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中,卢卡奇是提出物化思想的第一人。物化思想是卢卡奇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后提出的,他的理论源于马克思的理论思想,他用黑格尔的总体性辩证法解读了自己的物化思想,这一点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虽然国内外对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有着褒贬不一的态度,但是他开创了西方马克思的先河,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我们将通过对物化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使我们更加了解物化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来源于晚期马克思、马克斯·韦伯以及西美尔等人的观点。卢卡奇把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结合起来,提出了物化理论,即人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客观和对立的东西。虽然这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民主政治与经济社会状况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斯大林主义却错误地将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割裂开来,从而使社会主义走向失败。社会主义民主化的前景在于有效地将经济发展与民主化结合起来。因此,社会主义的民主化是马克思主义复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解释为仅仅是方法。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卢卡奇看来,方法就是辨证法,其本质和核心是总体性范畴。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在马克思主义队伍和非马克思主义队伍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评价。正确评价卢卡奇的方法至上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之点在于正确说明方法与论点、结论之间的关系。卢卡奇的方法至上马克思主义观的片面性就在于把方法绝对化,而把论点、结论相对化。正确认识和评价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个关系到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恩主义经济学虽然是中国理论上的主流经济学,但是相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而言,地位不断下降,从教学课程和科研成果上都是如此。新政治经济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比较接近的西方经济学分支,强调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定并视政治为交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取得发展,必须作为科学来发展,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验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被誉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他的《历史与阶级》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物化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哲学研究者们很高的重视。卢卡奇引用了很多马克思、马克斯.韦伯以及西美尔等人的观点来论述他的物化理论。这种物化在当代社会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群主义是对早期社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兴起的一股政治哲学思潮。社群的本源性、社群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性、社群地位的权威性是当代西方社群主义的合理内核。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新的集体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公共责任向度的公民教育,是社群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存在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范畴。卢卡奇批评恩格斯的自然本体论,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即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种关于社会的理论、社会的哲学。对存在的理解,如果坚持自然本体论或者自然的优先性,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实践的可能性。卢卡奇用实践的概念取代了恩格斯的自然概念,力图把实践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基础。青年卢卡奇出色地完成了说明主体能动性的任务,晚年卢卡奇却充分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分析包含着唯心主义的成分,严重地偏离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于营 《理论前沿》2009,(6):24-26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相对发达阶段”后,西方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知识分子以西方哲学视野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和对社会现实的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较,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资本主义相对发达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传统继承和发现,体现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所谓“现代化”的努力;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又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相违背,是用唯心主义和西方社会学说的某些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和扭曲,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穿过总体性的迷雾,詹姆逊批判继承了马克思、卢卡奇、萨特和阿尔都塞的总体性思想,他在后现代主义中依然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并为总体性辩护。他廓清了后现代主义对总体性的误解和歪曲,坚持总体性辩证法,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地位,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实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和解。研究詹姆逊的总体性思想,有利于厘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进展和不足,有利于把握总体性辩证法的实质和内核。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化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为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流派。自诞生以来一直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左派思潮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其重视挖掘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文化研究中所折射出的泛文化主义问题、民粹主义问题也值得人们反思和再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深刻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化。一支是肇始于列宁、形成于斯大林的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支则是以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以及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的对立集中体现在,体系化的哲学与方法化的哲学的对立;客体化的哲学与主体化的哲学的对立;解释世界的哲学与批判世界的哲学的对立;政治化的哲学与学院化的哲学的对立。同是从马克思的经典哲学文本出发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和对立?探究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化的背景和原因无疑会揭开这一疑团。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被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与当时国际国内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通过剖析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环境特征,为如何传播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创造和营建有利的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界主要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思考正义的方法论原则,一是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原则,另一个是语境主义(contextualism)原则。与普遍主义正义观在当代西方学界的主流地位不同,语境主义正义观往往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通过考察语境主义正义观这种经常被忽视但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分析它相较于普遍主义正义观的独特之处与内在逻辑及其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借助沃尔泽(Walzer)的语境主义正义观来说明它在当代正义珲论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5.
多数共产党人对列宁主义的认识感性色彩浓厚,甚至认为列宁主义就是“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第一位从整体上把握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瞿秋白按照中国语言方式从逻辑上阐释列宁主义理论体系。赵世炎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为列宁主义做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深刻的阐释。早期共产党人对待列宁主义既有创造性运用,又有教条式理解。早期共产党人以苏俄真实状况澄清了其他知识分子对列宁主义的指责。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把生态主义运动纳入到当代社会主义变革的运动之中,马克思主义应该与当代生态学进行结合,引导当代生态主义运动共同走向公正、和谐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主义作为西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被称为二战以来西方政治科学研究发展的第三次革命1,代表了政治思维活动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新成果,这一研究范式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政治学研究继承与超越了行为主义阶段,由此进入了新制度主义研究的阶段。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旧制度主义--行为主义--新制度主义之间何以产生范式转换的内在原因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8.
在较长的时期里,卢卡奇与现象学的关系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卢卡奇在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前已经受到现象学的熏陶,其《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写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现象学观念的激发。《历史与阶级意识》不仅援用了现象学的术语及其表述形式,而且拥有一些明确可鉴别的现象学主题。卢卡奇对意识问题的重视、对意识形式和结构的分析、对物化意识的批判特别是对阶级意识与主体建构之间关系的阐释都明显借鉴了现象学的方法。只有承认并合理评估卢卡奇思想中的现象学维度,我们才能更准确把握卢卡奇的激进历史观和主客体同一的总体性视野。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并在90年代成为当代西方一个引人瞩目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社会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一事实。生态社会主义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为认识资本主义矛盾提供了新视野,并对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与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持党高度理论自觉自信的优良传统。通过马克恩主义大众化增进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觉悟,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