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争年代的王建安,是“军政双全”的指挥员 王建安原名王见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沙河村。他幼年以乞讨为生,14岁给地主放牛,屡遭凌辱。1924年10月,王建安放火烧了欺压自己的地主的房子,然后去武汉当兵,并更名王建安。  相似文献   

2.
开国十员大将之一的罗瑞卿,自1949年7月至1959年9月,曾任公安部长10年整,他不仅要负责全国的公安工作,更要负责中央首长的安全保卫,尤其是对毛泽东的安全,可以说是弹精竭虑。毛泽东曾不止一次说过:“天塌下来怕什么,有罗长子顶着呢l”中央点将受命首任公安部长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后,2月下旬,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中央军委直属第十九兵团政治委员的罗瑞卿,率部进驻石家庄休整,准备实施太原战役。3月上旬,罗瑞卿赴西柏坡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上,他听了毛泽东所作的报告,深受教育和鼓舞,多次请求中央军委批准他…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期间,号称“山东双雄”的王建安、许世友是毛泽东的两大虎将,却有着“历史恩怨”,毛泽东巧妙地导演一场“将相和”,让他们联手在齐鲁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同仇敌忾的英雄壮歌。  相似文献   

4.
智慧粟裕     
《党史纵览》2002,(1):47
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 1947年7月13日至8月27日,粟裕发起苏中战役,首战宜(堡)泰(兴)、再战如(皋)南、三战海安、四战李堡,五战丁  相似文献   

5.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曰:“百战之老将,不简单哪,岂能不送广!”叶帅送出,粟裕对曰:“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望将军背影叹曰:“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更不简单哪!” 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评军衔,粟裕将军战功赫而未能评上元帅,实为憾事。据云,毛泽东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  相似文献   

6.
吴跃农 《党史纵览》2002,(12):26-29
罗瑞卿成为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兼北平市公安局局长。毛泽东对他说:“我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 1949年1月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罗瑞卿率部进入北平,按照中央军委的决定,稍事修整,准备向西北进军。5月4日,正当部队欲起程出动时,毛泽东在香山致电在青岛休养的罗瑞卿,电文是:“部队开动时,请来一叙,部队工作找人代  相似文献   

7.
陈赓既是毛泽东的同乡,又是他麾下的一员得力战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器重陈赓,常常委以重任。陈赓不负领袖的关怀与厚望,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赓临危受命,率部硬是把逼向中央军委指挥部的敌军压了回去。毛泽东高兴地赞许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得知张国焘要杀害陈赓的消息后,毛泽东立即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身边,说:“看他张国焘还敢来杀人不!”  相似文献   

8.
朝鲜战争从第三次战役起,攻防频繁转换。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敌我双方在三八线附近成胶着状态。然而一种不详的预感降临到“联合国军”的头上——中国人又将发动大规模反攻。敌人的预感没有错。中共中央军委确实在开会研究行动方针。毛泽东主张:边打边谈。1951年6月3日,金日成亲赴北京,同毛泽东进行密商,约定“目前两个月不进行大的反攻战役,准备八月进行一次有把握的稳打稳扎的反攻。”这是第六次战役计划的雏形。毛泽东建议彭德怀司令员在目前采取如下措  相似文献   

9.
华小勇 《世纪桥》2011,(22):47-51
粟裕是我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在解放战争中,他指挥数十万军队,所向披靡,接连取得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的胜利,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因此,毛泽东对粟裕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极为赞赏。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四次点将粟裕,委以军事重任。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淮海战役胜利50周年,淮北市所辖之地是淮海战役主战场之一。淮北市委、市政府本着隆重、热烈、简朴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1948年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挺进陇海地区。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歼敌55.5万人,创造了60万(我军)战胜80万(敌军)的奇迹。毛泽东同志说:“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大局已定,而且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 1998年11月6日,在淮北市隆重纪念淮海战役胜利5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王克上将踏上当年淮海战役的热土,随同王克将军的有国防大学副政委董宜胜中将、中央军委办公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湘潮》2006,(6):17-22
豫东战役(包括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是我军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战战役,也是戎马一生的粟裕将军指挥过的相当重要的一次战役。粟裕后来称它为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豫东战役中解放的开封,也是人民解放军在关内解放的第一座省城。豫东战  相似文献   

12.
解放台湾之战,早在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开始之前,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就开始筹划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点将“小钢炮”当炮兵司令员 还在1950年年初.中央军委就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我军面临的任务,作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的决策.并决定组建军兵种领导机关。谁来掌舵炮兵?毛泽东幽默地发话:“红四方面军有个陈锡联,外号叫‘小钢炮’.搞炮兵当然是内行!”  相似文献   

14.
智慧粟裕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曰:“百战之老将,不简单哪,岂能不送!”叶帅送出大门,粟裕对曰:“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望将军背影叹曰:“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更不简单哪!”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评军衔,粟裕将军战功显赫而未能评上元帅,实为憾事。据云,毛泽东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  相似文献   

15.
严农 《党史天地》2007,(9):4-10
菊香书屋。毛泽东一边在批阅文件,一边不时打量一下房门,仿佛在期待什么。这种神态,对毛泽东说来,是十分少见的。 “笃!笃!笃!”终于响起了敲门声。 毛泽东放下手中的铅笔,站起身来前去开门。“主席,”周恩来满面笑容第一个进门,“我将你久盼的贵宾请来啦!”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军委要求"精心组织此战役"1948年6月,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组织的津浦路中段夏季攻势取得了第一阶段胜利。随后,兵团首长向华东野战军和中央军委建议发起兖州战役。7月6日,中央军委复电批准了这一建议,要求山东兵团"精心组织此战役"。地处鲁西南平原的兖州,南屏徐州,北护济南,东窥沂蒙,西瞰鲁西,素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为确保这一战略重镇,国民党统帅部在此特  相似文献   

17.
人们耳熟能详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虽是《长征组歌》中的唱词,却是毛泽东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大家对毛泽东的这一“得意之笔”争相传颂,但对它的由来却少有提及。你可知道,以青杠坡战斗为核心的土城战役是导致红军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土城战役的失利,却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光辉序幕。  相似文献   

18.
粟裕大将是我军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深得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赞许。特别是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粟裕指挥部队连续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等一系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的中央领导人多乘坐苏联造的“吉斯互用“”、吉斯115”高级轿车。毛泽东坐的是一辆黑色的防弹“吉斯”。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坐过这辆车,回国后,斯大林把它送给了毛泽东。1971年9月,毛泽东南巡时,洞悉林彪政变阴谋,他返抵北京丰台后,正是这辆“吉斯”载着他一路平安地回到万寿路住所。  相似文献   

20.
唐春元 《学习导报》2013,(15):38-39
毛泽东、潘心源和易子义脱险到达铜鼓后,大家说着各自“脱逃”的经历.毛泽东说:“后来,我给了团丁两块银元才得以脱逃..看来还是银元管用!两块银元救了我一条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