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中南部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对促进宁夏加快扶贫攻坚,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民生改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目前存在的自然条件恶劣,土地人口容量严重超限,解决贫困问题难度大、移民劳动力资本与现实的需求差距大、文化融合难、缩小发展差距难度大等问题,应该加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六盘山区位于宁夏中南部,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海固地区,是宁夏8个贫困县(区)的总称,面积占全区的56.2%,堪称宁夏的"半壁江山",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的52%,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是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也是宁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自1983年宁夏组织实施吊庄移民以来,成功地将山区特困户逐步搬迁  相似文献   

3.
仇旭辉 《共产党人》2012,(7):17-18,30
正实施中南部地区35万生态移民规划,是宁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搬迁工程,也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确保宁夏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自1998年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是宁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统筹山川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攻坚阶段。加快沿黄经济区现代工业发展,是实现宁夏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推进生态移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适应积极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提出要将宁夏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宁夏要实现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国家的大力扶持是一个方面,更主要还是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宁夏得天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12,(4):29-30
(2012年2月9日)生态移民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战略决策,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切实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促进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现提出如下政策意见:一、严格执行规划批复确定的生态移民每户54平方米的住房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标准,各地不得随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0,(12)
正2020年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的重要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22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章强调,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齐。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黔南州民族宗教工作始终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加快全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全面小康,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要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  相似文献   

9.
张喆  陈建保 《共产党人》2013,(11):41-4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新任务,同时也给出了完成的时间表——"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于我们宁夏来说,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清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了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多年,至今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征程。从理论维度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均贫富""民本"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实践维度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视区域平衡发展、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做好三个"全面"、打好三大决胜攻坚战等实践的推进和落实。  相似文献   

11.
梁雪芹 《实事求是》2014,(2):100-10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积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具备良好的实践基础,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要立足实际,加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美丽的和布克赛尔。  相似文献   

12.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的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报告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各方智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引领宁夏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聚焦"三大战略""五个扎实推进",为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最终胜利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我刊编发由宁夏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写的《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研究》一文。该文由"宁夏跨越式发展评价:成就与经验""加快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关于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对策建议"等三部分组成。限于篇幅,现刊载第二、三部分,以帮助读者进一步学习理解、贯彻落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书荐作者:陈政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贵州对内对外开放史研究》摘录: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把改革开放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强大动力。"2015年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要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贵州要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着力破除资金瓶颈,对内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从而加强实力。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15,(2):4-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谁的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怎样的小康社会"、"靠谁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五个最基本的问题。只有对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有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准确定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坐标,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主体,弄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洞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念图景,汇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生存的根本,是发展的载体,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根据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要求,宁夏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未来的五年实现"五个翻番""六个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努力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速,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  相似文献   

18.
夏日的辽宁大地,绚丽多彩,生机勃勃。7月3日,辽宁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一场数年来规模空前且将持续深入开展下去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辽宁正式拉开帷幕。"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和中国梦具体到辽宁,当前就是要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党的群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国际政治格局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为促进宁夏加快发展、和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所给予的一把"金钥匙",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整合资源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营造伊斯兰文化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宁夏中南部地区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宁夏中南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该地区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因此,以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回族文化为主题,开展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浓郁的回族特色村镇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