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戴聪  杨菲 《当代贵州》2012,(7):42-43
铜仁市将在不溶性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发挥其内在潜力,充分挖掘特有的优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界定不溶性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循序渐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曾经"山上有茂林,地下有汞矿"的铜仁市万山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主体矿山进入开采后期,资源逐渐枯竭陷入困境,汞产业尽失昔日辉煌,"中国汞都"成为黯然退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铜仁市万山区将按照"工业强区、农业惠民、旅游兴业"发展思路,围绕"四圈两带"产业布局,深入推进"两个转型"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2015年,铜仁市万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万山转型发展的指示要求,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全力推进转型崛起、跨越发展,实现了从工矿区向现代城市发展的重大转变,从工业单一化向工、农、旅、商多元融合发展的重大转变,从小城镇向开放创新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6,(9)
正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大力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书香铜仁"系列活动,让阅读的种子在"武陵之都·仁义之城"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创建学习型城市为抓手,引领良好学风。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乡镇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制定党委(党组)中心组年度理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要求,充分发挥"铜仁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  相似文献   

4.
杨胜治  田宇 《当代贵州》2014,(27):I0002-I0002
正"发展旅游产业,说到底就是让游客吃好、住好、玩好、购物好、旅行好、心情好,如果有客人能投资共同开发建设更好,这既有利于扩大碧江的对外知名度,又有利于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铜仁市碧江区委、区政府领导挂在嘴边、落在腿上的共识。铜仁市碧江区按照"三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以江为轴、以岛为芯、以特为魂,着眼长远、立足百年,打造疏朗通透的生态新城、体现多元文化精髓的人文新区和卓尔不群的魅力城市,升华"7k"之灵气、彰显"绿"之气息、提升"文"之  相似文献   

5.
张萍  杨胜治  田宇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3,(23):I0001-I0001
水是城市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水环境与生态亲水景观,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铜仁市碧江区始终坚持"保护母亲河,打造梦幻锦江",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如今,锦江正建设成为一条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杰长廊"。亲水融绿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近年来,碧江区一直将提升梦幻锦江文化旅  相似文献   

6.
正铜仁市碧江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努力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全力打造高质量的城镇经济、高品质的城镇生活、高水平的城镇生态环境。"山水经典,一城神仙。"这是名家笔下的铜仁,也是铜仁市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诗意表达。碧江区作为铜仁市的主城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努力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7.
正以移动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铜仁市不断打造以薄膜太阳能为代表的移动能源产业带,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双创"等手段,增加税收、拉动就业,从而助推地方经济跨越转型,带动地方经济发展。3月26日,铜仁市人民政府和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发电")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铜仁举行。这也意味着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铜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实现绿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6日,贵州省道路旅客运输深化改革现场经验交流暨推进会在铜仁市召开。会上,铜仁市道路运输先行先试深化改革的创新成果和智慧交通建设的铜仁模式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打造智慧交通的铜仁实践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基本的公共配套设施,是一项基本的民生改善工程,是最能直观彰显铜仁美好形象的重要名片与标志。因此,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是保证实现"智慧、生态、现代"新城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对于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的铜仁市实  相似文献   

9.
正铜仁市着力打造国家级电子商务创新示范城市、大数据应用特色示范地区和西南地区大数据创新应用试验地,迈出大数据事业"升级"发展坚实步伐。大数据,正引发新一轮的科技浪潮。如何抓住科技新浪潮的机遇加快发展?怎样破局?铜仁市给出了答  相似文献   

10.
汤志平 《当代贵州》2014,(13):42-43
正2014年,万山区将围绕"稳中求快、快中保好、奋力赶超"总基调,以"3个10"标志性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两个转型"、"四化同步"发展战略。2013年,是铜仁市万山区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年,值得万山群众永远铭记。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万山区转型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5月23日,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支持万山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意见,铜仁市委、市政府和省经信委、农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世纪年代,铜产市万山区是中国首个县级特区,万山汞为中国偿还国外债务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年被周恩来总理称作"爱国汞"。有着600多年开采历史的万山汞矿,在2002年因资源枯竭而全面关闭破产。2009年3月,万山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从此走上艰难的"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之路。"万山压顶、没有退路,唯有背水一战突出重围。多年来,我们坚持探索‘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民生保障托底'路径,极力开拓资源枯竭地区转型新路。"铜仁市政协副主席,万山区委书记汤志平说,"2013年是万山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一年多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紧扣  相似文献   

12.
正铜仁市万山区做足做好旅游扶贫大文章,2017年依托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2万余人就业,帮助3000余人脱贫,占全区总脱贫人数的30%以上。铜仁市万山区地处武陵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腹地,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相似文献   

13.
地级铜仁市成立后,将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加快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尽快把铜仁建设成为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铜仁各族干部群众长期以来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省铜仁市历史上以"仁"命名,仁义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使铜仁市由一块荒蛮之地发展成一座现代文明城市。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发展战略。一、"铜仁":朱元璋赐名铜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在明朝以前,铜仁并不叫铜仁。铜仁这个地名并不是本地自然形成,而是明朝皇帝朱元璋钦赐的。铜仁在陏朝时叫静人县;唐朝武则天时,叫万安县;唐玄宗李隆基  相似文献   

15.
正五年来,铜仁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集中火力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十三五"期间,铜仁的医疗、教育、平安基石不断夯实。城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农村洋房处处可见、轿车成为乡村居民座驾,就医就业愈加有保障。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的五年,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市给出了漂亮答卷。  相似文献   

16.
德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个重要进步,都是打破常规、敢闯敢试的结果。3年来,地处黔东北铜仁市西部的德江县,应天时、秉地利、聚人和,在城市经济发展的里程上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后发赶超、提速转型,不  相似文献   

17.
铜仁市的变化。缘于一个巨大的跨越:中国城镇化60年间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向前。它所蕴涵的是中国经济规模扩张、工业化步伐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迅速提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铜仁市以"整脏治乱"暨"满意在铜仁市"活动为重要抓手,加大资金投入,采取集中整治、综合执法、文明素质培训、主题活动宣传等有效措施,扎实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陈代文 《当代贵州》2016,(21):44-45
正铜仁市碧江区以率先在铜仁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出台扶贫攻坚"1+14"配套政策,形成政策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市场扶贫、开放扶贫、教育扶贫和城镇化带动扶贫"七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近年来,铜仁市碧江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铜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以创建学雷锋示范点为契机,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争创"五个一流"科室,先后荣获"省级工人先锋号""市级重点专科""先进科室"等多项荣誉。2月26日,铜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第二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贵州省共有两个单位(个人)获此殊荣。近年来,铜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以创建学雷锋示范点为契机,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强化服务为根本、改善医德医风为宗旨,积极加强科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