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间的联合反帝斗争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历史。作为当时两国革命的最高领袖,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也为后人津津乐道。据说,列宁将孙中山于1918年发给苏俄政府支持其反帝斗争的电报视为"东方的光明",而孙中山也曾经称列宁为"革命圣人"。就在2010年,台湾政坛还曾就列宁是否嘲笑过孙中山"如少女般天真"而争得不可开交。这都给人一种错觉: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一定非常好。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仔细梳理和甄别史料可以知道,列宁和孙中山  相似文献   

2.
林新军 《世纪桥》2010,(3):42-44
孙中山把教育和革命实践结合了起来,提出了"教便是宣传"、"非学问无以建设"等观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拓展了20世纪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内涵,形成了鲜明的"革命教育观"。孙中山所做的一切包括他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都是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革命教育观,亦因此成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当前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革命教育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澳门是孙中山最早走向社会,从事宣传革命、组织革命活动的地方。在这里孙中山为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主要革命活动有:一、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宣传活动;二、组织武装斗争,进行推翻封建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三、孙中山在澳门的革命活动鼓舞和激励澳门同胞为推翻封建王朝进行积极而英勇的斗争,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革命领袖和党的领导人对辛亥革命有过很多评价。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 列宁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民主革命,为“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它是“真诚的民主主义的高涨”。毛泽东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到今年已经90周年了,吴玉章是辛亥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是我们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语言学家。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他就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中央五老”。吴老的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06年,他加入同盟会,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推翻清王朝的斗争,是同盟会早期重要的成员。当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后,他仍矢志不渝地从事反袁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他逐渐接受了马…  相似文献   

6.
惠安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是富有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人民。早在80年前,一些先进分子就从外地带回革命火种,开始发动组织广大农民,联合反抗地方军阀征收苛捐杂税的斗争。此后,群众斗争从自发到自觉,党的组织从建立到发展,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烽火就在惠安熊熊燃烧,越烧越旺。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1,(20):1-1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8.
论孙中山的思想转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蒋春玲一孙中山晚年的思想转变除当时革命大趋势,孙中山的主观方面的革命要求等因素外,一个关键性动因是列宁、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曾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三次革命(护国之役)和两次护法之役,又先...  相似文献   

9.
金宕莳 《求贤》2009,(7):23-23
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在奉系军阀统治下的天津,中共天津地委积极发动和领导全市各界群众,投入到声势浩大的五卅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打击了英日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邢浩 《北京党史》2009,(3):28-3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具有非凡意义的大事.在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般意义上称之为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但关于它的相关内容并不是毫无争议的.本文拟将五四运动研究中涉及的有关争论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政治军事学校。 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将帅的摇篮,为反帝反封建斗争培育了大批的英雄人物、精英将帅。军校师生不怕牺牲,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在平定商团叛乱、平定刘杨叛乱、两次东征、北伐战争,在抵御外侮、抗击日寇中屡立战功,建立了不朽业绩。尤其是在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中,谱写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2.
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特殊区域文化。它包括抵抗外敌侵略、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文化、孙中山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文化、国民政府为实现全国统一所发动的东征民主革命文化、东江工农运动和东江流域苏维埃革命文化、东江纵队抗日爱国文化等丰富内容。具有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特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特质,胸怀大局、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特质,心系桑梓、团结御侮的爱国爱乡特质。大力弘扬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有利于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维护地方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党员干部更加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斗争虽然都失败了,但却引发了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而最后成为推翻反动腐朽的清政府封建统治催化剂的,是声势浩大的四川保路运动。  相似文献   

14.
魏明枢 《世纪桥》2002,(1):54-56
“叶剑英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主义革命”。①本文认为,叶剑英革命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革命活动都深受孙中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解放初期基层政权的建立,是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之间的斗争,是广大农民与地富反坏之间的斗争,也是新生的乡村制同旧的保甲制之间的斗争。笔者作为大别山区一名基层政权建立的参与者,把当时的斗争情景作些回忆。  相似文献   

16.
崔莹  刘宏 《党史纵横》2001,(1):12-13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进入了最艰苦的斗争年代.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彻底放弃了孙中山反帝、联俄的主张,代之以亲帝、反苏的外交政策.在英、美等帝国主义扶持下,开始实行反共反人民的独裁统治.它以法律、行政、特务等手段残酷地镇压任何革命活动,集中一切反革命势力向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进攻.中国革命到了严峻的关头.  相似文献   

17.
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建设中,列宁根据实际斗争的需要,对国家职能作了深入的思考,指出了国家具有阶级压迫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虽然现在离列宁的时代已是世纪之隔,但他在《国家与革命》中关于国家职能的思想至今为我们探析社会主义国家职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五州运动中的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陈独秀在五卅运动前夕,大力宣传反帝斗争 1925年在上海发生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前夕,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组织已初步建立。党决定使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时,陈独秀着力于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并和当时党内的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发动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9.
张岂之 《学习导报》2011,(20):33-34
题一:举“黄帝旗帜”揭开民族复兴序幕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有深远影Ⅱ向的革命运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杰出的思想家孙中山的名字与辛亥革命联系在一起。孙中山于1894年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宗旨是“振兴中华”,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序幕。1905年,以兴中会为主体,联合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同盟会在孙中山领导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发起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20.
论孙中山“联共”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将涣散无力的国民党改组为领导国民革命的中心势力,以有效地进行反帝反封建和重造民国的斗争,是孙中山晚年革命战略思想的核心部分。对于孙中山晚年“联共”一事,国内外史学家的认识和解释不一致。本文对孙中山“联共”的原因、目的、政策及其行动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一、孙中山是“容共”还是“联共”? 对孙中山晚年允许与欢迎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两党合作一事,中国大陆的学者称之为“联共”,而台湾及海外的学者则称之为“容共”。长期以来,国民党的官方与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