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宇  高小兰 《前沿》2009,(6):21-23
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是西方政治社会中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式。精英理论和民主理论相融合,形成精英民主理论,就能使精英理论面对政治现实的挑战。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理论假设的差异,从而是使其理论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对立,但这种分歧与对立不是绝对的。多元主义将精英主义少数垄断式精英发展到为数众多的精英,使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可以相容结合。  相似文献   

2.
黄晓锋 《岭南学刊》2012,(1):14-18,23
经验性的民主理论不诉诸于规范性因素,仅根据对自我利益的追求这一要素对民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进行理解。哈贝马斯对此予以了批判,认为民主理论不能忽略包含道德维度和伦理维度的规范性意义。对民主不应仅作工具主义式的理解。他进而通过探讨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这两种规范性的民主理论的矛盾和张力,试图用第三种规范性民主理论即商议民主理论扬弃内在于上述二者之中的如私人自主与公共自主、权利与善等之间的抽象对立。这种理论努力为政治哲学能够更充分地应对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和道德冲突的严峻事实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民主并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扎根于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当中。作为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旗手”,罗伯特·A.达尔在《谁统治》一书中似乎并没有回答诸如“民主是什么”以及“民主的起源”这样一般性问题,也并未展开有关民主历程的宏大叙事,但却阐释了“少数人与多数人”这个“民主话语”的基本命题,而其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脉络也随之跃然纸上,开辟了民主问题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邱芝 《青年论坛》2009,(1):9-13
在现代政治学中,权威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作为当今世界实际存在的一种政治形态,权威主义实际上是指介乎极权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政治体制,它既有民主的成分,又有对集权的强制。权威主义一般产生于集权专制统治向民主政治过渡的国家,表现出过渡性、合法性、现代性、实用性等特征,它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局面,为向民主政治迈进打下了一定基础。政治发展的逻辑与现实决定着权威政治不会作为常态存续下去,应向民主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托克维尔(1805年—1859年)凭借他的良心和直觉为现代政府管理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和思想武器。在如何管理庞大的现代国家的过程中,优秀的管理者在国家治理的价值和技巧上是绕不开托克维尔的。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他通过9个月(1831年—1832年)在美国社会的考察,发现美国民主社会建立和巩固的制度性元素,提出强大的社会是美国社会民主有效运转的原因。后来多元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大师达尔在托克维尔社会民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多重少数人"的"多中心"民主观,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西方正义理论出现以约翰.罗尔斯、罗伯特.诺齐克为首的自由主义正义理论与以A.麦金泰尔、迈克尔.桑德尔为代表的社群主义正义学说之间的争鸣。在这场正义大讨论中,以迈克尔.沃尔泽和戴维.米勒为主要代表的多元主义正义理论另辟蹊径,结合社会多元化的因素,提出多元正义理论的构想,为正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多元正义集中对社会物品的多样性和社会情境的复杂性,对具体的社会正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特色见解,但也遭遇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诘难。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的民主理论可以称为"商谈民主"或"程序主义民主"。商谈民主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商谈民主的规范性是如何又是在何种意义下与社会现实发生联系的?商谈民主的批判性潜能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于这些直接牵涉到商谈政治实践层面的问题,哈贝马斯当然要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才能让人消除这样一种误解:商谈民主完全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论而毫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一些政治理论中,不断有学者探讨威权主义,并将之与我国的社会政治模式相关联。威权政治是集权政治与民主政治的过渡与中介,其特征是强化社会稳定、扩张政府权力及矮化公民权利。反映在刑法解释层面,就是表征严刑峻法的价值趋向,具体为降低犯罪门槛、扩大处罚范围及加大处罚力度。威权主义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秩序保护效应,却是以挤压公民权利空间为代价,更是对社会自治的漠视。由此,需在司法解释当中平衡威权主义与社会自治的关系,在维护社会秩序时需要关注公民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常常因无法包容少数族群的文化差异性而受到批评。为反驳这种"不宽容"的批评,西方自由主义学者提出了多元文化主张,以此包容、捍卫少数族群的文化差异。然而近两年,随着恐怖主义威胁以及难民危机日益严重,加上欧美右翼民粹主义势力的兴起,西方学者及民众却开始抱怨这种多元文化主义对少数族群"过于宽容",既损害了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也导致族群内部弱势群体的个人自由无法得到保障。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转变令人惊讶,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少数中的少数"难题。而通过对金里卡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介绍与剖析来探讨这个问题,也许能从政治哲学视角分析西方宪政民主国家的多元文化困境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10.
