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外资并购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宁 《行政与法》2002,(7):56-58
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应当利用这一契机,鼓励和发展外国企业以并 购方式对我国进行投资。从法律角度而言,我国外资并购立法应紧密结合政策导向,一方面消除现有对外资并购的不合理限制,为促进和发展外资并购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完善对外资并购的管理,规范外资并购行为  相似文献   

2.
黄宁 《广东法学》2002,(1):29-32,54
外资以并购方式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后一系列的案例如“中策事件”、日本五十铃与伊藤忠收购北旅、美国柯达收购汕头公元公司和厦门福达公司等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已有案例来看,我国的外资并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方式的多样性,既有资产并购又有股份并购。资产并购是指对目标公司资产的交易,一般适用于对非股份公司的企业进行并购。实践中资产并购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协议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另一种是在合资企业中,非控股的外商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的方式稀释中方股权,从而达到控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正在加速席卷我国,面对我国国内日益高涨的外资并购浪潮,我们必须要冷静而理性地分析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正负效应、我国鼓励和规制外资并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已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热点,为使并购规范有序地进行,为保障外商和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对并购过程的法律监管,完善规范并购行为的法律和法规。中国目前没有专门规范并购行为的法律和法规,更没有专门的适用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调节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活动的基本法律散见于几部法律法规之中,其中一些政策争文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缺乏相应的明确的法律规范。此外,在对外资的国民待遇、反垄断、资产评估等方面均亟待完善。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尽快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运作体制,以推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6.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吸收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外资进入中国的第一道大门,现行的外商投资审批制度已经沿用了二十多年,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资审批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外资审批制度的可行性建议,从而为新形势下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法律保障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是时常考虑并在实务中考虑的问题。本文拟对外商在中国法律并购过程为主线,着眼于外商投资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审查及其对策,以期梳理我国在外商投资并购境内企业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现状。  相似文献   

8.
外资并购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说过:“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①这揭示了并购的重要性。进入九十年代,全球性的并购浪潮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的重组、并购已为我国重视并实施。在全国人大制定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依靠市场竞争,促进现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企业重组、外资并购已被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因此,对外资并购我国企业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外资并购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芦轲 《法制与社会》2013,(26):89-90
在全国的经济局势变化下,我国逐渐扩大对外投资界限,外资并购大规模地占领中国的对外贸易领域。国家也发布相关法律用以管理外资并购这一行业,然而法律漏洞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可见,我国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尚待完善。本文通过探索研究,总结出我国外资并购法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完善我国外资并购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较之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行政审批。实践中,很大一部分纠纷表现为股权转让、质押、继承、承包等股权变动合同未报审批。关于未报审批的合同的效力,存在着无效说、未生效说的区别,但不论如何,均认为审批影响合同的生效,因此系为特别生效要件。在另外一些场合中,报批的合同与当事人间实际履行的合同并不一致,如在黑白合同、隐名投资合同  相似文献   

11.
外方资本的先行回收是合作经营企业资本方面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它是指在合作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并盈利后,在收益分配中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比例,由外方先分、多分利润,直至外方收回其投资原本的做法,其目的在于降低外商投资的风险,保证外商能够保本获利。这种做法源于实践,受到外商的欢迎,是合作企业发展迅速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已成为合作企业的通行做法。但这种做法虽在实践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纠纷的争议焦点往往集中在未经行政部门审批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上。本文从个案出发,分析了外资审批对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寻求未经审批的股权转让合同的司法救济,并认为现行的外资审批制度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外商投资要求,应当实现由逐一审批向审批与备案相结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虽然 NASDAQ中国网络概念股一跌再跌,近期内仍没有大力反弹的迹象,但是,中国互联网领域以前是、现在是、将来某个时间段内仍将是国外风险资本及其他资本投资和关注的主要领域,只不过是投资的方式变化了,选择项目更谨慎了,投资人更关注于所投资项目的现金收益。   一、中国对外资进入电信产业及互联网领域的法律及政策概述   关于电信业务利用外资的问题,在多个电信管理文件中涉及。   1992年 6月 20日,《邮电部关于重申不与外商合营邮电通信的通知》规定:坚决制止外商在我境内经营或参与经营邮电通信业务。但同时又规定,…  相似文献   

14.
私营企业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晓琳 《河北法学》2004,22(2):151-154
我国目前已形成私营企业的基本法律框架,而建立在所有制基础上的私营企业的概念已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现行立法上存在着诸多对私营企业的不平等待遇,应调整私营企业有关立法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外资国民待遇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在国内立法以及国际法层面上减少对外资的限制,加强对外资的保护,以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并推动国际经济交流和资金融通,已成为当前国际投资法发展的总体趋势。二战后,东道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态度经历了“开放——限制——自由化”的两次转变。①从各国国内立法来看,自20世纪晚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往来的空前繁荣,不少原来对外资采取限制和管制政策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开始对本国外资法做出重大修改或者新颁布专门外资  相似文献   

16.
外资收购我国地方企业国有股已在一些地方出现 ,这是“国有股减持”一种广义的尝试。这种收购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 ,包括这类收购的具体法律依据 ;商业市场上的自愿与合意在社会公平性方面是否具有合理性 ;这种收购中是否具有潜在管理层收购 ;这种收购对地方就业问题有何影响 ;政府对此种收购有何行政职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外资并购的监管法律制度、及其面临的挑战和其缺憾进行研究。外资大举并购我国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构成潜在危害。我国应当加快推行法制化的产业立法制度,将产业政策法律化,制定具体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卉 《经济与法》2000,(1):34-35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克稳 《法学研究》2014,36(2):3-19
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发端于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原本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以消灭市场、竞争和自由为目的的审批制度,与新经济体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与碰撞。自本世纪初,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历经十多年,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以审批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管理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撼动。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阻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多方面制度的合力推动,需要有效的法律规制。规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保障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与执行,与规范性文件的修订与废止相结合,实现行政管理立法的创新,从法律上切断审批权力与利益的联结,以立法推动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的行业和领域。  相似文献   

20.
泰国是外国对中南半岛进行投资的重要国家.长期以来,泰国政府非常注重利用外资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较早制定了外资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外国投资法律体系.工业园区法律制度是泰国外资法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近年来,泰国根据实际情况对外资法作了不少修改,投资法律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