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领导视窗     
在第11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到来之际,我国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提供的数据给我们带来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这次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  相似文献   

2.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上网时间超过50分钟;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若说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啃大部头著作,这是事实;但若说国人不喜欢阅读、阅读率低下,则未必与事实相符。阅读并不一定是捧着经典著作细嚼慢咽,“浅阅读”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并不一定是阅读纸质图书,网络阅读、手机阅读、PDA阅读、光盘阅读同样是阅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民心态”问题渐渐地成了社会学家和诸多有识之士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话题。何谓国民心态?按照社会学的理论,国民心态被定性为国民对现实社会存在心理反映的总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强民富,国民心态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全新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4):21-21
英国媒体在2010年年底进行了一次“全球悲观国民”的调查,以获知来自53个国家的国民对本国在2011年的预期。在调查结果中:法国人成为全球最悲观的人。而中国人的悲观指数很低,仅排在第51位。紧随在法国身后的悲观国家是英国、西班牙与意大利,这三个国家分别有52%、48%和41%的受访者对本国前景表示悲观。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行研究中心以一种新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调查显示,美国的人均财富近40万美元,高居全球之冠。中国内地排名世界第56位。世界银行以“人造财富”、“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源”三大项目,同时考察社会资源、土地资源、原始劳动力等数10项因素,以此计算各国的人均国民财富值。该研究中心为此进行了长达5年的调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已习惯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世行研究中心以新的标准测得国民财富指标更能真实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资源…  相似文献   

6.
《求实》1995,(4)
转型期的国民心态如何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发生剧变的转型社会,中国的国民心态也随之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倾向。1、国民心态中的“物欲化”倾向。2、国民心态中的“粗俗化”倾向。3、国民心态中的“冷漠化”倾向。4、国民心态...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06)"最近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了调查结果.下列两个结果引起了笔者的忧虑:一是读者认同"读书越来越重要"的比例降至了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二是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  相似文献   

8.
构建国民内心和谐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华 《新长征》2006,(8):28-29
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的终极意义就是要提高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幸福总值的增加,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善治来提供外在的条件、环境和空间,让和谐社会作为国民幸福的根基;另一方面,更要靠我们国民个体构建内心的和谐来获得。所谓内心的和谐(主观幸福感),就是指人的主观感受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达到一种协调,表现为满意,进而产生和谐、愉悦的感觉。内心的和谐往往是物质与精神的协调统一,是国民个体主观感到的内在与外在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研报     
《求贤》2013,(5):53-53
国民阅读调查:超半数国民自认读书少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4月18日在京公布结果。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18—70周岁,下同)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孙保全 《探索》2022,(3):84-94
西方的民族建构先后经历了“臣民共同体”和“国民共同体”阶段,这为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国际视野,有助于在中西比较中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与西方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共同体国民属性的形成过程呈现出独特的历史脉络和内在逻辑。近代中国的“国民”概念起初具有指称全体中国人的集体内涵,此后转化为描述权利义务关系的个体身份概念。抗日战争爆发后,日益觉醒的国民逐渐以“中华民族”为符号和载体聚合为一个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在不同时期相继对国民进行“人民化”及“公民化”的根本改造,并在此基础上重塑和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民属性。发展至今,“国民共同体”与“多元一体”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完整属性,也由此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逻辑。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相关论述回答了当前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继续团结奋斗推进改革攻坚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的问题。随着国民对“中国梦”的深度把握和深切认可,必将对国民心理建设起到全面的规范和导向作用。用“三天”论砥砺民族心志;用“三好”论引导国民心向:用“三必”论启迪社会心智;“用三有”论激发社会心九在励志、明义、启智、立信等方面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连儒来 《世纪桥》2002,(6):27-28
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政府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从1938年7月至1947年6月,国民参政会共举行了四届十三次大会,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都是由国民党政府“遴选”的,其中国民党员占大多数,只有极少数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尽管国民党政府不  相似文献   

13.
国民幸福总值GNH这个新鲜概念来源于人口只有80万的佛教国家不丹。不丹原为英国殖民地,1949年独立,1971年加入联合国,至今仍用英语和不丹语“宗卡”作为官方语言。  相似文献   

14.
尹凌 《红岩春秋》2006,(2):62-64
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热潮的促使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国民党蒋介石与中国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全民抗战,共御外侮的新局面,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上海失守,南京陷落。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0日西迁重庆。1938年,武汉、广州相继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逐步改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军队在向日本发动“冬季攻势”的同时,开始向陕甘宁边区进攻。在政治上,则大肆推行“一个党”(国民党),“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领袖”(蒋介石)的法西斯信条,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年2月12日至21日,在重庆召开的第一届第三次国民参政会,通过了国民政府提出、由蒋介石宣读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纲要》。《纲要》提出在相持阶段“精神重于军事”的“救国之道”;“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的“共同目标”;宣扬“一个党”(国民党),“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领袖”(蒋介石)的“建国信仰”。国...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文汇》2006,(4):F0002-F0002
前身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曾两度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重要活动基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国民人格的现代化转型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人格是一个有着多种含义的抽象概念 ,近年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对这个词的含义又有了新的扩展。《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格”一词 ,包括三层含义 :其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其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 ;其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笔者认为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含义的解释基本上能概括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国民人格的内容。一是需要国民塑造有良好的性格、气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社会走上了一条既充满生机又充满艰难之路。20年的社会剧烈变革使人们的心态处于剧变中、改造中、重塑中。我国国民心态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具有哪些重要特征?第一,从国民心态发展的方向来看,它已经从变革初期的无序向有序的方向发展。20年前,当我国人民刚刚跨进改革开放大门之际,国民心态的目标并不是很清楚的,行为的“方向感”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尽管改革开放使国民心态发生了许多重要的、甚至  相似文献   

18.
岳振 《当代贵州》2013,(15):28-28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18-70周岁)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认为,图书阅读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国民对文化的追求产生了变化,比如江苏的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图书消费也位居前列. 但2012年,我国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1.3个百分点. 2013年5月,《当代贵州》以"今天你读书了吗"为题,在当代先锋网发起一项微调查.针对"国民综合阅读率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当代贵州》微调查设置了"没时间"、"没有读书的氛围"、"没有回报"等五个选项.  相似文献   

19.
韩国政策规划总统委员会委员汴国民谈腐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汴国民在向第七次国际反贪污大会提交的论文中指出,政府机构中的行贿受贿现象普遍存在.政府中的贪污腐败到处可见,不仅见于某个等级,也不独政府的某些部门所特有,它存在于政府的各级部门之中,涉及的金额也不...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幸福感却未见同步提升,“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成为一些民众缺乏幸福感的生动写照。经济增长与国民生活满意度下降的巨大反差不禁使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什么?追求财富的目的是什么?政府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幸福指数”开始进入各级政府和决策者的视野,也逐渐走进百姓生活。引入幸福指数概念,客观分析幸福指数的适用范围与制约因素,全面认识和理性解读幸福指数,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