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关公精神,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遗存.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和中华"大一统"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对比法,通过对关公精神和中华武术精神之间的融合做一研究,为以后研究中华武术和关公精神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闻名的中国国粹中,除了烹饪技术外,恐怕要算中国武术了。京剧虽然也是令许多西洋人着迷的艺术,但它毕竟是凤毛麟角,不可能大规模推广。中国的国粹武术,像一朵正在开放的鲜花,在波兰吸引着诸多的青年爱好者。  相似文献   

3.
张革  黄凯凤  谭明雅 《学理论》2015,(3):146-147
双语教学是高校一种潮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近年来,中国武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武术国际化道路上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懂武术的专门人才,双语教学是培养和推动武术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论述武术国际化的基础上,初步归纳了武术国际化对武术与民传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阐述了双语教学对武术与民传专业人才的影响,进而为高校培养出武术国际化专门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桃源  力扬 《瞭望》2008,(32)
争取了多少年,中国的国粹武术终于作为特设项目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向世界显露峥嵘了。与此同时,传来美国前拳王霍利菲尔德拜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为师的消息。有论者称,武术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是中国武术争取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起点。霍利菲尔  相似文献   

5.
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正在席卷着世界.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正在开展着一场空前的竞赛.这是经济的竞赛、科学的竞赛、人才的竞赛,同时,也是效率的竞赛.所有这些竞赛,都关系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们结合企业实际,紧紧抓住爱国主义这条主线,对职工加强思想教育,开展了以“热爱祖国、忠于企业”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职工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的热情,不断推进“渤海”事业的发展。 针对我公司青年职工占职工总数70%的实际,我们以青年职工为重点,采取丰富多采的形式,组织了“爱我中华”系列活动。一是进行爱我中华综合知识有奖竞赛。以历史、现实、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革命先驱、名人艺术家等爱国主义史料为出题范围,  相似文献   

7.
推广、宣传力度不足,普及率、影响力不高,是武术进奥运的最大短板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北京2008武术比赛将于8月21日至24日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王筱麟说:一个非奥运会项目能在奥运会期间举办比赛,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第一次,对中国武术来讲也是第一次。武术享受到了特殊待遇,但国人最期盼的,还是武术能走进奥运会正式比赛赛场。武术何时能进奥运?《瞭望》新闻周刊目前走访了一些武林人士,倾听他们对于武术发展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民族的伟大国家,中华传统文化绵延博广、海纳百川。根植于这一民族基础和文化土壤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中华各民族历史演进历程中,许多有不同血缘联系的人们,通过地缘、政治、语言、文化、经济、信仰等多方面的联系,在互相交往、互相吸引、不断融合、不断认同中逐渐形成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既源远流长,又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人类的生存和文化的发展又都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必然存在着地域性和地域差异。因而,产生于这一差异基础之上的地域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8,(33)
8月21日,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北京2008武术比赛将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登场。中国老一辈武术家曾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进行过武术表演。时隔72年,武术争取到在奥运会期间比赛的机会来之不易。这在奥运史和中国武术史上都是第一次。此前8月8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来自河南登封武校的2008名少林小子表演的节目《自然》,在演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像一个人在舞动,没有冲突和碰撞,有的只是和谐流畅,珠圆玉润,生生不息。这一4分30秒的精彩表演,已令世人惊艳。  相似文献   

10.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古人的行侠仗义走天涯,至今让人心旷神往.作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武术门派在民间代代相传,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华继承下来,开极拳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历史使命与人民选择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实际的宝贵良方,从此久经磨难的中国人民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中华民族阔步走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文明精髓,植根着深厚的哲学底蕴,而且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肥沃的文化土壤。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忠诚的理论信仰者和实践开拓者,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赓续者。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课题,也是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话语体系的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挽救国家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是时代的主题,一群仁人志士都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族复兴的看法,李大钊正是这其中怀揣救国救民热诚的一员。他将中国传统思想与进化论相结合,提出了"青春中华"复兴梦想,激励青年发扬生命力实现中华的复活和再造。纵观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青春中华理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交流和竞争尤其是文化上的交流和竞争日益加剧。面对这一形势,中国需要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与文化话语权,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而在建构中国文化话语权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中国文化话语权建构和提升的因素。从优化整合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坚定文化自信着手构建中国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法,从武术的发展历史进程出发,运用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原理指出中国武术的发展中存在着两条路线,即表演性和技击性.提出了武术的发展战略,即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人们需求才是武术发展的"正道".  相似文献   

16.
悠悠八十年,弹指一挥同,时近“七一”,镰刀铁锤的标志再次风靡于神州大地。6月21日下午2时30分,民进中央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民进中央大楼一层敞亮的会议厅里,悬挂着一幅醒目的横幅会标,上面写着“民进中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知识竞赛”二十个大字,在选手区后竖立着一面鲜红的国旗,嘉宾席上摆放着盆盆鲜花,竞赛场上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几代民进人在这里欢聚一堂,以这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广大民进会员对中国共产党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伴随着人们热烈的掌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满面笑意地走进会场,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民进中央常务剐主席张怀西,副主席楚  相似文献   

17.
王向阳 《学理论》2012,(26):150-151
高校学科竞赛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高校要注重组织好学科竞赛。组织学科竞赛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学科竞赛的目标体系。二是构建学校学科竞赛领导小组下的学科竞赛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这是学科竞赛的组织机构体系。三是构建国际、省市和学校政策支持体系。只有具备这样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学科竞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京秦高速公路管理处负责京沈高速公路宝坻至山海关段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经营开发。京秦路具有特殊的地域特点:它是华北环渤海经济区连接东北三省公路网的大动脉,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宾客云集避暑胜地北戴河的重要通道;它既是一条振兴发展的经济路,又是一条政治路、旅游路,是展示交通行业和河北形象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庄重的华表,古老的长城,象征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画面中一条纵贯的透视线,表达出一种飞跃的动势。它突破了画面前部静止的平面,向上飞去。画面的中部,是多彩的、令人眩目的远景,它象是人群,象是路灯,又象是宽阔道路上疾驰的汽车……这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一套系列宣传画中的一幅,题为:奋飞吧,中华。 这套宣传国是为了展示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在各条战线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为着振奋、激励各族人民革命意志和建设热忱而绘制的。它由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宣教部和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编  相似文献   

20.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一书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围绕此问题,德里达在文中表达出这样一种思想:"马克思的幽灵"作为一种活的精神,其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代表着一种伟大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它的"现实性",更在于它的"可能性"。正因为这种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才不断发展。我们应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一种"可能性"的视域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推进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