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李立 《两岸关系》2003,(7):44-48
采访陈佐洱副主任有点 出乎意料的顺利。原 以为他工作繁忙,采访他恐非易事。但陈佐洱在了解记者采访的目的后,爽快地答应了。在非典肆虐北京的一天下午,记者“全副武装”如约前往。  相似文献   

2.
李翔昌  徐向良 《创造》2009,(4):52-53
一位到云南采访“躲猫猫舆论事件”的中央媒体记者在他的采访手记中写道:“2月27日下午,‘躲猫猫’真相公布后,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婉谢记者采访,但他发来短信称,今日阳光依然跟往常一样,云南的天空永远是最蔚蓝最清澈的。”  相似文献   

3.
王钦敏副主席会议期间可忙了, 成了会上的新闻人物。要采访他的记者太多了,他说,这两天一天至少10 拨,没办法他只好挡驾。可能念及福建省政协自己的刊物,在记者再三央求下,王钦敏副主席总算在3月11日答应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4.
他很热情。当本刊记者如约采访他时,正在房间细读材料的他,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右手同时伸到记者面前。握手之后,他接着便泡好一杯茶,招呼记者就座。  相似文献   

5.
记者早就听说南汇区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里有一个众所周知、民间口碑甚佳人物,一直想进行采访.自从他获得上海市2001-2003年劳模荣誉称号后,采访他的念头愈发强烈。尽管已经有该区宣传部和总工会的推荐,还是难以约见。他一会“其他劳模的成绩比我好,采写他们更合适”;一会又“我正在外地出差”:后来他拗不过记者的韧劲才又传来话说,“他提出只交朋友,不谈采访”……  相似文献   

6.
我是新闻人,朱镕基当总理时,我关注他每一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那确是很重要的节目。中国总理答记者问的精彩一页,就是在朱镕基手上开创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不仅收录了他五次在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还收录了他“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在境外的演讲和答问”、“接受香港记者境外随行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夏天,世界足球锦标赛在德国举行。一位中国记者在采访的途中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有1000欧元和几张银行卡。记者将钱包交给了一位巡警。他把钱包交给巡警后,想立即走开,继续自己的采访。而那名巡警却拉着他。不让他离开。  相似文献   

8.
走近马俊仁     
大连金州开发区东部距离海边还有2公里的地方,是马家军训练基地。去年年底,我们陪台湾记者驱车去那里采访马俊仁教练。联系采访是相当不容易的。直到我们已经到达大连的当天晚上,马俊仁才最后答应我们第二天10点钟去他的基地。他在电话里说:“我有半年多都没有接受记者采访了,我都让记者弄怕了。因为这次是省台办和省体委介绍过来的,又是大老远来的台湾记者,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关系,你们就明天过来吧!”而在此前,马俊仁不是说他没时间,就是说不愿见记者,顶多说个再联系。而和马俊仁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打他的手机,可他多半是不…  相似文献   

9.
凉山,统战工作很重要,很重要!——访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副书记骆玉祥□胡湘莲记者曾数次拟采访凉山彝族自治州分管统战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骆玉祥同志,终因他工作太忙而未果。8月下旬,乘他来蓉开会之机,记者在新华宾馆采访了他。骆玉祥朴实、睿智,思维清晰、敏捷,给我...  相似文献   

10.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14,(16):51-53
张虎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第一任局长,后调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对记者来讲,他是新闻界的前辈,采访中他的谦和与严谨都让我印象深刻。见面后没有多少寒暄,他先把几页用铅笔书写、字迹清秀的接受采访提纲递到记者手中,请我过目。看得出来,他要讲的故事年代已久,所以具体时间和一些原话都已经过认真查证。  相似文献   

11.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施行,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程秀生研究员。程所长曾参与个人独资企业法的修改讨论,当记者一早赶到他的办公室时,他正在从电脑查看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访省人大副主任、民盟四川省委主委张国辉□张健张国辉主委是个大忙人,记者数次相约,均因他太忙而未能如愿。在5月一个闷热的下午,记者终于在省人大采访了他,此时他刚从都江堰开完会赶回成都。见记者满头大汗,他连忙为记者打开空调,沏上...  相似文献   

13.
平凡岗位见精神———记太原市煤气公司工人叶晋庆本刊记者李春生记者面前的他,中等个头,衣着朴素,一张文静而略显疲倦的脸上,双目炯炯有神。他性格内向,话语不多,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总是当记者问及才简略作答。了解他的人告诉记者,他就是这样,很谦虚,总是做的比...  相似文献   

14.
阮宗泽同大连有着特殊的绿分。2003年他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我市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理论研讨会.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以瑞士达沃斯论坛为例,建议大连建设国际会议之都。这一观点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四年后夏季达沃斯论坛真的来到大连,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届。10月12日,应邀来大连外事讲坛作报告的阮宗泽,挤时间接受了记者的再次采访。  相似文献   

15.
曹嘉懿 《现代领导》2011,(10):22-23
今年的教师节,记者在即将喜迎60华诞的高等学府——华东师大采访,接受采访的是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此次采访,缘自他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的演讲:从“中国问题”到“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年到来的前几天,本刊记者在西安采访了程安东省长。当时在座共同采访程省长的还有远道而来的台湾《工商时报》副总编辑李孟洲先生。关注台湾因应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和以往见记者的风格一样,程省长喜欢开门见山,说话决不拖泥带水。他在回答李先生  相似文献   

17.
王乔 《中国保安》2014,(7):33-35
初见赵振洪,他正在自己的值班室里制作下一周的执勤排班表,见到记者来访,他既兴奋又有些紧张。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这位干了26年保安工作的老保安身上的朴实,还有他对保安工作的坚定、  相似文献   

18.
采访两会的记者张国渐渐发现了诀窍。旁听小组讨论时,等来采访的记者差不多都退场了,没"外人"时,往往能听到"不同意见",进而挖到新闻。这不,"政治课常识连续考倒8位考生"的新闻,就是他在小组讨论会接近尾声时发现的。政协委员陈运泰院士觉得“问题很重要”,必须提一提,可他并不想对着媒体大声说。  相似文献   

19.
吴翠芳 《台声》2004,(8):70-71
采访陈大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从一群台胞大学生中把他找出来,当时他正跟其他学生聊得火热,还打打闹闹着,同伴都亲切地称呼他“大刚”。 当记者提出要采访他此次大陆之行的感受时,他笑笑说:“我已经在北京一年了。”原来,他已经是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李立 《两岸关系》2004,(3):58-62
在一个冬日的上午,乘台湾知名作家陈映真来大陆检查身体之际,记者在中国作家协会采访了他。一同被采访的还有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金坚范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遐秋女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