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进 《党史文苑》2008,(4):19-22
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处境十分艰难,毛泽东对他不满意,主要是对他对待“文革”的态度不满意,曾讲:“总理实际上是不赞成我搞文革的”。江青集团更是把他视为绊脚石,眼中钉。江青曾在中央文革会议上公开和他拍桌子,说:“毛主席叫你把中央文革小组看作中央书记处。大事先由中央文革小组商量。但你一下开中央常委碰头会,一下开国务院碰头会,就是跟中央文革分庭抗礼。如果不是中央文革保你,你一样被打倒”。“你现在这也不让批,那也不让批,我看你成了灭火队长了。”江青一伙不仅这样公开指责他,还指使红卫兵攻击他。讲他是“刘邓错误路线”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把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时,保了许多共产党员出狱,攻击为庇护叛徒集团。有很多红卫兵把周恩来当着进攻的目标,有一次三天三夜不让周恩来睡觉,致使周恩来心脏病当场发作。  相似文献   

2.
中央文革碰头会上吵吵闹闹,周恩来当场打电话请示毛泽东。毛泽东说:受冲击的老帅都要出席。周恩来感慨而又意味深长地说:中国有句古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现在是倒过来了,军队碰到秀才,有理也说不清。  相似文献   

3.
七、毛泽东终于表态 8月25日凌晨,参加完中央文革小组碰头会的周恩来,单独约见刚从上海毛泽东下榻处回到北京的杨成武代总参谋长。在讲了各省情况、围困中南海揪刘少奇、王力八月七日讲话煽动造反派夺外交部的权、火烧英国代办处等一系列事件的看法后,周恩来十分愤慨地说:“这个讲话煽动造反派夺外交部的权,并连锁反应到外贸部和国务院  相似文献   

4.
1966年夏秋,先是在北京、继而在全国爆发了一场凶猛异常的“红卫兵运动”。这场运动,是在这年8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之后,将“文化大革命”进一步推向全国的开端。 此时在党中央领导机构内部,已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惊异的变化:首先,由于中央领导核心的调整,在全会上受到批判的刘少奇、邓小平都已“靠边站”,原来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中央书记处也已基本停止了活动。不久,经毛泽东同意,又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碰头会,将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文革小组合二为一,讨论党政业务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碰头会一般由周恩来主持。这样,周恩来便在实际上开始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 周恩来这时所面临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持续达数月之久的“红卫兵运动”。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处境十分艰难,毛泽东对他不满意,主要是对他对待"文革"的态度不满意,曾讲:"总理实际上是不赞成我搞文革的"。江青集团更是把他视为绊脚石,眼中钉。江青曾在中央文革会议上公开和他拍桌子,说:"毛主席叫你把中央文革小组看作中央书记处。大事  相似文献   

6.
江青利用鲁迅手稿遗失问题制造大案、冤狱“文革”中鲁迅手稿遗失问题,有人撰文称为“震撼全国”的大案。此事的确云谲波诡,惊天动地。鲁迅先生夫人、全国人大常委许广平先生为此事急愤交加心脏病发作猝然逝世。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文革小组碰头会,决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  相似文献   

7.
舒云 《党史博览》2005,(2):9-15
黄道霞把他参与整理好的华北组第二号简报拿来送审,内容主要是陈伯达和汪东兴的讲话实录。简报送到办公厅,很快就印发了1970年8月23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开幕式由毛泽东主持,周恩来宣布会议的议程有三项:一是讨论修改宪法,二是讨论新的五年计划,三是讨论战备问题。前两项议题中央都有文件,中央委员们报到后,就人手一份新宪法的修改报告和五年计划草稿。到这时,“文革”进行了4年多,毛泽东几次下决心结束“文革”都没能如愿。新宪法的制定表明我们党想跳出“文革”的圈子,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转向经济建设。但是会议召开两三天后…  相似文献   

