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面山古茶     
正茶圣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延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两人合抱的茶树是茶树家族老祖宗,在江津四面山曾经就有生长。四面山是川渝黔缓冲地带。抗战时期,重庆有一种特殊商人悄然进出四面山,以黄金收购一种古茶叶,名曰猴茶。  相似文献   

2.
正茶与文化结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自古以来,茶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文化的附丽,茶只是一片树叶,而真正的佳茗,除了其本身绝佳的品质外,与文化结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茶史黔茶见诸史料已逾1500年,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这样称赞黔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此后千余年,对黔茶的称道更是屡屡见诸历代文献。  相似文献   

3.
闫静 《学习导报》2012,(24):46-46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清新一脉,其甘醇的口感、芬芳的气息、清澈的汤色,在惬意的时光中袅袅娜娜,优雅之中泛出淡泊的禅意。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饮品,是生活,是文化。而最初,除非生病,人并不饮茶,直到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世,才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其作者就是被尊称为“茶圣”的陆羽。  相似文献   

4.
闫静 《新湘评论》2012,(24):46-46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清新一脉,其甘醇的口感、芬芳的气息、清澈的汤色,在惬意的时光中袅袅娜娜,优雅之中泛出淡泊的禅意。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饮品,是生活,是文化。而最初,除非生病,人并不饮茶,直到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世,才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其作者就是被尊称为“茶圣”的陆羽。  相似文献   

5.
《湘潮》2020,(2)
正洞庭青砖茶原产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聂市古镇。古镇位于北纬30°黄金产茶带的核心区域,西望浩浩洞庭,北贯黄盖湖通达长江,东南与龙窖山药菇山绵延千里,这片山水之灵气滋润出洞庭青砖茶的独特品质。古镇因茶而兴。1865年前后,聂市古镇茶贾云集,茶号林立,洞庭青砖茶以神奇之茶,沿古丝绸之路畅销西北六省区,远销中亚西亚及欧洲各国,一片青砖一部史诗。  相似文献   

6.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它以无形的巨大力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而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干的儒家思想,以它特有的魅力深刻影响到现代学校教育之中。只要稍加注意我们便不难发现,不管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管理者的运营策略,无不与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孟子有云:"夫天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  相似文献   

7.
桂林历史文化可分为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山水文化和宗教文化四种类型.这些历史文化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历史遗迹而存在,它更是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积淀在桂林的城市性格之中.桂林的历史文化证明它早已完成了其文化上的中原化进程.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和桂林的特殊性使之开始出现国际化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徐小跃 《唯实》2014,(1):81-84
<正>中华文明,或者说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而能成为此历史文化之中心者当推至圣先师孔子,关于这一点前辈学者多有论述。钱穆《孔子传》序言说:"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之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5000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  相似文献   

9.
茶与人生     
饮茶之风,始于魏晋,唐代从南方传至山东,流传着岁月的沧桑和印记,一直沿袭传承到今天,天南海北的人们与茶息息相通、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茶叶汲取了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同时与传统的儒道文化交汇融合,创新演绎,而形成的茶文化呈现出了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所谓饮茶的"三境界":第一境界  相似文献   

10.
永州市道县一松树岭惊现石雕群,引起世人一片争论和猜想,议论纷纷,推测不绝。有的认为,它与神奇的女书文化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有的认为,它与"三皇五帝"之一舜帝有关,是崩葬之地、祭祀之所;有的认为,它是原始越民族与瑶族关系的文化遗存,等等。  相似文献   

11.
永州市道县一松树岭惊现石雕群,引起世人一片争论和猜想,议论纷纷,推测不绝。有的认为,它与神奇的女书文化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有的认为,它与"三皇五帝"之一舜帝有关,是崩葬之地、祭祀之所;有的认为,它是原始越民族与瑶族关系的文化遗存,等等。  相似文献   

