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山惟政禅师说过":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则禅宗史上著名的公案,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学术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许芹 《理论月刊》2003,(4):102-103
中国古代抒情诗创作经过了先秦两汉情景分离、情景拼合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阶段,即景物单纯只是概念的景物,还没有成为诗人抒情的载体.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不复是借以比兴的了无生趣的概念意义的山水,而是浸润了诗人灵性的情感化的山水,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及至唐代,抒情诗创作进入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第三境界,自然山水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有情有性的自在物,是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歌创作最高意境,这其中盛唐山水抒情诗尤被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是什么?新型城镇化,当仁不让。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绕不过的一道坎,也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机遇。政府工作报告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予以的详细阐述,引起我省代表的激辩与思考。新型城镇化要有历史记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源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  相似文献   

4.
<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派山青水绿、诗意田园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在海南农村大地铺展。近年来,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蹄疾步稳,截至去年12月底,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17270个,约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82%。村容村貌扮靓了,村民钱袋鼓起来了,村风民风更好了。17000多个文明生态村的斐然成绩背后,是17年"咬定生态不放松"的不懈坚持,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相似文献   

5.
正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听了各位嘉宾的发言,看了琼海的相关材料,很有感触。我想以"打造中国特色的琼海模式"为主题谈几个问题。第一,琼海模式需要总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的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何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强"和"富",如何理解把握总书记讲的城镇化要看得见山,看得见水?我以为,我们需要认真总结提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思想内核,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让乡村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内在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将乡村传统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在引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打造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7.
程章灿 《江苏政协》2010,(Z1):31-32
初见《我见青山多妩媚》一书,便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妩媚"本来是形容人的。唐代作家宋璟在《梅花赋》中,称赞卓文君美丽"妩媚";唐太宗也曾经对人说过:"我见魏徵常妩媚"。以审美的眼光看人,则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其"妩媚"之处。推而广之,但凡有爱美之心,有审美之眼,则山  相似文献   

8.
边关石头记     
不会发光,因为它不是金子;不会闪耀,所以它不是钻石……它,只是一块石头,一块边防线上普通的石头。"四面环山,抬头见山,出门爬山,常年守山。"这是边防生活的写照。山是什么?山是祖国的构成,山是石头的家园;石头是什么?石头是山的构成,石头是边防战士的乐园。行走在中蒙边境,从被誉为"东疆前哨"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11,(8):2
山阴县地税局共有正式干部职工102人,其中党员65人,下设6个税务所、3个分局、9个股室。我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税收征管相结合,以"创优环境、提高质量"为突破口,以"加强征管、规范执法、优化服务、文明和谐"为切入点,以"提高全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工作业绩"为根本,着力推进科学管理,努力促进征纳和谐,取得了"三个文明"齐发展的可喜局面。第一税务所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办税服务厅、北周庄所、玉井所、马营所、古城所荣获"市级青年文明号";办税服务厅先后1 5次荣获了省市县颁发的各种荣誉,2007年至2008年被评为"省十佳办税服务厅";县局先后10次被朔州市委、市政  相似文献   

10.
正他们不是明星,却拥有数百万的"粉丝";他们看似神秘,却主动晒出所思所想。一句流行的网络用语,从他们笔下输出能引发网友欢呼;一句平常的大白话,从他们口中说出让"听众"倍感亲切。他们是组工干部,他们用微博"代言"。在浙江,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全部开通官方微博,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从"幕后"走到"台前",主动打破了原本职能部门的封闭性与神秘感,在网上晒图片、谈感想,搭建起组织部  相似文献   

11.
中共恩施州委六届七次会议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的决定》。美丽恩施建设,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和重要抓手,更是城乡广大居民共同期盼的美好梦想。因此,必须制定生态文明和美丽恩施建设的总体规划,促进"绿色布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共享"绿色福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树立"绿色导向";大力推行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绿色文化";健全和完善保障措施,实现"绿色繁荣"。  相似文献   

12.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孝友"为德教之首;修身以达"天德";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曾氏家教思想以其开放性的品质给当代教育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当代教育应以培养良好向善的人性为首要目标;家庭教育是社会文明进程中需要编译的"源程序";当代教育实现其育人功能的"培养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刘根生 《群众》2014,(3):58-58
<正>在今年江苏省"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一定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千万别让大拆大建毁了美丽"乡愁"。有位省政协委员称: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地城乡也出现大拆大建,部分古村落、民俗文化、乡土风貌等正在消失。以盐城为例,小城镇建设普遍"千镇一面";古村落、农耕文化急剧消失;村镇常住居民显著减少,乡村吸引力严重减退。同时,植被减少,清水变浑,土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与政策创新。培育新乡贤文化、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无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条重要举措。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通过参与乡村思想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通过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确保"治理有效";通过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7)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对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的倾力打造,如何协调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始终是需要应对的课题。作为北京重要水源地的密云,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自密云水库建成之日起,60多年来,密云人民肩负守山护水使命,打造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生态文明道路,诠释着"两山"理念的辩证意涵,彰显了密云人民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经有个比喻,在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两个车轮,一边是知识分子,另一边是企业家。这两个阶层都不是我们古老的农业社会固有的,不是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自我生长出来的——这是到了19世纪末,在异质文明冲击下产生出来的新阶层。两个新兴阶层的坎坷命运在此之前,中国的社会阶层是很简单的,只有"士、农、工、商"。这里的"商"不是我今天讲的企业家,而是农业社会从事贸易的人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6,(11)
布依族民俗仪式主要有图腾崇拜仪式、巫术仪式、生命礼仪和时序仪式四大类,其核心特征是强烈的生命意识。现代化进程中布依人的"乡愁"是他们对流动性和多变性极强的现代生活以及逐渐归零的物理距离表现出的抗拒、叛离与反思,根源是现代化对于布依族民俗文化的冲击和对其文化个性的同化。留住布依族"乡愁"的根本途径在于围绕传统聚落保护的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让他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和知识分子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正确评价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在加速科技进步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是当代中国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面临而且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这在当前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李国锋 《理论月刊》2014,(4):157-159,163
生态文明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的人类文明的新阶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其生成和存在的特定逻辑路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对人类持续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否定之否定"形式的超越,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螺旋式上升";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又是一种后现代的"后工业文明",能够修复人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的断裂"。  相似文献   

20.
皖南的情怀     
<正>读皖南的情怀,要从水开始。皖南的水,不像皖南的山那样,声名远播。此番行程的目的地,大多在泾县。"泾县不是在皖南吗?皖南的山挺美的,不管别的风景怎样,能够车览皖南的山,就可以了。"带着这样的憧憬,我们踏上了去皖南的旅程。皖南的山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