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艾 《红岩春秋》2012,(5):150-151
《杨闇公日记》是1979年由邓小平题写书名、四川人民出版出版的革命先驱杨闇公烈士的日记集。全书汇编了杨闇公烈士1924年1月至1926年1月的日记、讲话及信件等文献。这本日记不仅是烈士本人革命精神和革命实践的实录,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活动的重要革命史料。  相似文献   

2.
有史学者说,读传记不如读年谱,读年谱不如读日记。有文学者说,读美文似看情书,读日记如探密境。《人间世——陈嘉(杜襟南)日记初叶》(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2000年11月编印,准印证号:(99)穗印准字0349号,印数400册)收录了革命前辈、老文化人杜襟南1933年至1950年的日记(其中一段时间的日记因战争年代丢失——编者注)。珍稀的杜老日记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春天,我们意外发现了一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日记,日记的主人是全程参与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王敖). 这是一本从来没有公开过的日记.日记描述了发生在57年前的那场审判,那些鲜为人知的法庭故事和那些台前幕后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  相似文献   

4.
正问:杨先生,您抄录蒋介石日记有多少?蒋介石日记一定会公诸于世吗?答:我对蒋介石53年的日记只是做了一个摘要,可能有些学者对其中某几年抄录比我多,但像我这样从头到尾53年全抄下来的,我想应该没有。蒋介石日记中有3年遗失了,我一点也不可惜,那是他早期的日记,那时他的地位还不重要。让我很心疼的是1924年的日记,这一年是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也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5.
2003年春天,我们意外发现了一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日记,日记的主人是全程参与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王敖). 这是一本从来没有公开过的日记.日记描述了发生在57年前的那场审判,那些鲜为人知的法庭故事和那些台前幕后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  相似文献   

6.
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按照年月日记录作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以及作者对人对事的看法。~①由于日记的私密性和即时性特征,其史料价值历来受到史家的重视。"日记作为传记文献体裁之一,就文献史料的可信度和准确性而言,一般说来是评传不如回忆录,回忆录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②在党史、国史研究中,除了利用档案文献、报刊、回忆录、声像、实物、口述等史料之外,使用最多的就要数日记文献了。论及中共党史日记,最为研究者乐道的是《谢觉哉日记》《杨尚昆日记》《汪东兴日记》等等数种,但这类日记大多是党、政、军  相似文献   

7.
陈晋 《学习导报》2014,(15):36-39
完善认识工具,解决“本领恐慌”除青年时代曾写过日记外,毛泽东后来一直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唯独在1938年春,在一个横格本上写了7页的《读书日记》。日记开头即说:“20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  相似文献   

8.
从1998年4月起,浙江省嵊州市雅璜乡的32名乡干部开始记起了民情日记,民情日记的主题是:“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每个乡干部把自己到群众中了解到的情况、问题、要求、建议都一一记在民情日记中,并及时给予处理解决。乡党委和政府每星期抽一个晚上,集中全体干部交流研究民情日记中提出的问题,每个季度评比一次,看谁的民情日记记得好,反映的情况多,为群众解决的困难多。民情日记作为一种好的载体,密切了基层干群关系。对于乡镇干部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意见、想法以及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李秋实去世后,在整理她的遗物中,发现了她几十年来保存下来的上百本日记和学习笔记。从这些日记和学习笔记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她如何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她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的形成过程,了解了她艰苦朴素、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思想根基。这些日记和笔记的许多内容是非常感人的,是她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财富。我们从中采撷了一些精彩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的蒋介石日记自2006年陆续开放以来,给国共争锋时期的许多事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当然,对于日记这种私密性的个人记载,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蒋介石的日记共记了57年,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11.
从张文亮日记所见到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潮》1986,(12)
在我的书案上摆着一叠手迹照片——张文亮日记。日记原件珍存在湖南省博物馆,是解放初期从贺尔康烈士家里找出来的。这些日记自一九二○年九月九日始至一九二一年元月七日止,计六十一篇。日记的作者是湖南第一师范二十二班学生,原籍湘潭,是毛泽东的同乡挚友,家住长沙市“出入是门”。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3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1918年至1931年的日记。这是“蒋介石日记原本”的首次公开,吸引了世界各地研究蒋介石的学者的目光。从日记开放首日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就在胡佛研究所开始研究。  相似文献   