12.
漆云 《当代贵州》2023,(24):46-47
<正>贵州爱茶、护茶、懂茶的这份用心激发起邹裕波对推广黔茶的热情,“我要在76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里打造出以茶舒心、以茶会友、以茶识黔的一亩三分地。”“一亩茶舍”由此孕育而生。“从茶里能感受到最天然的贵州,这份高山好茶的韵味能褪去繁忙生活中的疲惫。”仲夏,走进北京76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里的“一亩茶舍”,现代化的装修风格搭载着来自贵州深山的好茶,绿柳成荫中飘荡着幽幽茶香,宛若踏入繁华都市中的一片清净之地。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自由流动,文化选择难以控制的时代,我国先进文化建设面临三种文化走势。这就是产业化、国际化和多样化。产业化———民族文化发展之要求在中国,“文化产业化”是继“农业产业化”之后的新名词,并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它要求人们,打破传统的经济、文化两极对立思维而代之以“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双向互动思维;文化就是经济、文化就是市场的统一思维。它要求人们,走出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的文化生产方式而换之以社会化大生产。文化不再无价,除了公益性文化外大部分文化成果中…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1,(12):64-64
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读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在信息高频率更新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一书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关于"如何读书"、"怎样读书"这一问题的所思、所感、所悟,当我们品味文化大师的美妙文笔之时,可摸索其读书历程作为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指导我们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对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在艺术图形设计领域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民间图形艺术,是历史的判断、时代的选择,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要求。 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图形文化,使之走向当代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民间图形文化,它属于优秀民间艺术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文  相似文献   

16.
茶里人生     
李光乾 《廉政瞭望》2006,(12):55-55
很喜欢这样一副对联:生为寻常草,死成玉茗香,死耶生耶?失去三闾位,得来九歌浩,失哉得哉?这是一副茶联,借助茶叶的经历,说明得失的辩证关系,读后发人深思。茶的一生耐人寻味。茶圣陆羽《茶经》有言:“茶者,南方之佳木也。”茶树生长在气候温和,莽莽苍苍的南方大山中,其生命特征独具一格。当茶芽离开枝头时,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然而经过高火的烘烤,搓揉的磨炼,烈日的曝晒,沸水的浸泡,它的生命又焕发出绚丽的色彩。它失去了抽枝成杈的机会,却在茶杯中得到了永生。从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原来得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有的富家子弟,他们养尊处…  相似文献   

17.
口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问的转换,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垮文化交际活动.但实际应用中却常因为口译者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而造成双方交流障碍.垮文化交际差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历史文化因素;价值标准和习俗文化因素;宗教文化因素;地域文化因素;思维文化的差异因素.  相似文献   

18.
泱泱华夏,瓷的国度。千百年来,“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在中国瓷文化灿烂的篇章中绽放着各自的光彩,而作为“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更以“家有金银万贯,不及汝瓷一片”的颂言印证着它的特殊地位。 汝瓷因产自汝州而得名。汝瓷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自然古朴,抚其釉面,润如美玉。汝瓷的釉面呈蝉翼状,釉下有稀疏气泡,在光线照射下时隐时现,如繁星闪烁。汝瓷之所以贵比黄金,是有历史原因的。北宋末年,汝州的瓷业迅速崛起,三大汝窑呈鼎立之势,星罗棋布的小汝窑炉火熊熊。汝瓷的釉色以天青为最高境界,而天青既为天之色,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作为自诞生之日起就内嵌着世界性传统观念的学科,面向世界性文化转型的中国人类学,可以说是面向一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中国人类学起初明显带有“海外嫁接”的特色,照搬而来的西方人类学理论基础与中国具体语境相结合的实践中,诸多中国本土的文化特征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忽略与掩盖。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重新唤起一部分研究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视,其延续千年的开放性、包容性自在经验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具体转型实践,可作为建构中国人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第一块基石,进一步更可为世界性文化转型的观察和共建奠定基础。人类学的学科思路中蕴含着我者与他者的思维框架,由我者出发朝向异己的他者投射出遥远的目光,以他者之存在觉察和印证我者。因此,中国人类学是在一个世界大舞台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而有的一种自主性的自觉超越,是一种建立在超越民族主义之上的世界性意义的自主存在。  相似文献   

20.
湖州传统文化与湖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 州传统文化是湖州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生成、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的文化现象、文化历史、文化成果的总和 ,是湖州所独有的一笔文化财富。所谓文化现象 ,是指被人们所感知的客观存在 ,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所谓文化历史 ,是指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而且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