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创造人格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人格因素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作用,研究创造人格对人才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创造人格特征的形成受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人格培养一要从"大教育"观念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要从"大课堂"的观念出发,把人格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校目中形成"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6名广西警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广西警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家庭因素,包括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收入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收入等因素是影响广西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并在探究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要求的警务人才,关注广西警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和警察院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人格同一性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用以说明个人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经过学界的不断发展完善,人格同一性已经被认为是分析青年心理发展的关键概念,是分析青年人格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大学生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会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大学生人格同一性的发展,排除不利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到大学生人格特征、自尊、性别、年级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入手,在了解大学生情绪、情感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并要预防大学生高度焦虑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5.
家庭因素是青少年法治意识养成的外在关键因素,具体而言应包含家庭主体因素、家庭成员因素、家庭关系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要想培养青少年形成完善、健全的法治意识,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先使其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使家庭的"有意培养"转化为青少年无动因的自然依从,使他们从对法律理性认识基础上产生法治理性心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校园内外暴力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大学生人格存在缺陷,而人格缺陷又是由于学生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我认知能力欠缺等因素"合力"的结果,文章通过对造成大学生暴力事件深层次根源的探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的诱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是现代社会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标识。当前我国大学生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屡屡见诸各类媒体,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主体价值认知的偏差,终极价值信仰的迷失,社会环境形成的心理困境以及现行教育制度的错位,是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的主要诱因。引导大学生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积极寻求生命的内在价值,珍惜和尊重生命,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力量,寻求这些力量的有序整合是改善"90后"大学生"知行不一"现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自我教育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整合模式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整合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衡量一个人成才与否的标准在于其人格发展是否健全,而当前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有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改革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感恩人文教育、完善校园媒体建设,才能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0.
衡量一个人成才与否的标准在于其人格发展是否健全,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培育怎样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人格健全与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局。基于文化与人的相互改造,文化产生内生力作用于人的社会心理等逻辑分析,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坚持塑造大学生所处外部文化环境和所处大学文化氛围并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对36名“90后”大学生进行群体信仰调查并进行质性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使用消极和负面语言。对“90后”大学生信仰的正面评价是:信仰坚定,积极向上,理性客观;而负面评价是:信仰不明确,功利化,自私化,现实化,目的化,自我意识强,信仰淡化,对宗教的兴趣增大。造成“90后”大学生信仰缺陷的原因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因素。应从家庭教育、网络引导、社会宣传、学校培养、自身发展等方面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比率越来越高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虞犯少年"的概念对我国处理未成年犯罪问题意义重大。以家庭、心理等主客观方面为角度,研究和分析当前"虞犯少年"形成因素,对其进行犯罪预测和预防至关重要。结合现状,从健全思想、加强教育、特殊预防等方面提出对"虞犯少年"的预防措施,为降低未成年犯罪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北京警察学院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内的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学生学习的动机、意志和兴趣等内部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美育与大学生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育在大学生人格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能启真,促进大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美能储善,提升人格境界,从而促成人格的完美;美能怡情,使大学生心理结构保持均衡。大学生人格培养中实施美育的途径有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网络美育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实施暴力犯罪的大学生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主要体现为规范意识不强、漠视他人权利和以自我为中心。而大学生实施暴力犯罪的动机主要有贪利动机、报复动机和性动机等,在意志特征上表现为控制力比较弱和实施犯罪的坚决性。社会转型期现实与观念的影响、教育功能的缺失、大学生需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等是形成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原因。开展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预防,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开展心理干预,努力消除犯罪情景,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调适,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围绕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有关论述也屡见报端,本文试从几方面来论述影响大学生素质形成的几个因素,以期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大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学生个体素质本身就是社会规范、准则、价值观念与个体身心作用的结果。国际国内环境,社会现实状况,校园文化,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家庭氛围,人际关系,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均影响着大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关系表示为:S=F(X1X2……  相似文献   

17.
姜扬  徐晓霞 《工会论坛》2008,14(2):106-107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基本状况,分析影响其形成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责任意识,规范责任行为,以期培养较强的责任能力,从而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形成创新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的心理基础,实现健全的人格培育。  相似文献   

18.
刍议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良性发展的要素完备的状态。大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途径和方法为:多措并举,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强化健康人格的自我塑造功能;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个体的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化、人格塑造和情绪调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心育中的作用,需建立健全高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并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加强挫折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和谐发展的人格是和谐社会的根基,但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各种人格缺陷,影响着人格的和谐发展。学校、社会、家庭必须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以培育和谐发展的人才,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