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闫英 《长白学刊》2014,(1):75-79
自医疗改革以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医患之间的矛盾在进一步激化。近年来,由于医患纠纷而导致的"杀医"、"刺医"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医生权利保护的问题凸显。医生的职业特点、医患关系的紧张及制度与法律体系的缺失三方面对医生权利保护不利,要加快医疗改革的步伐,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立法建设,从制度上明确和保障医生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医患矛盾的化解和医生的保障机制;加强医德建设,建立统一、权威的医生评价、监督体系;客观定位与认知医生的社会角色与职业地位。  相似文献   

2.
高建伟 《小康》2011,(11):113
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医患纠纷绝不是医疗机构及其医生同患者之间的"私人恩怨",解决医患纠纷不能"以闹取胜",减少乃至防范医患纠纷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加大医疗体制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胡颖廉 《小康》2012,(6):112
正"医闹"闹的不仅仅是医院,更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要改善医患关系,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将医患关系从对抗变为对话大夫戴着钢盔出诊,病人因医疗事故逼迫医生下跪……这些统称为"医闹"的现象在许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但在中国却频频上演,以至于卫生部要在每个医院设警务  相似文献   

4.
《协商论坛》2015,(4):63
据四川多位医生微博爆料:四川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周晓辉主任医师,因医疗纠纷而自杀身亡,具体情况未知。医生呼吁,请患者和医生互相体谅,也希望有关部门能维护医护们的合法权益。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显性化、人际关系干燥化的当下,医患纠纷不时进入公众视线。这一次,一位医生以生命之名,叩问医患冲突之痛。医生和患者在本质上是一种命运共同体,一旦成为对  相似文献   

5.
本刊综述 《创造》2014,(10):32-33
正始终对恶性"伤医"保持"零容忍",坚决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构建和谐就医环境。随着恶性医闹及伤害医务人员事件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医患关系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紧张?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怎样增进医患双方的理解与信任?近年来,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卫计委")在打击恶性医闹事件、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  相似文献   

6.
医患困局     
《创造》2012,(5):12-12
当前,国内医患关系相对紧张,“医闹事件”不断发生。复旦大学校团委最近公布的—份报告显示,医患纠纷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医产生了迷茫、排斥甚至畏惧的心理。 【热评】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疗恶性事件,无论对医护人员还是广大患者,都是一种伤害。这些问题,痛在医患双方,但其实是病在政府。因此,要止痛的话,吃药的应该是目前的医疗体制。(医生张子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数量急剧上升且呈恶性化发展态势。医生的法律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缺乏及医患沟通不畅等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告知义务之履行,则是维护医患双方的权利,防范医患纠纷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医院看病的经历。新医改以来,看病难、看病贵并未得到缓解,病人对医生越来越不信任,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问题出在哪?过度诊断、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何为"过度"?何为"适度",如何治理过度医疗?本刊特邀来自医疗卫生系统一线的医生、管理者以及医卫研究院所研究人  相似文献   

9.
于晨 《创造》2014,(6):90-91
正医患之间不仅仅是医学专业知识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种沟通的事情,是一种因为沟通而造成的信任问题。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不绝于耳,因此而引发的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医院走向市场化以后,医院的服务功能在减退,影响着医院和患者的关系,医患矛盾突出。从医  相似文献   

10.
郝文君  韩丹 《岭南学刊》2014,(4):124-128
不确定性在于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造成的事先无法预料的后果,医疗中的不确定性是不可消除的;但由于它给医患双方的行为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转变为医疗错误或者增加医疗错误发生的机会,从而影响到医患信任。在医疗实践中,医患双方应正确看待医疗不确定性,避免医疗错误的发生,建立起合理的医患信任。  相似文献   

11.
论医患关系的契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大平 《前沿》2006,3(2):152-154
医患法律关系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契约性民事法律关系。医患双方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医患双方意思表示自愿一致,医患双方等价。医患契约有特殊的特征:公法对契约自由给予一定的限制;医疗债务的专业性和当事人双方能力不对等性;医疗债务的手段性、抽象性。医患无因管理关系,强制治疗是医患契约性民事法律关系的例外。  相似文献   

