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相似文献   

2.
声音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  相似文献   

3.
观点     
《时事报告》2013,(9):4-4
习近平: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要统筹维稳和维权两个大局,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维护海洋权益和提升综合国力相匹配。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推进互利友好合作,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思想基础和现实依据.从列宁的"和平共处"到新中国领导人始终倡导的和平外交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外交原则,也为我国在21世纪确立和平发展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全球化的大背景将中国和世界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和平共处、友好合作下的全球利益的共同维护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而中国地缘经济条件下的民族特性和发展模式的成功所带来的国力的提升,则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增加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王义桅 《人民论坛》2021,(2):106-109
评价一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标准,是要看其是否构建了反映人民心声、体现人心向背的政治新型形态,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拥有数千年和平基因,秉承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参与、融入现行国际体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崛起的中国要给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回应国际体系利益攸关方的关切,持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周燕 《思想战线》2011,(Z1):270-272
我国再了和平发展道路,是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要求我国的发展要能够包容别国的发展,世界也要包容中国的发展。要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需要包容性增长。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需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结成强大的争取世界和平的统一战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强国防力量,用强大的国防实力保证和平发展的实现;创新处理国家争端的方式,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争端。  相似文献   

7.
"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不仅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而且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我们要坚持的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这条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既有助于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又统领着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理论视野下,探讨中国道路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即中国道路产生的历史前提、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形态、中国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深化拓展、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中国道路研究中还存在几对重大关系,即中国道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前后的道路、坚持中国道路和排除各种干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处理好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中国道路研究中必须关注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道路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时事报告》2014,(8):6-6
经济发展强调“稳”,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把握方向注重“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反腐肃贪强调“狠”,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刮骨疗毒。改革攻坚强调“敢”,“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国家治理崇尚“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舆论宣传强调“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对外关系强调“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1.
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个新亮点,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和平发展作为中国处理国际国内建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方针,标志着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战略思想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辩证统一;提出共存、共享、共治、共赢、共进的国际安全核心价值观,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区域安全新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海南博鳌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时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只要我们坚持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两岸同胞就会越走越  相似文献   

14.
2013年7月30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提出要坚持维护海洋权益的12字方针——“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坚持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海洋战略缺失一直是中国的短板,这方面后来者不宜苛责于先行者。众所周知,制定海洋战略并付诸实施,既取决于当政者是否具有雄才大略,更取决于国家是否具有经济、科技实力及是否拥有足以保障国家海权的强大战略海军。  相似文献   

15.
《前进》2016,(12)
正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16,(12):29-33
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 《黄埔》2013,(4):1-1
今天,两岸关系已站在新的起点上,也面临着重要机遇。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清醒认识并主动因应形势发展变化,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正在从事着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社会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正在通过自身的变化影响甚至改变着世界。如何面对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国际关系中的聚焦点之一。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走这条路?已经不单纯属于中国内部的事情,它必将对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和格局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的两大突出矛盾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但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发展从来不是仅凭良好的愿望就能实现的。对我国而言,要真正实现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9.
鞠京烜 《传承》2008,(18):118-119
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深思熟虑而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本文揭示了和平崛起战略的内涵、论证了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必然性,探讨了以和平崛起战略强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深思熟虑而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本文揭示了和平崛起战略的内涵、论证了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必然性,探讨了以和平崛起战略强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