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重庆,山水之城。山势险峻,两江环绕,几番风光,也几多阻隔。曾几何时,特殊的地形地貌,让人们艰于出行,也让这座城市难以拓展,因此不得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如今的重庆,座座虹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桥,已经和这座城市的发展血脉相连,息息相关。据重庆桥梁协会统计,重庆地区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桥梁总数在1万座以上,先后建成了一批特大跨径桥梁。其中,长江、嘉陵江、乌江上已建成的道路桥73座,轨道交通桥4座,铁路桥15座。种类上,重庆有拱桥、斜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笔者在红岩村参加一研讨会,闻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渣滓洞、白公馆的牢友们得知新中国已经建立,无不渴盼尽快飞出囚笼,参与建国伟业,还誓言将来要建设一个人民的新重庆,不少同志畅想要在嘉陵江、长江上建设几座桥……可惜,这些同志大多惨遭杀害,饮恨而去。无独有偶,本期《红岩春秋》推出了特别策划"桥都重庆",择要介绍了横跨巴渝山水之间的大小桥梁,以及重庆桥梁的发展脉络,特别是结合重庆发展蓝图,重点介绍了当今重庆的主要桥梁,辅以个人、时代与桥梁的牵连,彰显出世界桥都的恢弘  相似文献   

3.
《红岩春秋》2012,(5):F0002-F0002
1966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市第一座跨江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建成通车;20世纪90年代。黄花园大桥、李家沱大桥、鹅公岩大桥和渝澳大桥相继跨江而立:2004年,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菜园坝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嘉华嘉陵江大桥和鱼洞长江大桥5座特大型跨江桥梁相继开工:2009年,东水门、千厮门两座跨江“双子桥”同时开工。如今。重庆已拥有总数超过6000座建成及在建桥梁。数十载岁月中,重庆桥梁创下多个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4.
~~桥之都——直辖重庆桥梁建筑掠影 $重庆新视界艺术工作室~~  相似文献   

5.
霍平 《红岩春秋》2014,(4):80-80
正2014年3月31日零点,重庆东水门大桥正式开通了,成为连接渝中区与南岸区之间的又一条快速通道,尤其是上新街与东水门两地通行,勿需再经过石板坡和菜园坝大桥绕行。它与千厮门大桥为"姊妹桥",即"重庆两江大桥",为重庆的桥梁建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重庆究竟有多少座桥?有人粗略统计了一下,如果包括人行天桥在内,我市共有4500座桥梁,不知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但仅就我们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幅巨大的电子鸟瞰图里,长江、嘉陵江,重庆中心城区的建筑群和城郊的山脉清晰可见。镜头拉近,一条条车水马龙的道路,一座座横跨江河的桥梁呈现在眼前。点击选中其中一条道路,其宽度、使用年限等各项详细信息便逐一显示。镜头再往下,深入地表,甚至能看到地下各类管网的分布、运行情况……近年来,大数据时代的浪潮席卷全球。重庆市委、市政府大力深化服务改革,各级部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重庆途作林杰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些政府部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杨涛 《当代党员》2023,(23):18-19
<正>重庆山高坡陡,两江环绕,桥梁林立,素有“桥都”美誉。在市直管快速路上,分布着300多座桥梁,其中有8座市直管跨江大桥。这些桥梁如同城市的交通动脉,每天承载着大量人流车流,需要精心管护。依托数字赋能,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下属重庆市市政设施运行保障中心着力提升市政设施数字化应用及管理水平,通过打造智慧市政系统,为城市桥梁等市政设施的管理和养护注入更多智慧力量,守护好城市交通“生命线”。  相似文献   

8.
刘文娅 《当代党员》2006,(12):28-30
从“江城”到“桥都”,直辖后的重庆,在打通交通“瓶颈”不断建桥的过程中,锤炼出一支建桥大军。如今,这支队伍融桥梁设计、资金运营、建设管理以及施工、技术于一炉,重庆“桥梁产业”的“产品”特征日趋显现,一个高度融合的产业,正向市外、国外延伸。  相似文献   

9.
马拉 《红岩春秋》2014,(6):13-15
<正>雍溪我最早过的桥,是位于重庆大足妈妈老家、始建于唐宋时期的雍溪古镇的老大桥。小时候有几年,爸爸妈妈把我放在外婆家里,我成天在这座桥上跑来跑去。老大桥是一座三孔石桥,表哥有一艘打鱼的白木船,平时就泊在桥头河边,拴在黄桷树下。有一年,铜梁文管所的人下来查验桥龄,就是让表哥撑船把他们带到中间一孔桥洞下,发现了洞壁上刻着道光年间的字样。我也曾坐表哥的船穿过桥洞,仰头望  相似文献   

