中国史里与各种现代性元素的关系,整体上暗示了民间社会的遭遇。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叙事方式,在艺术地再现战争创伤记忆的同时,亦使之更加丰富立体、拥有更广阔的解读空间。在日本,不论二战期间还是战败后,一些有良知的女作家借由女性身份和独到的女性视角,通过个性化的叙事还原战时记忆,展现战争给女性带来的困境,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意识。以女性作家为研究视角,通过厘清其如何将个体的创伤经历建构为公共空间的集体的文化创伤记忆,可以揭示日本女性群像的战争创伤体验与自我重建,以及这些作家对战争的反思与控诉、对人类生存状况与命运的担忧。她们的战争创伤书写不只是简单地复写历史,抒发个体的感伤和悲痛,也在女性与战争的话语空间中不断追问战争的根源、创痛与训诫,引导日本民众反思那段疯狂的集体记忆,以唤醒人们对战争责任的认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但有些女作家的创作仍存在突显受害立场、博取同情之嫌,必须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4.
青年华裔是推动新时期海外华侨工作,推动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以云南民族大学泰国华裔学生为标本,以文化适应理论为基础,以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探讨华裔学生在华留学文化适应上的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女知识分子发展状况调研与女工工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巧菊 《工会论坛》2005,11(5):37-38
高校中女知识分子担负着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的角色,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本文就高校知识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生活的参与发展进程,以及她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主体意识等人文发展状况作一些分析和探讨,提出做好当前女工工作,改进高校中女知识分子的社会状况及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文化对女性社会存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婚姻文化中,婚姻缔结的目的以及夫妻权利义务规范等都影响着女性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心理素质的形成.这种影响有着超常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通过社会教育的渗透和习俗的沿袭进入她们的意识深层、影响她们的心理和行为,要消除旧文化的影响,就必须建立新的文化规范.  相似文献   

7.
"红嫂"形象是沂蒙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相交融的典型,不仅象征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也已成为人们心中经典的红色人物形象.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视角下,通过对叙事声音与权威、视角以及形象与修辞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男作家,女作家笔下的"红嫂"叙事更加关注女性命运、贴近女性经验,构建了一个融合不同年龄、性格与更多主体的...  相似文献   

8.
女性悲剧的体验与书写——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生命本体的特殊性、本质性以及对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认识,它是由女性自己拿起笔来以独特的话语方式向社会向文化向人性发言——“我手写我心”所高标独立的.在我国,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期.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掀开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序幕.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斗争也由此正式启动.一批现代女作家迎着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新时代曙光,勇敢地冲出了封建父权意识的幽暗历史隧洞,昂首登上了现代文坛.她们把“人的发现”,这一五四新文化思想的核心具体化为”女性的发现”和“女性的复  相似文献   