黄敏璇 《社会主义研究》2022,(2):117-124+148
基层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形态,既有研究忽略了历史情境与结构性因素对制度的共同型塑作用,无法真正挖掘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变迁的因果机制。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从历史演进与结构变迁两个层面对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进行分析,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的探索期以及十八大以来的深化期三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从零星试点到全面推广、自主探索到高位推动、单一国家力量到多元社会主体的总体特征。在这一制度演变过程中,宏观的政治社会环境、民主观念的演变以及多元行动者共同构成了制度的结构性逻辑。多重改革要求的关键节点、创新扩散与绩效驱动造就的路径依赖、制度缺位与错位的历史否决点型塑了制度的历史性变迁。总体而言,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变迁是渐进性调适的过程,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是其制度演进的鲜明特征,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的逻辑理路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寅 《求索》2011,(2):60-62
多元文化是对拥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国家的事实性描述,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关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政治观。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涵摄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关于民族国家内族群文化差异性、平等性以及族群间关系的政治理论,其二是一项处理民族国家内族群文化多样性以及族群矛盾、追求各种文化和族群和谐共处的具体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强调集体权利,这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与罗尔斯的个人权利至上的主张明显不同,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所要求的是一种居于群体权利之上的正义,一种社会意义上的正义,一种承认正义。由此可以看出,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对于宏观政策的制定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京 《中国民政》2013,(12):59-59
作为现代福利理论和制度的发源地,西方各国社会福利流派在争论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等多种形态。当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每一个国家及地区均处于一个逐步统一的市场体系中,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社会福利制度已经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成为抵御全球经济和政治风险,保护自身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武器”。基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权威主义政治是在传统政体与价值规范瓦解而新的法理型规范体系尚未确定的情况下的重要权威形式,能有效抑制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失范和社会冲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强调权力的集中是权威主义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最大的差异,强调在法制条件下运行是其与集权统治的最大区别。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是一个典型形式,经过普京时代的发展,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向民主政治迈进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为解决晚期资本主义政治合法性与社会治理危机,提出了协商民主理论。它以语言学为基础,将协商民主看成交往、协商、商谈行为,但构成协商民主的语言还原主义、公域理论、生活世界理论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5.
汪锦军 《探索与争鸣》2022,(9):111-121+179
关于中国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围绕法团主义和多元主义,不同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解释。而实践的发展对这些理论解释的有效性都提出了挑战,中国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既不完全是法团主义的,也不完全是多元主义的。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实践,正在推动形成一种连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新机制,这种机制推动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新发展:政府与一些具有枢纽地位的组织建立制度化联系,并通过这些具有特殊枢纽地位的组织与多元发展的社会组织建立连接,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模式——多元化法团主义。  相似文献   

16.
规范主义解释下的合法性理论把永恒的正义作为合法性的基础,追求终极价值为现实政权提供合法性论证.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视域下的永恒正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社会正义规则源自广泛的社会互动之中.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也以追求正义为目标,鉴于任何主体都没有能力构建理想化的正义规则体系,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只能从法治和民主等体现正义的方式着眼.法治和民主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既体现着正义精神,又契合着维护政治合法性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A·达尔是当代西方多元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不是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而是重点关注达尔在叙述和构建其民主理论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政治资源。政治资源是达尔在叙述和构建其民主理论时使用比较频繁的一个分析变量,他以政治资源范畴作为一个重要的观测点,详细深入地探讨了政治资源的配置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达尔关于政治资源理论与民主政治相关性的分析和探讨对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在一些西方国家,随着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少数群体在文化发展、政治权利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因之出现的族群文化冲突已成为"世界各地政治暴力最常见的根源,而且没有减缓的迹象。"①与此同时,在西方自由主义政治传统中,普遍主义的人权理论忽视了少数群体的差异权利诉求,难以有效应对少数群体权利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夏永梅  饶艾 《人民论坛》2014,(1):244-246
美国宪政的基本原则是美国宪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人民主权、限权政府、分权与制衡和联邦主义等原则.美国制宪者深受自由契约论、理性选择理论、三权分立理论和政治多元主义理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美国宪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魏光启 《前沿》2008,(6):10-13
传统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舞台的主导,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后现代主义在探讨国际结构时,采取多元主义视角,重读了全球体系,认为民族国家不是国际舞台的唯一重要的行为体,其他行为体如跨国市场经济、普遍利益集团等也在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全球混合政体理论打破了国家中心观,但没有否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这种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两大分支:新中世纪主义和帝国管理主义,随后具体探讨了两大理论分支中民族国家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