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会"啃书"     
现实中不少教师多年来很少动笔写教 后感、教育工作总结等文章,不读书,少"进 货",患了"教育信息贫乏症",肚子里没怀上 "书胎子",哪能生产出"文稿子"? 笔者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从不敢懈怠,除 了上好课等必要工作之外,笔者的大部分业 余时间几乎都花在"啃书"备课上。"在生活 中备课,在备课中生活",是本人从事中学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如笔者常跑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低保证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有部分人把"低保"看成"唐僧肉",想办法、打招呼、托关系.钻空子,千方百计想"吃上一口",给民政部门的日常低保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压力.  相似文献   

3.
么辰 《北京观察》2021,(12):76-79
"华罗庚"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或许对于一般人来说,他指的是一位传奇数学家,是那位被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为88位古今数学伟人之一的天才,是曾经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更是认为:"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三个字却有着一份真真切切的重量和温度.我从小就经常听家里人说起他,记忆中的华罗庚好像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走下了数学大师的神坛,成为一位与我缘悭一面的亲人.  相似文献   

4.
台湾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节庆活动,活动的创意独属于本大学,一年举办一次.像台师大有"西瓜节",元智大学有"面包节",屏东师院有"木瓜节",玄奘大学有"风筝节",新竹师院则每年春天举办"草莓节"……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恐怖主义>一文从一个不能成立的前提假设出发,构造了名日"道德恐怖主义"的"假想敌",根源在于对道德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它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片面强调人性,没能认识到道德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规范系统,否定了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道德范畴存在的必要性,表现出一种"道德虚无主义"的倾向;且将道德运行的正常机制视为"非常态",否认了民间自发的道德生机的正当性.道德在社会中有其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价值,当前迫切需要的不是"反恐",而是反对中国社会陷入到普遍的道德贫困.  相似文献   

6.
谭嗣同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他"别开一种冲决网罗之学",①思想学术中颇多看似偏激却能够发人深省之处.②如谭嗣同提出迥异于正统观念的"黜俭崇奢"说.一方面辨正"奢俭"名实,批判"崇俭"的谬误;一方面论证"崇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一"破"一"立",识见非凡,令人耳目一新.本文试就谭嗣同"黜俭崇奢"思想的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常山、慈溪结对10年来,共同念好"山海经"、奏好"协作曲",山海协作取得丰硕成果.其中,"产业飞地"成效尤为显著. 变"等靠要"式的被动"输血"为产业"造血",常山"借梯登高"兴产业,探索出一条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和山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宁波舟山港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浙江"春天之行"的第一站.在穿山港区,总书记为港口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提出了创造"优异"成绩、发挥"硬核"力量、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等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要求.一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攻坚克难创"优异",只争朝夕当"硬核",不负嘱托建"强港",奋勇担当"重要窗口"建设的先行官,创造了"两手硬、两战赢"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9.
孙应帅 《人民论坛》2020,(10):69-71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公民道德与公民意识的一次检验.抗击疫情中展示的"社会百态"和"人性众生相",也在社会治理层面凸显了公共灾难的群体危害,因此良性的、现代化的"公民道德"与"公民意识"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首先需要夯实"公民道德"培育的经济基础,其次需要在科学精神、规则精神、平等精神基础上培护公民的"共同体意识",同时还需要在加强党的领导、法治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中打造良性的社会"公共空间",从而为"公民道德"与"公民意识"的培育奠定基础,促进社会公民养成健康的社会"公序良俗",形成以法律规则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0.
曾凡远 《前沿》2006,(2):227-230
古代中国长期迷醉于"华夏中心"的骄傲之中,对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不屑一顾.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给中国人上了切肤之痛的悲壮一课,国人开始反思"华夷之辨",取向"师夷长技",中国人的西方观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由"艺术终结论"引发出"文学终结论",并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的论争,直接涉及当代文学的生存状态.在这个被舆论所操纵的电子传媒时代,文学艺术的根本意义应是使人多样化的、可能性生活得以呈现;其本质仍是一种可能性生活,是对可能生活的观念性实现、过程性开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艺术既不会"死亡",也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12.
劳动者是经济主体.把劳动、劳动力、劳动者视为"生产要素"、"资源",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成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机制",不利于明确劳动者的权利,阻碍了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下,一股"国学"热潮经久不衰,但鲜有人了解我国现代史上关于"国学"之争的情况.本文针对"冬烘<'[1]>先生之‘国学'",对20世纪前30年两次关于"国学"与"国粹"、"国故"的论辩作一清理,比较其差异,总结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在金钱和权力两只"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之下日趋疏远、冷漠、紧张.褪去单一、冰冷的算计理性,换一种热情、丰富的伦理精神去对待同样作为主体的"他者",营造一个"理想的话语环境",通过商谈、沟通,求得主体问的和谐、共生,是哈贝马斯商谈伦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环渤海"首都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概括为"一个动力核心、两个基础保障、三个运行机制、四个具体目标",即"一二三四"模式.  相似文献   

16.
龙年到了,又唱起那首熟悉的歌:"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鞭炮响了,照例要讲几句祝福的话.在同事亲友的贺年片中,有一张格外引人瞩目.上面是回良玉副总理工工整整的字迹:"小文同志:五福临门.祝愿我们的社会和事业:福泽民生,福源和谐,福自厚德,福惠包容,福兴中华.""五福"源至《书经·洪范》,原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现在推而广之,讲到"福泽民生,福源和谐,福自厚德,福惠包容,福兴中华",颇有创意,值得品味.这个"五福临门",倒真是龙年到来时我们大家最好的祝福和愿景.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爷"     
部分北京人有一个不大雅的称号:北京大爷. "大爷"本来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但是,如果长者称年轻人为"大爷",那就分明露出贬意了.部分北京人之所以被呼为"大爷",显然属于后一类.有人将这种"大爷"气息总结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以为相当准确.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北京人都有"大爷"味儿.北京人关心政治,憎恨腐败等等,都表现得很好;但是,相当一批老北京人那种大事干不来,小事(特别是脏活、累活等被认为影响身份的活)不愿干,看不起外地人甚至欺侮外地人等等毛病,却是不时可以让人遭遇到的.就像民谣中说的"上海人什么衣服都敢穿,广州人什么钱都敢赚,北京人什么话都敢说"那样,某种习气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特点,肯定有形成这一特点的深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8.
论我党的新"重农"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党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提出新的"重农"思想.即重视"三农",提高"民生",维护"民利",关注"民力",改善"民境".  相似文献   

19.
政绩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显而易见的"显政绩",一种是不显山露水的"潜政绩".相比较而言,潜政绩较多反映的是"地平线"以下的工作,"能见度低",不容易被上级领导和机关重视.然而,这恰恰是政绩观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啃老族":牵动千家万户的忧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走近"啃老族" "啃老族",一个在现有汉语工具书上根本找不到的语汇,不知何时开始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给不少家庭的生活蒙上一层隐忧.何谓啃老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