9.
<圣经·创世记>不仅是有关宇宙、生命和人类存在形式的创造过程的叙事,还包括了对家庭等级、男女关系等人类社会秩序的创造故事.在围绕着早期几位族长的成长故事的叙述中,几位族母--他们的妻子--的故事占据了不小的篇幅.在女性始祖"生子"的故事中,处于叙事核心的妻子/母亲们似乎不过是被一步步套上了一层功能性外衣--即为男性社会通过生育传承父系子嗣.她们的成功生子不但没有使她们生育能力得以彰显,相反,生育能力成为了评判她们道德水准的隐性标准,并继而成为一夫多妻制存在的天然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中韩文化交流过程中,韩国女性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她们推动了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韩国女性与中国的和亲促进了政治的相对稳定,缓和了民族关系;韩国姓氏的发展与民族的大融合也与古代韩国女性有关,甚至古代韩国女性对当代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古代女性的从属地位,她们在古代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可能是被动的,但是她们起到的作用不应该被忽视.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要求广大农民的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民,为国家转型期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农村女性作为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要保护她们受教育的权利,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快提升她们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农村远程教育是实现农村女性教育培训以及素质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奠定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圣经·创世记》不仅是有关宇宙、生命和人类存在形式的创造过程的叙事,还包括了对家庭等级、男女关系等人类社会秩序的创造故事。在围绕着早期几位族长的成长故事的叙述中,几位族母——他们的妻子——的故事占据了不小的篇幅。在女性始祖“生子”的故事中,处于叙事核心的妻子/母亲们似乎不过是被一步步套上了一层功能性外衣——即为男性社会通过生育传承父系子嗣。她们的成功生子不但没有使她们生育能力得以彰显,相反,生育能力成为了评判她们道德水准的隐性标准,并继而成为一夫多妻制存在的天然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只有在生产关系当中找到了女性的位置,才能确定她们的身份,而她们只有具备了明确的身份,女性主义才能为其制定正确的政治斗争策略。唯物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物质性根源在于她们与社会生产的关系j具体地包括女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女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以及女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四位中国母亲与她们女儿之间的故事。本文通过分析四对母女之间的互相冲突和互相融合的心理历程,揭示了中美文化在价值观、婚姻观等方面的差异。最后提出不同文化间要彼此尊重、加强了解和沟通,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莫言笔下的女性形象看作叛逆和颠覆传统伦理的典范,但究其深层原因,审视其生存真相,会发现她们深受子嗣至上、男尊女卑精神桎梏的束缚;她们被传统贞操观念、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极度压抑;同时她们对男性依附性的意识也根深蒂固。通过她们的突围及其困境,莫言洞微烛幽,深刻批判了女性长期以来受到男权压迫的事实。莫言用他的作品证明了男性作家描绘女性情感、揭示女性命运的可能性以及所能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沉默不是金——剖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讲述了四位华人移民妇女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女儿各自之间的故事。本文从两代人之间的沉默与沉默的打破这个视角来剖析母女关系,以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路遥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以及对他们独特的生命史的精彩描述,使小说具有了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其中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可以称得上精彩纷呈,既反映了现实生活,表现了作者的女性观,也表现了他创作思想的倾向性和局限性.路遥小说中的女主角可分为现代女性、传统女性和处于现代与传统夹缝中的女性.路遥对她们的生活状态抱着犹疑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在小说中给她们出路,更没有吹着时代的号角给她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而只是把她们困在儒家给女性限定的范围内规定她们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女性创伤叙事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作为文化记忆的创伤、作为认同困境的创伤和作为个体体验的创伤是当代女性创伤叙事的基本图景。那些具有大事件性质的“缠绕式”的创伤是历史的骨架和关节;历史演进中各种新的创伤是具有时代症候的特质呈现;历史和时代之外的个人创伤构成历史骨架之外的血肉和脉络。当代文学的女性创伤叙事呈现出三个可能的维度,从女性创伤出发,又超脱出性别的界限,将女性创伤叙事的视野和层次提升到两性、国民甚至人类的高度,形成一种现实主义的人文情怀,显现出更为广阔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英国成为西欧女性监禁率最高的国家,其在女性囚犯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的问题和诟病逐渐显现出来。英国监狱制度一向被认为是比较完善和系统的,但是英国女性囚犯在监狱中遭受着持续暴力、药物滥用、脱衣搜身制度、男性主导的监狱文化以及与家庭沟通的过度限制,给她们的身心生活均造成了严重而持久的影响,导致监狱内精神疾病和自杀现象频发,但同时也引起了替代羁押刑及措施的研究和应用。这给同样处于女性囚犯数量持续增长现状的中国敲响警钟,我们应当重视以下对策研究:建设个性化的女子监狱;不断完善离监探亲制度;加强社区矫正制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今女中学生的性别压力与性别理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中,性别观念呈现出两极共存、互相对立的状态。法律和政策所倡导的性别平等与市场经济所催生的性别偏见,构成了青少年女性生存环境中的性别压力,影响着她们的性别理想。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北京市部分中学女生所面对的性别压力,分析了存在于她们的性别理想之中、展现在她们对“完美女性”的展望之中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