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与国民党再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聂荣臻奉命率部从山西开赴河北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此,军地两相依、军民水乳融,在太行深  相似文献   

3.
回民支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支民族抗日武装。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回民支队转战于冀中平原、渤海之滨,驰骋于冀、鲁、豫敌后战场,奋勇杀敌,屡建奇功,进行了500余次战斗,歼灭日寇敌顽叛和地主武装两万余人,在抗日战争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抗日烽火中诞生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并公布了我党反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共同对敌,洗雪民族耻辱重新崛起的历史转变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八年复杂残酷斗争锻炼,获得空前巩固发展,达到全党成熟的关键时期。回顾和探讨经过抗日战争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将为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党的传统优势,加强执政党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按语     
<正>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抵抗日寇侵略的伟大开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铭记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英勇奋战的不朽功勋,我们组织了本期抗日战争研究专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抗战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并形成  相似文献   

6.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各地音乐家、音乐团体也纷纷迁渝,战时重庆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一个新的音乐之都。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积极倡导并努力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领导中共提出并制定正确的抗日战争指导方针。首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进入华北抗日战场,并  相似文献   

8.
郑强 《当代贵州》2012,(23):46-49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救亡图存,保存民族文化实力,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举校西迁,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办学历程。这段办学历史,1986年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赞誉为“文军长征”。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扭转了百年来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一举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起的转折点。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推行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开辟战场,发动并依靠人民群众,开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海外华侨焕发出极大的民族热忱,他们表现出热烈的爱国行动,成为祖国抗日军民坚持抗战的宏大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曾被誉为"中国对日抗战的四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1.
郭静 《先锋队》2013,(16):48-51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平型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地名。1937年秋天的这场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国共两党军队第一次联手阻击进犯日军并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而由八路军一一五师打出的平型关大捷,更是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所谓神话,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树立了八路军的威信,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  相似文献   

12.
孟红 《党史文汇》2009,(3):48-55
抗战之初转战晋东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前线抗日.原红一军团、十五军团及第七十四师合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同师生代表亲切座谈。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大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从陕北公学到华北大学七七事变以后,为培育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战争的需要,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创办陕北公学。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徐特立、张云逸、成仿吾等人在延安筹办陕北公学。建校之初,毛泽东就为学校提出了“忠诚、  相似文献   

14.
从1937——1945年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民族革命战争,曾有台湾同胞的积极参加。研究这段历史,对于了解台湾同胞对祖国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加深台湾同胞和祖国人民的血肉关系是很有意义的。岛上抗日斗争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台湾同胞参加祖国抗日战争,是在台湾与大陆两块隔离的地域分头进行的。我们先从台湾岛上的斗争说起。  相似文献   

15.
在抗日战争中,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政治领导才能。 一、参与谈判,组织领导战动会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敦促下,国民党开始认真对待国共合作这一重大问题。 邓小平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1937年8月,邓小平随同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所率的中共代表团应国民政府之邀赴南京参加军政部谈话会,并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会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17.
<正>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打出了坚决抗战的旗帜,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火焰,成为民族独立的中流砥柱。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其中朱德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举世公认。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持久抗战提供坚实基础1937年9月,一二〇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随之东进,奔向晋北战场,沿途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积极协助友军在山西抗击日军的同时,抓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一场亘古未有的浩劫降临到中华大地。在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发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强烈呼吁!在团结救亡的旗帜下,不愿做奴隶的中华儿女,不分性别、年龄、职业、信仰、民族、党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谱写了一首悲壮辉煌  相似文献   

19.
1937—1945年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重振雄风,奋力摆脱任人欺辱困境的一次殊死拚搏,是中华民族由近百年来的衰落走上兴盛的转折点.然而,对于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领导权问题,至今学术界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抗日战争结束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了,党史工作者有责任就它的领导权问题作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南路的地方组织动员和组织了南路人民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滚滚洪流,为夺取抗日战争在广东南路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