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问题是事关人类安全的重大问题。核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若使用不当,可能会摧毁生命和破坏环境。无论民用或军用,都影响着国家形象和国际经济政治的全局性。核武器和核能的使用也具有神秘性,公众不易了解。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国际核安全形式和核武器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曲星 《当代思潮》2012,(5):30-33
20i2年3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核安伞峰会将在韩国首尔举行,此次峰会足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的后续会议,53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聚首韩国,再度研讨核安全问题,说明核安全挑战的紧迫性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再次出席,显示了中国对核安全问题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国际核恐怖主义是当今乃至今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外学者一般认为防范国际核恐怖主义需要阻止核武器与可用的辐射材料被潜在的核恐怖主义组织和核恐怖主义分子掌握。基于此看法,美国学者迈克尔.利维和格雷厄姆.艾里逊博士分别提出了威慑范式和"三无原则",来杜绝国家成为核恐怖主义核手段的"来源";此外,国外学者也提出了加强核安全、减少高浓铀生产与使用、打击核黑市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情报共享等防范国际核恐怖主义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閣下: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爆炸了一顆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試驗。同日,中国政府就这一事件发表声明,詳細地闡明了中国对于核武器問題的立場。中国政府一貫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銷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試驗、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烕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26-27日在韩国举行了首尔核安全峰会。这是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的后续会议,与会的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深化合作提高核安全水平》的讲话,提出了为在新形势下增进核安全的四点主张,其中第一点就是"坚持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强核能发展信心"。这实际上就是呼吁平衡处理增强核安全与促进核能和平利用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两项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任务。促进核能和平利用为和平目的使用核能是每个国家的权利,按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四条,条约的任何规定都不影响所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将在韩国首尔举行,此次峰会是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的后续会议,53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聚首韩国,再度研讨核安全问题,说明核安全挑战的紧迫性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再次出席,显示了中国对核安全问题负责任的态度。当前国际核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核安全的概念包含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10,(3):48-49
4月12日-13日、备受瞩目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就核恐怖主义威胁、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以及强化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全球核安全领域的作用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国际核安全问题的解决依靠合作,无论是技术和管理上增强核设施和核材料的安全性,还是打击国际核恐怖主义,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加强全球核安全治理需要超越大国思维,考虑无核国家的利益诉求和对核安全治理进程的民主参与。  相似文献   

9.
首尔核安全峰会使国际社会再度聚焦核恐怖主义及核能安全问题。这是一个特别的节点,距离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启动国际核安全对话进程己过去两年,距离余波未息的福岛核事故发生也已有一年。对核安全威胁的切身感受促使53个国家和4个国家组织的领导人坐到一起,讨论确保核材料安保与核能安全等高度技术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时期以来,朝鲜核问题成为世界几大热点问题之一。日本国内出现了以朝鲜“核威胁”为借口的“核武装论”。接着,印度又连续进行了几次地对空导弹试射,并且编造中国在西藏储有核武器的舆论,为其在中印边境部署核武器寻找借口。环顾中国周边地区,人们注意到,中国周边是世界上有核国家最多的地区之一。处在核国家包围中的中国,如何保障核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国际     
《时事报告》2012,(5):90-91
胡锦涛出席首尔核安全峰会 3月27日,首尔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通过与会各国共同努力,会议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核安全的认识和关注,扩大了国际社会对于核安全的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这次的首尔核安全峰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把两年前在华盏顿峰会上达成的协议变成一个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并且在那个基础上还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12.
朝鲜选择核道路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美国的半岛政策造成了朝鲜的安全困境,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必要;核武器作为现代武器中的"杀手锏"具有多重功能,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选择;美国不合理的防核扩散战略和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缺陷无法完全阻止核武器的扩散,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可能。因此,要解决朝核问题,大国主宰的国际环境必须作出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3.
核武器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力的武器。其问世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尽管只使用了两次,但它惊人的爆炸威力和令人恐怖的核辐射,仍使人不寒而栗。 花样翻新种类多 目前已装备的核武器,从核爆炸结构原理来看,主要有原子弹和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初,朝鲜在与美国谈判过程中突然承认自己有核武器开发计划。10月2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公开宣称朝鲜“有权拥有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12月12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又宣布,由于美国停止供应重油,朝鲜决定解除8年前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立即重新启动和建设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美朝之间围绕朝鲜的核开发出现了新的危机。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新的朝鲜核危机从表面上看是围绕朝鲜是否开发核武器展开的,但实际上是朝美两国在处理核问题上由来已久的矛盾的爆发。第一…  相似文献   

15.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至今,这场灾难给日本人造成的心理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其实,不仅仅是这次,数十年间,世界一直受累于核武器——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任何一个令世界头痛的难题都与“核”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朝鲜10月9日地下核试验后,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谴责之声不绝于耳。而目前正处在伊核僵局中的伊朗肯定会紧盯着国际社会如何对付朝鲜。假如国际社会成功迫使朝鲜弃核,那就意味着为今后树立起了一个样板,对伊朗也会产生警示作用;如果对朝鲜制造核武器网开一面,则预示美国对伊朗核武器工程迟早也会开放绿灯。可能也会进一步地跟进。那么这将意味着整个国际社会的防扩散体制将面临被最后一击而濒临彻底崩溃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2月28日,中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在罗布泊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凭借自己的力量,成功地挫败了对中国的核封锁,增强了国威,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一个冬日的下午,我走进了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院士的家。去之前,我一直在想像着两弹一星功勋的居室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当我真正置身其中时,才发觉它是那么的简洁和朴素,和它的主人一样,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温暖。这间居室的主人为了国家的核武器研制和试验、为了祖国的强大,在茫茫戈壁二十多年,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作出了重大贡献。原子弹和氢弹试验成功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是什么样的信念让我们的功勋们如此默默无闻?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86岁高龄的两弹一星功勋,聆听他的回忆,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26—27日在韩国举行了首尔核安全峰会。这是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的后续会议,与会的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深化合作提高核安全水平》的讲话,提出了为在新形势下增进核安全的四点主张,  相似文献   

19.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国际核不扩散形势斯楚《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于一九六八年六月十二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当年七月一日开始签署,一九七0年三月五日生效,有效期25年。条约由序言和十一条正文组成,其主要内容为:确认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前制造并爆炸核...  相似文献   

20.
10月7日,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将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该组织总干事巴拉迪。自2002年以来,从美国前总统卡特、伊朗律师莎琳·艾巴迪到肯尼亚的旺加里·马塔伊,诺贝尔和平奖一直在关注人权和环保主题,此次却授予了国际政治领域的风云人物,这里有丰富的内涵。首先,这说明核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从打击恐怖主义角度来说,国际社会最为担心的就是恐怖主义组织与核武器结合起来。“9·11”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传统安全威胁与恐怖主义、核武器扩散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使人类和平与安全受到极大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