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本兼治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群体性事件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因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城市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国企改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城市出租车经营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公民维权引起的以集体上访为主的群体性事件、因转业或复员军人待遇引起的集体上访或游行示威、因民办教师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引发的集体上访、因腐败现象或安全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当前我国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群体性事件往往会给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能引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河北省邯郸县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并就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处置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呈现发展迅速、规模扩大的趋势。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原因较 为复杂,应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地位、精简乡镇机构、提高干部素质、保障农民权益、畅通农民言 路、发挥基层公安司法机关作用等多方面积极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5,(6)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社会背景下,群体性事件仍可能呈攀升的态势,"燃点"会降低,"社会泄愤"型群体事件有可能持续增长,农村群体性事件有可能会成为"重灾区",由腐败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可能会激增,总体呈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和烈度加剧的发展趋向。因此,深入探析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向,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区延伸,参与主体更加广泛、规模更大,主要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以及对抗性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农村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难免之痛,转型期引发的利益失衡是其根本原因,基层政府控制职能的弱化是其直接原因,应对处理机制的不健全是其重要原因,而农民民主意识增强但法制意识淡薄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农村近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仍然属于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社会变革过程中所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引发的,但与此同时,应该认识到群体性事件并不是也不应该成为这些矛盾和问题带来的必然结果.文章从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体制因素、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析可能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动因,以期从根本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丁竹 《人民论坛》2014,(4):93-95
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防治进入生态文明建设视野.求解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要确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树立整体、谐调的稳定观;建立环境法规政策驱动机制、企业环保投资效益推动机制和公众绿色消费引导机制;并在执行、资金、科技及应急上作有效保障,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  相似文献   

8.
丁竹 《人民论坛》2014,(11):93-95
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防治进入生态文明建设视野。求解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要确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树立整体、谐调的稳定观;建立环境法规政策驱动机制、企业环保投资效益推动机制和公众绿色消费引导机制;并在执行、资金、科技及应急上作有效保障,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特别是有些农村群体性事件,由于参与人员众多,部分人员情绪失控,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而反思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常常是由于农民的合理诉求较长时间得不到合理的回应和解决,有些地方政府或部门一拖再拖,致使小纠纷引发大矛  相似文献   

10.
评述由头:群体性事件为何在县域多发近年来,由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2011年6月以来国内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6月10日,广州增城孕妇王联梅和丈夫因摆地摊与治保队人员发生冲突,引发持续三晚的严重打砸抢烧事件;此前一天,湖北利川一官员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众聚集事件;6月6日,广东潮安县古巷镇因农民工讨薪被砍伤,引发群体性事件;9月2日,浙江乐清发生出租车司机停运群体性事件,等等。纵观近几年来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发现,多发生在县域。其多发的原因何在?特征有哪些?政府又应当制定怎样的应对之策呢?  相似文献   

11.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农村干部侵占集体财产,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等案件,极易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农村基层警务部门要树立情报第一的观念,大力加强农村公安经济犯罪案件侦查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打击经济犯罪的能力,及时打击和取缔非法经济活动,堵死经济犯罪的源头,消除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像堰塞湖一样爆发,引发社会动荡。群体性事件不仅对当前的维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解决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组织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伍晓霞 《人民论坛》2011,(9):186-187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像"堰塞湖"一样爆发,引发社会动荡。群体性事件不仅对当前的维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解决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组织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环境问题引发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群体性事件正以年均29.8%的速度快速增长,形势严峻。在2012年及2013年公布的"十大公民事件"的评估结果中,环境群体性事件连续两年榜上有名。不同于大多数因经济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  相似文献   

15.
应激性群体性事件主要是指因某种偶发的治安利益纠纷或行政执法纠纷未得到有效的引导与调解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应掌握应激性群体性事件的偶发性、事态的演变性、事件的突发性的特点,了解应激性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制定应激性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警务,有效处置应激性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崔建良  朱进 《人民论坛》2012,(29):28-2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由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具有虚拟性和多元化等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虚拟与现实交织、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等规律,需要从建立政务公开机制,保障网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等措施入手,构建全方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地方因企业改制、行政执法、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资矛盾等多种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仍呈上升之势。公安机关为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群体性事件投入了大量警力,付出了艰辛努力,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如何认识群体性事件,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如何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等问题是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文精毅 《今日海南》2014,(10):42-43
正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生产经营运行中,难免会存在影响稳定的因素。如果处理不好,就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对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国有企业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展开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有企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进行,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格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的混乱,以至于引发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大多事发突然、演变迅速,组织严密、行为激烈,多重矛盾相交、处置难度大,其核心主题是维权。要在正确认识其产生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20.
关颖 《人民论坛》2011,(9):76-77
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进行,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格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的混乱,以至于引发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大多事发突然、演变迅速,组织严密、行为激烈,多重矛盾相交、处置难度大,其核心主题是维权。要在正确认识其产生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