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标志着党的治国方式将由领导、执政混一的粗放型模式向直接领导和间接执政相结合的科学型模式转变。就领导方式而言,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方式将由传统的宏、微观合一型的“一元化”领导方式,向宏观控制型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方式转变;就执政方式而言,则要从传统的直接执政方式,向以法律为中介、以国家机关为执政载体的间接执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赵子平 《半月谈》2004,(21):9-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55年来党执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将始终“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确立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的李女士欲求购口罩义捐,用于支援一线防疫人员抗击疫情。微信好友“Q帅”自称有办法买到口罩,李女士便先后转了18万余元给“Q帅”,然而,令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对方给她寄来的只有6只口罩,再联系“Q帅”时,她已被对方拉黑。李女士报警后,柳州警方经过缜密侦查,终于掌握了犯罪嫌疑人是河南省周口市的秦某。  相似文献   

4.
邬美娣 《传承》2012,(13):33+35-33,35
自党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围绕“执政”这一根本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如何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管好权、用好权的根本性原则、目标和要求,“三个执政”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三大法宝”。新时期,将此作为党的新“三大法宝”,加大反腐力度,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反腐廉政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王昆义 《台声》2011,(6):41-42
民进党执政时前驻美代表、前“陆委会主委”吴钊燮在美国演讲时表示,如果民进党再执政,将以“澳门模式”取代“九二共识”来维持两岸协商。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北京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上面有一句话——“鲁迅有点帅”,觉得很有趣;又在网上查到一句类似的话,说鲁迅是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帅呆酷毙的一代男神”。在我看来,这些美好的赞誉,鲁迅是配得上的。但我也知道,这些赞誉并不是写实的,而是崇敬鲁迅的人们心里的一种感觉,一种因景仰而生的美好印象。就是说,用“帅”“酷”来概括鲁迅的实际外貌,虽不无理由,却是并不大合辙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10,(1):48-48
山东省肥城市民政局杨洪波认为,民政干部职工一定要站在全局和事业的高度,通盘布局、行子有势、落子有章,下好民政工作这盘棋。“将帅“要领导有方。“将“和”帅”处棋局核心,担负运筹帷幄、指挥调度职责。  相似文献   

8.
执政方式辩证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明确回答了“怎样执政”这样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科学执政是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础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解释,科学执政就是“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它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按照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执政;二是按照…  相似文献   

9.
执政能力建设须抓根本和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党乃至世界政党史上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树大枝盛靠根本,世事成败倚关键,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党执政后的根本建设,同样必须抓好根本和关键。根本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强国福民”为核心和主导,将提高执政能力与履行执政使命、创新执政实践融为一体,使全党更加科学正确、更加先进高超、更具创造性地为人民执好政。“三个代表”作统领一以贯之抓根本必须把“三个代表”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党中央提出,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  相似文献   

10.
关于依法执政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湘伟 《湖湘论坛》2004,17(3):60-61
一、依法执政的基本原则是“三个代表”依法执政的基本原则是贯穿在依法执政的全过程的基本的行为准则。它是依法执政本质和目的的集中体现,是依法执政的指导思想,也是依法执政得以实现的基本依据。在世纪之交,我们党明确选择了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且历史性地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依法执政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指南,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效率性、文明性、合法性的要求和强大的生命力。(一)执政的效率性要求依法执政代表和满足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执政的高效率是依法执政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在社会…  相似文献   

11.
论建国以来党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坚持依法执政的历史始于建国执政之初,经过50多年坚持依法执政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逐渐搞清楚“什么是依法执政,怎样坚持依法执政”的问题。总结和汲取建国以来党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经验,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规律,对于推动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根本指导意义,我们在进行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务必将“为人民”与“靠人民”相统一。增强为人民执政和靠人民执政的意识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正是亿万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伟大实践,才给我们党提供了展示执政能力的广阔舞台,所以,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执政和依靠人民执政,共产党的执政不仅会变得毫无意义,而且还会因此而改变共产党执政的宗旨,最终被人民所抛弃。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目的就是完…  相似文献   

13.
十年光阴,她把“雅之道”品牌锻造成中国驰名商标;十年打拼,她将企业带入了全省龙头茶企业行列;十年历练,她从“少侠”变身为茶界的“女帅”。她,就是华安县政协委员、雅之道工贸公司董事长陈雅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角度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 ,其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回答了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回答了党要具有什么样的执政形象的问题 ,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江山 《新东方》2005,(5):32-34
一、党的执政成本同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党的执政过程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执政过程的“产出”就是执政绩效。为了获得执政绩效, 由党、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所付出的有关因素的总和就是执政成本。党的执政成本同党的执政能力密切相关,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党的执政成本的降低和执政绩效的提高,执政绩效体现执政能力。从静态来看, 在执政成本投入一定的情况下,绩效大则说明执政能力强,反之则说明执政能力弱。从过程来看,当执政绩效  相似文献   

16.
肖光荣 《湖湘论坛》2006,19(5):23-25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体表现为:“以德治国”提升了执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三个代表”指明了执政道德建设方向,“执政为民”指明了执政道德建设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17.
健全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同时又要依法领导、依法执政,必须区分“执政性领导”与“执行性领导”。“执政性领导”是党在特定的形式如会议上,在规定的时限如一周内,领导或影响制定法律法规的行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开会期间行使的领导就是“执政性领导”,可以“超越宪法和法律”;省级党代表会在开会期间实行有限的“执政性领导”,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除此之外都是“执行性领导”,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否则就必须追究违法责任。  相似文献   

18.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大历史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执政条件与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能否与时俱进,将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当前,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应该以服务人民、服务发展为主题,切实解决好“能不能服务好、怎样服务好”这个现实课题,主动创新执政观念、执政载体和执政过程。执政观念创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在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条件下的发展,是经…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都难逃“执政周期律”的支配,促使中国先哲们,包括一些“明君贤相”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沉思,催生和发育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研究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于深化“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研究,对于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要在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前提下,形成长期执政的综合实力,创造世界政党连续长期执政的历史新纪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