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锡联 《学习导报》2013,(20):38-39
2006年5月,我任中国驻朝鲜武官时,接待了访问朝鲜的毛岸英烈士亲属扫墓团,并陪同毛岸英烈士生前的妻子刘松林(原名刘思齐)谒访了毛岸英烈士牺牲地。  相似文献   

2.
奥尔布赖特中断访问,风风火火赶到日内瓦万国宫大放厥词。乔宗淮大使冷眼向洋,反击强权。1998年11月8日,在52届、53届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连续率团挫败西方反华提案的吴建民大使偕夫人施燕华女士登机飞往巴黎履新。两个月后,前驻芬兰兼爱沙尼亚、朝鲜、瑞典大使乔宗淮卸任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特命全权大使。这是四分之  相似文献   

3.
2002年12月24日,新当选的韩国总统卢武铉专门会见中国、俄罗斯、日本三国驻韩大使,呼吁有关国家加强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由于朝鲜在此前两天宣布开始启封被冻结的核设施并拆除监测的摄像机,朝鲜核武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鲜的核活动历史 1980年,朝鲜在宁边动工兴建一个功率为5兆瓦的石墨冷却研究用核反应堆,1987年建成。1989年该反应堆关闭  相似文献   

4.
何立波 《党史纵览》2005,(11):30-35
耿飚是我军一员著名战将,长征途中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团长,和团政委杨成武一道,强渡乌江,夺取天险娄山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作为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耿飚率部参加四渡赤水、再克遵义、南渡乌江,从云南境内巧渡金沙江等重要战役战斗.1950年初,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耿飚,走上了外交工作岗位,先后担任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兼驻丹麦、芬兰公使,驻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缅甸大使等职,成为著名的"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7月11日,20集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将军外交家黄镇》问世,这在中国首批12位“将军大使”中独享尊荣。外交家黄镇有三个首任:中国首任驻匈牙利大使、中国首任驻法国大使、中国首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两个美称:“将军大使”“画家大使”。三个首任、两个美称,基本概括了黄镇军旅生涯、美术家生涯和外交生涯。黄镇一生从事外交工作27年,先后担任过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兼管阿尔巴尼亚外事工作、印度尼西亚大使、法国大使、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在所有驻外领导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可圏可点。  相似文献   

6.
余玮 《党史文汇》2006,(8):24-28
蔡方柏,1936年1月出生于湖北咸宁,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历任中国驻法三秘、二秘,外交部西欧司副处长、代理处长,驻法使馆研究室主任、政务参赞、公使衔参赞,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驻瑞士大使,驻法国大使等;出任过第九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7.
韩念龙受到周总理的严厉批评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后,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管理团政委的韩念龙接到电报,叫他近期回北京.因为我国跟巴基斯坦建交了,确定他到巴基斯坦当大使.韩念龙原来在军调部呆过,是军调部驻淮阴小组的代表,挂的军衔是上校.韩念龙决定要我跟他去巴基斯坦.我当时在朝鲜任志愿军俘管团内勤组组长.  相似文献   

8.
林木 《党史博览》2008,(9):F0002-F0002,F0003
朝鲜停战以后,为促进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4年至1955年间,主动从朝鲜撤出了19个师。至1958年初,留在朝鲜的还有5个军。  相似文献   

9.
吴克明 《党史纵横》2009,(2):18-18,61
1995年7月,我被任命为中国驻土耳其特命全权大使。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土耳其共和国的第八任大使,也是首位懂土耳其语的大使。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23日下午,韩国控制的延坪岛,突然遭到来自北方海岸炮的轰击。20分钟后,韩国驻岛部队使用K-9自行火炮发射了80余发炮弹反击。炮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导致韩国军民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炮火平息后,韩国强烈谴责朝鲜的挑衅是“战争行为”。朝鲜则辩称,这是对韩国首先向朝鲜领海开炮的反击;  相似文献   

11.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正式签署,部队暂驻朝鲜.1955年,我任五十四军政委,军长是欧阳家祥.一天,志愿军政治部电话通知,要我们军被总政评为将军的同志于11月20日赶到沈阳军区参加授衔仪式.消息传来,大家都非常高兴,虽然将军礼服和相应的配套衣服早就提前发到个人手上了,但是在授衔命令没有公布之前,我和欧阳家祥都心照不宣,谁也没有把将军礼服穿过一次.我们稍做准备后,第二天便从朝鲜乘火车到达沈阳,住进了沈阳军区招待所.在所里,我们见到了许多兄弟部队参加授衔的战友,大家兴高采烈,互相问候.  相似文献   

12.
1955年8月1日,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和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了第一次大使级会谈。1958年,中美大使级会谈从日内瓦移至波兰的华沙举行,从此被称为“华沙会谈”。1967年6月,举行了第133次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后,中国驻波兰大使王国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华沙会谈即不能在原级别上进行。但是不  相似文献   

13.
在2005年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中,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是功不可没的。吴建民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和陈毅做过翻译,担任过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等职。为表彰他为中法交流作出的贡献,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向他授予了“大将军”勋章。其实在这位外交“大将军”的身后,有一位同样出色的大使——他的夫人施燕华。施燕华原是中国驻卢森堡大使,曾多次为邓小平做过翻译。“夫妇俩都是现职大使的,我们给外交部开了头。”吴建民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4.
1963年4月23日午夜,正在河南省邓县考察的中国前驻柬埔寨大使王幼平突然接到南阳地委打来的电话:"北京来电话,让您明天中午赶到北京,还说要带上出国的衣服." 王幼平是1931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曾长期在军队政治部门担任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王幼平奉调进入外交部,先后出任驻罗马尼亚、挪威和柬埔寨等国大使.  相似文献   

15.
1998年9月25日,中国新任驻葡萄牙大使王其良抵达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向葡国总统沈拜奥递交国书。而前任驻葡大使韦东,则离任回国。 在70年代初的中美两国秘密外交接触中,韦东可算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担任过重要的角色——在当时的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的领导下,被指定执行与墓辛格指派的美国驻法国大使馆武官沃尔特斯将军进行秘密联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派出了第一批14位大使,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军队兵团、军一级的高级将领,其中就有驻印度大使兼驻尼泊尔大使、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袁仲贤(1904-1957),他是将军大使中唯一的正兵团职高级将领。应对新中国诞生前夕的第一桩外交事件1949年10月,将  相似文献   

17.
宋一  金雄鹤 《世纪桥》2009,(1):16-18
马克思主义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传播的特点是:传播主体为朝鲜共产主义者,传播主要对象为朝鲜族青年学生,传播途径与内容广泛。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是:朝鲜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东北封建地主阶级之问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的传播的启示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性;坚持方法与方式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陈楚是中国驻日本首任大使。1973年3月27日,中国驻日本首任大使陈楚到达东京就职,日本政府官员和各界人士在东京机场欢迎他的到来。1974年末,我作为外交战线的新人,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亲身领略了陈楚大使的长者风范,亲耳聆听了他的谆谆教诲。40多年过去了,陈楚大使也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9.
张兵 《党史博览》2010,(12):19-20,43
“文革”爆发后,周恩来原本想让王国权留在中国驻波兰使馆,继续中美大使级会谈,不想让他回国。当然也有意保护一些老大使,让他们先避避“文革”风头。但进入1967年7月。周恩来也顶不住了。于是,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和驻波兰大使王国权相继被调回。  相似文献   

20.
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的倪志亮是中国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参加过广州起义,曾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区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晋冀豫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是红军和八路军的一员名将。在新中国成立后,倪志亮任驻朝鲜大使、解放军后勤学院教育长、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