12.
蔡高谋 《前进论坛》2014,(10):55-56
<正>所谓医者,是一个行善积德的行业。一代名医张孝骞曾说过:"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张孝骞本人更因医德高尚而为人所敬仰。自古以来,真正的医者从不应在病人身上谋取任何利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医患关系十分和谐,病人极其信任医生、尊敬医生,根本没有处理不了的医疗纠纷。那个时代虽然物质条件比较差,环境非常艰苦,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和自然而然产生的信任感,让我们这代人至今很留恋。  相似文献   

13.
近期频频发生的医患冲突,在一次次震惊人们眼球的同时,也在冲击着社会的底线。如果感性地问一个人,我们的医患关系究竟怎么了,多半人们会说问题在医生或者医院。事实上多数人确实对医院的经历心有余悸,高昂的药费、不耐烦的医生、无穷的排队以及内心对命运和未来的一种无助。如果问一个医生答案就不一样了。第一是辛苦,第二还是辛苦。确实很辛苦,这也是多数医生的实际状态,但我们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而今,医患关系却遭遇危机——医生接诊怕患者找茬,患者就医更怕医生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医患关系是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减少,医院依靠各种"创收"获取利润维持正常运行,"以药养医"、"以检养医"成为主要的"创收"方式,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集体逐利以及医德的整体滑坡,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健康和经济利  相似文献   

16.
曹琪  喻文龙 《今日上海》2008,(10):38-39
长时间以来,医患关系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然而就在双方仍互有隔阂的今天,有一位医生却深得患者的信任。这是位社区医生,他常年保管着10多位社区居民的家门钥匙,并知晓50多户设有“家庭病床”的居民家的电子门密码。支撑这份“信任”的是他的医德和人格:默默坚守12年,风雨无阻送医送药,超乎常人的热心、细心和耐心……这位社区医生就是上海市闸北区首批“社区好中医”、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严正医生。  相似文献   

17.
董丽云  邓玮 《探索与争鸣》2022,(4):150-159+180
医患关系既被医疗制度正式地构建,也被包括医学在内的现代技术深刻地形塑。从自主神经紊乱病症患者Z姐就诊中的医患互动与健康日常可见,现代技术语境下的医患关系凸显麦当劳化的“标准医生”与网络自诊化的“百度病患”之对垒,即技术的“分割效应”使得临床实践标准化下的医生与多元信息裹挟下的病患之间不断产生矛盾与冲突。医患关系演化的逻辑部分在于,现代性技术发展导致医生作为疾病健康立法者的退场及社会公众的健康确定性期待,驱使医患关系由“神-人”关系渐变为“机-人”关系。未来的图景可能需要诉诸医生积极阐释者角色的转向、病患医学知识信念的重塑,以及医患主体性回归的“阐释-交往医患关系模式”,以扭转“机-人”式医患互动,缓解医患“交往困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桑振龙 《前沿》2013,(15):118-119
医患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医患关系紧张是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科学的和专业的综合性服务手段,在缓解社会问题、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手法,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着特殊的意义.政府、社会和个人应该充分认识到和谐医患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同时,发挥应有的作用,推动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进而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讨论医患关系,医生身在其中,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患者也可能因利益冲突而存有主观印象。我们不妨听听第三方的意见,打开思路,理性分析问题,将有助于促进医患和谐。医患双方的矛盾所在,无论是患者抱怨的就医难、服务差、收黑钱,还是医务工作者抱怨的无理取闹、背黑锅等现象,其实有很多是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何伟 《前进论坛》2013,(9):54-55
2013年7月10日,在安贞医院发生一起护理人员被打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再一次把公众的目光再度聚焦到医患关系上。医护人员被打频频发生近年来,医患关系已经紧张到白热化的程度,医生被病人家属殴打的事件在各地经常发生,仅今年7月,就已经发生数起医生被打事件:7月3日凌晨,深圳市急救中心医生被病人的朋友扇了一耳光,导致耳膜穿孔;7月8日上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一位男性病人家属在要求加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