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下同)比重,是衡量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集中程度和反映政府对经济社会调节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税收占GDP比重很低,制约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影响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进程。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强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而近几年来,由于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央财政收人占财政收人比重的双下降,使国家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水平有所下降。导致两个比重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税外收费过多,乱收费使国家税收收人被截留,而且导致企业负担沉重。本文拟对征税与收费谈一点个人看法。一、征税与收费的性质税收是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收入形式,是强制性的财政收入,也是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财政收入是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政府收入,由预算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组成。我国(预算法)明确指…  相似文献   

3.
个私经济税收征管中的问题与思考刘卫国舒日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个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不少地方个私经济上交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1/3以上,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超过40%。就我市情况来看,1996年个私经济上交财政3691万元,仅占财政总收入(含...  相似文献   

4.
沈才 《今日浙江》2008,(3):44-44
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3240亿元和1650亿元:全省财政支出1807亿元,民生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的67.8%,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达到70.3%,我省财政正向“民生财政“转变。  相似文献   

5.
周广仁 《江西政报》2006,(22):34-3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离不开充裕的财力作保障。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以下简称“两个比重”),是财力状况的综合反映。因此,切实提高财税“两个比重”,不断增强财政的保障能力,是各级财税部门不容推卸的责任和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吴新雄   《江西政报》2006,(23):36-37
2006年12月25日上午,代省长吴新雄主持召开第54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省财政厅关于2007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汇报。会议提出,2007年财政增长要高于GDP的增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要进一步提高。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的比重要进一步提高。要坚持积极稳妥的财政政策,确保收支平衡。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高度关注民生,实现四个倾斜。要创新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方式,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培育财源,做大财政蛋糕。  相似文献   

7.
税务机构分设以来,在经济稳步增长和地税部门挖潜增收的双重拉力下,湖北省地方税收收入超常增长。1994—1998年间,全省地税部门组织的各项地方收入翻一番,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1.25%,地方工商税收年平均增长幅度更高达22.4%,均快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幅度。尽管如此,全省地方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低,财力紧张状况亦无根本性好转,特别是政府可用财力依然捉襟见肘。因此,湖北省委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5年,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经济效益继续保持高…  相似文献   

8.
杨纯华 《福建通讯》2000,(10):23-23
中国各级政府领导和财政机关年年都在喊财政困难,增加政府收入的欲望十分强烈。财政专家和学者对如何缓解财政收入困难的讨论很多。近十年,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形成了一个似乎没有争议的观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是财政困难的核心,“必须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相似文献   

9.
市县短讯     
《今日浙江》2010,(5):60-61
杭州高新区:1月份财政收入超14亿元 新年伊始,高新区(滨江)财政收入喜迎开门红,再创单月收入历史新高。一月份,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4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54.3名;上划中央四税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36.3%;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3.6%,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从全国的情况看,2001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6%,而重庆去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才为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随着重庆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必将得到逐步改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将处于一个快速的增长期,其在西部地区的中心作用将日益凸现出来。经济决定税源,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基于这样的判断,重庆要实现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在今后一个时期,在政策取向方面应充分考虑如下因素。一、大力培值税源,为税收增长备足后续力量随着重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税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传统产业如煤炭、冶金等带来的税收收入比重愈来愈小。因此,要实现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使之同时成为新的税收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一)“两个比重”(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是当前困扰我国财政的一大难题,它引发了中央财政职能弱化、诸侯经济膨胀等一系列必须予以正视的现象。理论界与实际决策部门为此提出了许多诊治对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摆脱我国当前财政困境,治本之道有一条:下决心理顺以政府为主体的各种分配关系。1、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这里主要涉及的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1978年以后,我国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一直处于改革变化中。回顾政府与国有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12.
“九五”时期,宜昌市地方税务局充分发挥地税职能,大力开展“双增”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税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了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增长。“九五”期末,全市地税收入达到12亿元,是期初的2.5倍,地税收入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由1995年的2.28%、38.87%增长到2000年的3.18%、45.74%。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以来,武穴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增幅一路攀升。但由于多种原因,武穴市财政形势仍很严峻,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市级财力薄弱,税收增长减缓;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后续财源建设亟待加强;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压力大,历史问题包袱多,自然灾害减收多。  相似文献   

14.
《山西政报》2006,(9):22-2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国有重点煤矿集团公司: 煤炭产业作为我省的支柱产业,所提供的税费已成为全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煤炭企业纳税行为,堵塞税费漏洞,增加财政收入,控制煤矿超能力生产,促进煤矿安全状况稳定好转,省人民政府决定依托全省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网络在全省煤矿建立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襄樊市个体私营经济开始由低层次封闭式的家庭化、家族化向高层次开放式的规模化、集团化阶段跨越,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和强劲的扩张势头。1992年到1996年,个体私营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14.93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1.27%上升到19.87%,上交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8%上升到10%,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由21.51%上升到43.44%,吸纳社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由3.65%上升到15.2%。与此同时,作为新的经济力量的代表,个体私营经济已直接或…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支部生活》2013,(3):20-21
20余年砥砺,浦东华丽变身:GDP增了60多倍;财政收入涨了120余倍。在此期间,浦东的人才总量也由最初的6万人跃升至百万人,人才占总人口比重(人才率)也上升了10倍,达到42.6%。人才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增长,人才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不断调整,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2,(8):4-2
2011年全省国税系统总收入完成4443.75亿元,同比增长21.13%;其中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3271.23亿元,同比增长19.27%。纳入财政收入的国税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5.35%。20l1年全省国税系统累计办理各类减免税234.62亿元,同比增长17.39%:办理出口退(免)税1596.36亿元,同比增长22.82%,居全国第3位。各类减免税与出口退税合计占同期直接组织国税收入的比重约55.95%。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统一战线》2013,(9):20-20
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到2012年底,民营企业发展到6.8万户,占我市企业总数的97%;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00亿元,占GDP比重44.4%;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100亿元,占全省40%以上;民营企业上缴税金300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33.8%;民营经济就业人员达到19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数的50%。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点,成为就业和创业的主要渠道,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最活跃因素。  相似文献   

19.
《乡音》2015,(2):44-46
在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75%以上,是实现"国强民富"目标的支柱性力量。目前,我省中小企业产值占全省GDP的66%,上缴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额的65%,从业人员近2000万人,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抓改革、抓促进、抓服务、抓规范等方面,特别是针对制度体系建设、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经济与税源、税收的分布状态通过结构性分析,我们认为,湖北省经济、税源、税收基本形成了以传统工业为依托、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以武汉市为龙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并重的格局。—地域分布呈现出以武汉为龙头,以荆沙、襄樊、十堰、宜昌为依托的“一头四足”式的格局。1993-1995年5市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强,而其他8个地市州所占比例不到四分之一;5市占全省两税收入的比重为74.2%,与其经济实力基本适应。其他八个地方两税所占比重只有25.8%。其中武汉市在工业总产值、两税收入中所占比重最高。据此分析,我省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