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谎技术在刑事司法、维护国家安全、民事裁决、防范恐怖活动等多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准确性和有效性是测谎技术的关键。反测谎是随测谎技术发展而衍生的一种个体实施的对抗、干扰测谎的行为,反测谎的运用对测试人员实施测试、分析图谱、出具结论会造成困难。认知脑电技术是伴随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而逐渐进入应用领域的新型测谎技术,它通过对被测人呈现案件相关刺激,并分析其对刺激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进而推断出被测人是否参与案件。相对于传统多道仪测谎,认知脑电技术在基础原理的严谨性和测试结论的科学性上存在诸多优势。比较传统多道仪测谎和认知脑电技术在技术原理、反测谎实施方面的诸多差别,并介绍国内外前沿的研究成果,对于认知脑电技术的反测谎研究发展是能够有所推动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测谎技术的生理心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测谎”技术的生理心理学研究集中在多道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和脑电波测试技术研究两个方面,两者各有优点与不足,并都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尽快确立测谎的统一标准和指标是发展我国的“测谎”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测谎结论具有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特征,因此,测谎结论的属性是证据,且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之一的鉴定结论。当前我国测谎规则体系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应从测试主体、测试程序、测试环境条件、测试方法和测试结论的审查等方面对测谎规则体系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4.
测谎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勿容质疑,但测谎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在对测谎技术的发展历史作简单考察的基础上,从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可采性方面对测谎结论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测谎结论具有证据价值,并进一步对测谎结论的审查判断和测谎证据的规范化予以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测谎研究应当突破当前单纯技术层面的研究,立足大侦查、大测谎,重视侦、测、审的综合研究,为测谎技术的更好发展寻求有效途径。对侦查人员进行测谎知识的科学普及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助于测谎技术为侦查工作的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6.
美国历史上首次对测谎结论的证据规则作出权威性规定是在Frye诉美利坚合众国一案。随后几十年里,Frye规则成为科学证据采纳性的标准,将众多"伪科学证据"排除在法庭之外。199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又建构了Daubert规则,改变了测谎结论在法庭的应用。但是由于测谎技术在相关学术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美国大多数州法院对测谎结论的法庭可采性仍然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我国在测谎技术方面的研究水平及相关应用与美国相比还比较落后,应当对刑事案件中的测谎结论进行严格的再审查,方能提高测谎结论的可采性。  相似文献   

7.
心理测试技术经历了仪器讯问和仪器测试两个发展轨迹。仪器测试比仪器讯问有更多的优点和可操作性规范,仪器测试是世界各国心理测试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科学归属。心理测试技术在中国近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仪器讯问时期,这有其存在的实践背景和认识因素,目前中国心理测试技术正实现由仪器讯问向仪器测试的自然转变。中国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项刑事技术应该按照仪器测试的特性进行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测谎题目的编制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核心内容,准绳问题测试法(CQT)和案件隐秘信息测试法(CIT)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最为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CQT主要适用于粗案、明案、过光案件,CIT常用在隐秘案、证据不足案中。两种测试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根据不同案情结合使用,才能在犯罪案件的侦破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心理测试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心理测试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侦查破案当中.但国内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时间较短,难免有人会产生错误认识.为了使心理测试技术更好地完成在侦查破案中的使命,需要澄清人们对此技术在认识上的误区,并理性地看待心理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心理测试技术界有两种主要的编题方法:一是借鉴和改进美国测谎的编题方法,二是由武伯欣教授等人在大量实案测试的基础上总结和创立的认知综合检测法编题。符合心理科学和中国国情的认知综合检测法编题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有更高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简论测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在识别谎言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从非科学到科学 ,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近代测谎技术是从采集人的生理参数开始的 ,测谎技术的发展伴随着采集生理参数装置的改进而进步。现代测谎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 ,综合多学科理论 ,成果呈多样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元 《理论视野》2007,(6):50-5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引进外资,为国内的资金和技术弥补不足。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当初引进外资时以市场换技术、分享人口红利和成本领先战略的设想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为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必须走出这些误区,采取新的策略,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犯罪心理痕迹属于思维证据,它与犯罪行为、环境等具有内在联系,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犯罪心理的特征和外部表现,可以为测谎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09,(6)
近两年成功申请留美的案例在逐年陡升,但多数学生及家长对申办程序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误区1:大学在读生比高中生更易申请按常识,不少人认为大学在读生比高中生更易申请,但专家明确指出,这是常见误区之一,因为多数美国学校不允许大学在读生直接申请本科一年的,只容许申请转学,  相似文献   

15.
对共产主义信仰需要有科学认知,才能"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为此,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澄清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认识误区,这主要是:不重视导师基于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反思、急于求成的误区;把导师对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当做真理去追求、当做行动纲领去实践的误区;用唯制度论的思维方式解读共产主义信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些地方在干部选拔和使用上存在着对年轻化认识的误区.我们要从党的事业的大局出发,不拘一格用好干部,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积极性,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领导误区的危害及其突破周少岐刘桂华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是复杂的,而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又只能渐进进行,这就使人们的既有认识,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并引发负面效应。领导者也是如此。只不过由于领导者的地位和领导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领导者陷入误区而造成的负面...  相似文献   

18.
对共产主义信仰需要有科学认知,才能“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为此,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澄清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认识误区,这主要是:不重视导师基于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反思、急于求成的误区;把导师对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当做真理去追求、当做行动纲领去实践的误区;用唯制度论的思维方式解读共产主义信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们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有关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本文指非军事院校学生)对国防问题的认识,就存在着某些误区,有些误区偏差还很大。这些误区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就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现代国防观念,其对社会、对未来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在国防意识上存在的误区、误区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纠正措施等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全社会已有了一致的看法。各地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及深入发展,因此,认识并走出这些误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