8.
1966年6月4日,刘少奇和邓小平到杭州向毛泽东汇报了“文革”情况,并请他回京主持工作。毛泽东没有同意,他委托刘少奇相机处理运动问题。 刘少奇又急忙飞回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央会议,决定向大、中学派出工作组。但是工作组受到造反派的抵制和围攻。 7月18日,毛泽东突然返回北京。 当晚,刘少奇闻讯后驱车赶往毛泽东的住处。他看到毛泽东住所门前己经停了几辆小轿车,屋里灯火通明。刘少奇请卫士通  相似文献   

9.
1961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为了纠正“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8月23日至9月16日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即后来史家所称的“第二次庐山会议”。会议开幕时,邓小平还留在北京主持审查和修改将在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文件。月底,他接到通知,赶到庐山。若干年来,社会上一直流传有“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诸葛”之说,即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组织起草、修改有关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0.
由于邓小平的推荐,1966年5月底,陶铸被调往中央工作,担任中宣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文办主任。此后不久,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陶铸成为位居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还担任了“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相似文献   

11.
1967年2月11日至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碰头会议,因在中南海环仁堂召开,又称“怀仁堂碰头会”。  相似文献   

12.
194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了关键时刻。3月29日晚至30日,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和中央首脑机关转移到陕西北部清涧县石咀驿附近的枣林沟。在这个小山村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会议,研究了中共中央领导的分工和中央机关的行动。会议在郑重讨论之后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比较精干的机关留在陕  相似文献   

13.
1929年12月,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的主持下,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形成的《决议》,成为我军建设的伟大纲领而永载史册。周恩来虽然没有参加古田会议,但对《决议》的形成、会议的成功召开及会后的贯彻都倾注大量的心血,可以说,如果没有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支持,古田会议是难以开好的。本文从古田会议前后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支持这一角度,作些探讨。 一、实事求是地纠正中央“二月指示信”中要求红四军实行分散的意见,同意毛泽东留在红四军,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领导保证 周恩来在领导南昌起义之后,开始成为党中央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尤其是党的六大以后,他实际上是中央日常工作和军事工作的主持者。  相似文献   

14.
1961年1月14日,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重要决定之一是,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共产风、虚夸风。会后,毛泽东再次要求全党进行调查研究,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决定,周恩来去河北、朱德去四川、邓小平去京郊、刘少奇去湖南家乡调  相似文献   

15.
郑林华 《湘潮》2018,(1):22-25
正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重要的几位领袖无疑是"毛周刘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他们4个人之间的关系对党的历史走向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说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与朱德关系最亲密,"文革"时期毛泽东与周恩来关系最紧密,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抗战后期的1943年到"文革"前,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关系是党内最重要的一对同志关系,在这20多年间刘少奇一直是  相似文献   

16.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在金日成和斯大林的共同请求下,开始考虑是否派志愿军前往朝鲜参战的问题。在中央讨论是否参战的会议上,鉴于中国面临的许多实际困难,政治局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周恩来是中央领导核心中支持毛泽东参战的主要人物。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周恩来强硬的外交立场,迫使斯大林不得不改变远避战火的消极态度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南朝鲜仁川登陆。针对朝鲜战争,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根据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1945年春,邬吉成被选调至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保卫工作,后留延安从事中央的核心保卫工作。期间,他分别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站岗。在中央前委转战陕北期间,邬吉成的主要任务是随卫毛泽东。1948年春,邬吉成随中央前委转移西柏坡,后又随中央机关转至北京。  相似文献   

18.
1971年林彪叛国出逃、自取灭亡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在各个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纠正“左”倾错误、落实党的政策的措施,解放、起用了一大批“文革”前期遭受打击、迫害的老干部,让他们重新发挥作用,各项工作都开始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有了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的召开,特别是毛泽东的耐心工作,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1935年1月1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遵义召开。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参加会议的还有刘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欲去武汉畅游长江,周恩来先赴武汉安排准备工作 1967年7月1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118厅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开会.就是在这次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后来为人所熟知的"一年开张;二年看眉目,定下基础;明年结束.这就是文化大革命."会上,毛泽东提出要去武汉看看,准备再去长江游泳.大多数与会者不赞成他去武汉,说武汉武斗严重,安全没有保障.毛泽东说:我不怕乱,我去.让杨成武跟我去,就这样定了.看到毛泽东决心已下,周恩来感到不放心,决定先去武汉,为毛泽东打前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