10.
正桥,对于百姓的意义是快捷、通达,而对于杨健来说,则是一座座需要翻越的"高山"——实地勘测的"高山"、创新设计的"高山"。展示着桥梁效果图的电脑、堆成山的设计稿、画册,几座精致的桥梁模型……杨健办公桌上所放置的东西,几乎都与桥有关。"这是斜拉桥,由塔柱、缆索、主梁、桥墩等部分组成。你看,塔柱高高竖立,缆索一端固定在塔柱上,另一端拉牢桥的主梁(桥面),它主要靠塔柱来承重。北盘江大桥、鸭池河特大桥就是斜拉桥。"见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9日,在重庆召开的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交口称赞:“重庆‘桥都’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12.
“人人重庆”是重庆的形象标志。那么,“人人重庆”的人文意蕴何在呢? 它彰显了重庆作为一座移民城市特有的人文基因。据《重庆通史》记载,秦灭巴蜀以后。迁“秦氏万家”入巴蜀,汉族民众陆续移居巴渝地区;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的壮举被定格在修葺一新的湖广会馆;今日百万三峡大移民更以其“爱国、奉献、创业、协作”的精神彪炳史册。移民城市最显著的人文基因便是渴望交往,因此重庆成为世所瞩目的“桥梁之都”:渴望开放,因此重庆近百年来有开埠时期、战时首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三次大的开放;渴望学习,吸收他人之长以补已之短。兼收并蓄成为移民城市特有的秉赋。“人人重庆”之“兼收并蓄”的人文意蕴,昭示了重庆将以开放的姿态成就时代的伟业。  相似文献   

13.
正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曾经历了日机长达6年多的大轰炸,但这座英雄的城市并未屈服。在硝烟弥漫的重庆上空,中国空军与来犯日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血与火的拼杀,一次又一次地冲向日军轰炸机群编织的火网,以"向死而生"的精神,英勇保卫着重庆。这一时期,曾有中国空军的多支部队、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等先后进驻重庆地  相似文献   

14.
残墨 《当代党员》2008,(8):46-46
思想的禁锢,比地理的劣势更阻碍发展。如果没记错.很多人都说过.重庆并不是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天然场所。世世代代在两江之畔、山崖之边繁衍生息的重庆人,习惯了爬坡上坎。依山而建,傍江而居,也逐渐成了这座城市的一张非同一般的名片:就像余秋雨说的,是一座“站立”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不仅是抗战时期中国的战时首都,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与推动下,在渝各民主党派积极投身抗战民族事业,与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在全国现有的八大民主党派中,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以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都在重庆生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因此堪称民主党派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又一座大桥垮塌了。在距重庆綦江县虹桥垮塌后仅200天 ,甘肃岷县又垮塌了一座桥 ,又有23人陈尸江中了。这座叫“软桥”的大桥垮塌后 ,岷县的领导和有关部门不仅采取了阻挠记者采访、监听死者家属电话、强收报道垮桥真相的报纸等一系列掩盖事实真相、封锁消息的不法措施 ,而且还威胁幸存者和死者家属“要与县委保持一致 ,不然就小心点 !”对此 ,人们在愤慨的同时 ,不由得要大喊一声 ,这是哪家子的“县委” ,为什么还要与这样的县委“保持一致”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观念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更新 ,绕“红灯”寻“…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但在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里,重庆的地位并不重要,仅就四川而言,也远远逊色于成都。直到19世纪末重庆开埠之后,其经济、军事、政治的重要性才日益显现并为各方所重视。在日后四川地区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战争""护国战争"中,重庆一直是这些运动的中心和活动的主要舞台。长时期的军阀混战中,重庆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从一座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国战时首都,成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党各派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活动舞台;从一座古老的军事要塞,一跃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指挥中枢。  相似文献   

19.
和润  子棠  大操 《湘潮》1993,(11)
10多年里,他设计了15座桥,总长达1688米。共节约资金440多万元。这笔巨款对于一个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相当于该县一年的全部教育经费!在他设计建造的桥中,有国内最大的单波波跨桥;有国内石砌单波双曲拱跨径最大的桥;有目前在全世界仅次干奥地利维也纳机场变速公路上桥梁的斜张桥……而且,经过测试,每座桥的各项指标和质  相似文献   

20.
重庆警察     
《廉政瞭望》2013,(1):16-16
重庆,2012年度最大新闻——"薄王事件"的发生地;重庆警察,3年来屡被"折腾"的群体。位于黄龙路555号的重庆市公安局,已经恢复平静。门口的两个石球上,王立军写下的"剑"、"盾"两字,已经不见踪迹。3年多来,近4万人的重庆警界与石球一道翻转腾挪,成为另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