13.
提倡写日记     
沈立人 《唯实》2002,(12):80-80
日记 ,本来是自己写给自己看、自己用的。记的什么 ,多种多样 :主要是记事 ,记生活和工作 ;也有记感觉、记情绪、记思想正面和反面 ,欢乐和忧戚 ,体会和批判 ;不仅记自己 ,还有记别人、记交往 ,从家庭走向世界。日记 ,作为一种文字形式 ,其特点是真实性和隐私性 ,并且是连续的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日积月累 ,一部日记是一本历史、一本社会、一本人生。从保密到解密 ,日记终于公开了 ,传世了。可能以《越缦堂日记》为篙矢 ,风气一开 ,蔚为大观。坊间已出版的 ,数不胜数。既有名人 ,泛及官、学、商界 ;也有凡辈 ,如上山下乡日记、干校日记。即…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1月,本刊第11期以《民情日记:架起党群干群关系“连心桥”》为题.报道了陶乐县实行“民情日记”制度的情况。时光又过去了一年.陶乐县“民情日记”制度又有了什么新的变化?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面前,摆着6本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薄薄的日记本,边角已经磨损,呈锯齿般的模样。每一本的封面上,都写着"军中日记"几个字,旁边还标记着年月、编号,画有红色五角星的简单图案。《军中日记》,是我父亲童小鹏留下的一部珍贵日记。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民情日记,大学生村干部与农民搭起了"连心桥"用日记的形式记载与农民接触的琐事,能让大学生村干部了解农民在想什么、怎么想,干什么、怎么干。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共党史研究非常重要的史料类别,中共党史日记数量不多,因而很长时期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三十年来,中共党史日记的刊布有了很大发展,中共党史研究中的私家史料的价值,包括日记,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一切都说明,对中共党史日记的总结已经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8,(3):116-117
一张纸条与一段日记 沈阳军区《前进报》的编辑董祖修是阅读、摘录雷锋日记较早的人之一。1960年10月,董祖修到雷锋所在的连队采访时,在雷锋的小箱子里发现了几册笔记本,这些本子里有一部分内容是日记。董祖修在阅读新发现的日记时,突然从打开的日记本中飘落下一张小纸条。他捡起一看,是雷锋的笔迹,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19.
李建平 《前线》2009,(7):61-62
在中德合拍影片《拉贝日记》在国内各大影院陆续上映的时候,约翰·拉贝与《拉贝日记》中反映的1938年日军在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的事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然而,反映南京大屠杀只是《拉贝日记》中的一部分,在《拉贝日记》中还有反映老北京社会风情、古代建筑的记述与照片。这些内容由于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鲜为人知。最近,由东方出版社推出的《我眼中的北京》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就是由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梁怡在仔细研究《拉贝日记》过程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20.
原中共南方局地下工作者、《商务日报》记者(后任该报副经理)徐淡庐在2001年时,将他珍藏近70年的两册日记捐赠给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收藏。这两册32开硬面抄日记虽说纸张颇为发黄,但字迹清晰。日记见证了徐淡庐在1937年3月至1939年1月的革命活动经历。同时这两册日记也记载了一个爱国青年在党的引导、培养、教育下踏上革命道路,成为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先锋战士的一段人生轨迹。徐淡庐是重庆江北县沙坪乡人(现重庆渝北区沙坪镇),20世纪30年代就投身革命。早在1936年7月尚在重庆明诚中学上初中的徐淡庐就参加了重庆救国会。他在19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