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则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使众多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在这一改革进程中,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适应市场有许多工作要做,关键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不断开发和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其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能否成功转制不仅关乎企业本身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更是事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根本之所在。30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就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寻找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李荣融,2008)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张成友 《新长征》2000,(2):15-1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构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伟大实践中,如何从政治上把握和处理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事业的兴衰,国家的兴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既要大胆学习利用现代化包括资本主义某些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  相似文献   

4.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公有制财产的组织形式和资产的经营方式。理论分析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在公有制多样性的实现形式中,股份制综合体现了现代公有制运行的各种基本要求,是现代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确立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新突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社会主义,是以市场经济而非产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形态。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由于政策的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格局没有改变,国有经济的实力、效率、影响力和控制力反而得到较大提升。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家实力,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发展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路径,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不仅不会导致国有资产私有化,反而会进一步增强我国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确保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确方向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公有制为主体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为不断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成为常态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必须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一、要正确地理解和实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不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指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只有确保公  相似文献   

7.
搞好国有企业,既关系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厦能否顺利建立,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它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80年代以来,我们依据邓小平同志的企业改革思想,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弊端,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多年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推进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才能消除传统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的弊端 ,促进生产力发展。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形式和运营方式。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 ,大力发展国有资本 ,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形成,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理顺的情况下,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已成为当前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 一、公有制条件下,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对企业所有权的实现,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寒 《学习论坛》2012,(2):28-33
我们不能从一般意义上看待国有企业,也不应就国有企业论国有企业,而应该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方向上看待国有企业,从是否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上看待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企业不仅关系到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方向,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第一,提高认识,重新审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和根本意义。第二,增加投资,提高质量,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能力。第三,加强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所谓国有企业中党的政治优势是指:党的组织、党培养的领导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党员队伍、包括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在内的党的工人阶级队伍、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在内的党的好传统等。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和标志是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如果没有企业党组织存在和发挥作用,国有企业中的一切政治优势就无从谈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前涉及一个关键问题是:能不能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好?公有制能否与市场经济结合好,主要在于看国有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国有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党…  相似文献   

12.
经过4轮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绩效有了显著提升,可以说,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最成功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集中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优势,即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内进行的、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环境下推进的、是在清晰的改革主线下以自我不断探索的方式进行的、是在稳妥的方式下推动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和国家制度优势提升形成了相互强化的格局。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以混合所有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改革为内容的第5轮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的固有难题,而这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未来国家制度优势,并有可能对未来全球国有企业改革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理论导报》2000,(9):43-43
1、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理论。在改革实践中,从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探索,最后终于在理论上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2、所有制改革理论。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理论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转变,形成了所有制结构理论;二是将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区分开来,形成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这对消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3、企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是党的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实践者.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搞好、搞活国有企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1搞活国有企业是深化改革必须解决好的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西方市场经济质的区别在于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而国有企业在公有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发展国有企业,不仅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进入其它所有制经济不能进入、不愿进入、没有能力进入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而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的必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改革开放十几年中,国家采取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改革经营方式等诸多措施,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打下了基础。改革的继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企业建立新的与之完全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加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同时,实行股份制也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核心是大胆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是,既要坚持企业国有资本国家所有,又要做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各自独立的法人实体。为此,必须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搞好配套改革,克服传统体制的弊端,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一、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我国在政企分开方面已迈出了坚实步伐,当前,实行政企分开还必须…  相似文献   

19.
周叔莲 《企业党建》2012,(11):14-15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多维度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支配地位的公司制度,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演变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在其数百年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法人)制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