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临汾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兴市战略,极大地激活了民智、民资和民力,实现了民营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现在,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2003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78.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8%,上缴税金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6.5%,农民人均纯收入中51%由民营企业提供。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去年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近10年来最好水平,市内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居全省第二…  相似文献   

2.
范堆相 《前进》2001,(9):4-6
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农村发展与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它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20多年的实践证明,增加农民收入,在抓好农业的基础上,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深刻认识乡镇企业的重大作用,确保“十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有个更大的发展“九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高于全省GDP年均增长率6.4个百分点;2000年达到463亿元,在全国排第15位。上缴税金39亿元,占到全省财政总收入的20.1%;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867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的45.5%;…  相似文献   

3.
韩梅 《创造》2004,(9):24-25
水富是农业县,总人口9.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77.4%.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108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7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52位.如何扭转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缓慢局面,突破农民增收瓶颈,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下面针对水富县实际情况,对农民增收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浙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30年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史。2011年全省民营经济总量1987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2.1%;限额以上投资856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为典型山区农业县的富川瑶族自治县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农业,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农业路子,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健康稳步发展,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5元,2004、2005年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县域经济综合分值排列从2003年全区第85位跃升到2005年第31位。2006年,全县大约可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2.30亿元,同比增长14.6%;农业总产值12.93亿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2381元,同比增长13.1%。  相似文献   

6.
王松华 《政策》2006,(8):30-31
近年来,枝江市紧紧抓住“生产发展”这个“牛鼻子”,跳出农业抓农业,依靠工业带农业,将工农耦合成大产业,不仅实现了农户、企业“双赢”目标,而且带动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2亿元,增加2.1亿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同比增加317元,增长8.7%,居湖北省第4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66亿元,增长8.1%;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295元,同比增加55元,增长2.5%。(一)抓好生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农产业融合。近年来,枝江市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抓龙头企业带动融合。龙头企业是实施“以工哺…  相似文献   

7.
短讯荟萃     
<正>20 13年全市财政收支实现新突破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04.5亿元,增长1 2.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3.6亿元,增长19.3%,总量居全省第4位;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25亿元,增长10%,比上年增加4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其中,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2.4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8.
短讯荟萃     
<正>前8个月全市财政收支稳步增长1-8月,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57亿元,增长14.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4亿元,增长12.8%,收入规模居全省第4位;税收收入完成74亿元,增长11.1%,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7%。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50.6亿元,增长13%,支出规模居全省第2位。(市财政局)前8个月我市投资施工项目增速逐月加快  相似文献   

9.
嬗变在黔中,放眼看息烽!息烽,一个曾被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短短几年间实现了漂亮“转身”,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经济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全省第八,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六年排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10.
张志斌 《前进》2016,(1):46-48
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最近七、八年,我市全面小康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缓慢,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拉大。全市人均GDP由2005年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7%降为49.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3元拉大到1767元;人均财政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0%,近6年财政总收入只增加了9.2亿元。这充分说明,我们过去那种传统的粗放型发展路径已经走不通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大凡到过章丘市的人们,都会惊叹这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和活力、经济持续飞速发展的城市。章丘市2003年,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6位,比上年前移22位。2004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3.4亿元,境内财政收入完成15.49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8元。  相似文献   

12.
张卫东  王泽洪 《政策》2002,(4):37-38
潜江市是荆楚大地上唯一的“中国明星市”,1992年至2001年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2001年,潜江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结构调整、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和发展环境等四大战略重点,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29亿元,比上年增长6.8%;市级财政收入完成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9元,比上年增加58元。  相似文献   

13.
1999年以来,金华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平安金华”, 齐心协力,抡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着,继续保持在全省的追赶态势。主要表现为: 国内生产总值近千亿。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78 38亿元,是1999年的1.96倍,平均每年增长1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358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615美元。其中,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6.2%,增幅居全省第三位。2004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10元,比1999年增长7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018元,比1999 年增长42.6%。  相似文献   

14.
李新华 《政策》2012,(2):45-48
2011年,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量破千亿、速度创新高、收入快增长、民生新改善的跨越式发展新形势。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3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7664元、增长18.8%。2012年,要深入落实省委提出的"壮腰工程",培育大产业、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战...  相似文献   

15.
介休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始终抓住调整结构、改善环境两件大事,全力实施工业大集团、旅游大带动、城市大推进三大战略,全市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优化升级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七年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7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完成4.08亿元,同比增长32.9%,与2000年的19.3亿元相比,实现3年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3元,同比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9元,同比增长9%。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良好的政策机遇,得益于短缺经济条件下巨大的市…  相似文献   

16.
短讯荟萃     
<正>1-2月全市财政收支稳步增长1-2月份,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5.2亿元,增长11.1%。其中税收完成20.9亿元,增长6.7%。公共财政支出完成52.7亿元,增长46.9%。全市收入总量和支出总量均居全省第3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体育传媒、社保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保障型住房等民生支出39.8亿元,增长53.7%,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区两个文明建设一路高歌猛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去年在全市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财政收人去年8.18亿元,今年1-10月就达12.4亿,增长81.2%,预计全年总量将突破15亿元;开放型经济实际利用外资列全省第6位,占全市总量四分之一,特  相似文献   

18.
寿光市是省里确定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市。两年多来,我们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999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农业增加值达到2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7亿元,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3850元,增加200元。  相似文献   

19.
短讯荟萃     
<正>南阳GDP总量、增速均居省辖市第三位上半年,我市完成生产总值(GDP)1140.44亿元,同比增长8.8%,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3位,同比提高14个位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3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37.52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428.56亿元,增长11.1%。(市统计局)  相似文献   

20.
福建是中国畜牧业增长最快速的省区之一。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的养殖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2004年福建省畜牧业产值由1978年的3.82亿元人民币提高到2004年的291.7亿元;全省人均牧业收入达831元,位列农村人均家庭纯收入的第二位。福建以饲养生猪和家禽为主,尤以养猪业最为发达,生猪年出栏率达167%,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福建同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