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妇女》杂志社与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在2010年9—10月实施了“第6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调查兼顾了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大连、哈尔滨、兰州、宁波、太原10个城市。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4份,有效回收率为97.52%,  相似文献   

2.
在美女崇拜的社会大潮下,当今城市社会形成了一种以城市职业青年女性为主体的、以"形塑女性美、展示女性美"为主题的女性美女时尚现象。美女时尚文化的历代承袭、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休闲社会的来临等是现代美女时尚生成的宏观社会基础与条件,美女社会建构下的女性社会分层策略的选择则是现代美女时尚生成的直接微观原因。城市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美女时尚现象是青年女性挖掘身体资本、利用身体资本实现其社会地位升迁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西蒙·波娃在其享誉世界的“女性主义圣经”——《第二性》中说,女性的性别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赋予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不是生理性别的差异,而是社会性别的差异。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对于女性的表现和描绘,极大地影响着女性的社会性别在受众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印象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城市非自愿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北京市个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借鉴组织制度变迁理论、社会网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通过分析北京市26位非自愿离岗者的个案访谈资料,不仅阐述了城市非自愿离岗女性主要的社会支持需求,还揭示了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由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共同组成的多元化结构,并分析了在社会支持系统的具体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特点上,离岗女性与男性之间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社会矛盾越发激烈和凸显,犯罪形势出现新情况新特点。近年来我国女性犯罪呈现严重发展态势,女性财产犯罪在女性犯罪中占较大比重,成为女性主要犯罪型态之一。本专题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方法,从调查实证角度研究女性犯罪中的财产犯罪问题,对D市看守所在押女犯人进行PHI心理测查调查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犯罪女性与正常成年女性对照,在多项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特殊群体对照,在多项问题倾向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以此为基础分析财产犯罪女性的人格特征,希望为相关部门做好女性犯人心理矫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预防和打击女性犯罪,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探讨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女性犯罪因素的增加也是社会变动现象之一。女性犯罪因素包括女性犯罪主体因素和引发犯罪环境中的女性因素。女性犯罪主体因素可分为不良心理、变态人格和精神病症状三个层次。女性犯罪行为多在其不良心理支配下,其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自私、贪婪、压抑、迷信、空虚、虚荣等几种。在引发犯罪的不良环境困素中,女性往往充当着犯罪者、被害者及成为他人犯罪诱因等角色。这是因为:城市角色矛盾,突出地表现女性身上,易产生消极因素;人际交往频繁,女性的性别、心理特征,易产生受害犯罪因素;家庭功能的不良,易产生家庭矛盾,激化为犯罪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7,(5):38-40
继2005年底首次开展“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后,2006年底《中国妇女》杂志社与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开展了第2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  相似文献   

8.
在美女崇拜的社会大潮下,当今城市社会形成了一种以城市职业青年女性为主体,以形塑女性美、展示女性美为主题的“美女时尚”潮流.美女时尚让城市职业青年女性活得精彩与自信的同时,也带给她们审美压力、消费压力、风险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引导城市职业青年女性清醒地认识并理性地追求美女时尚潮流,同时强化美女时尚所涉及的行业监管及行业自律,是避免和缓解城市职业青年女性美女时尚压力的基本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97中国城市女性的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7中国城市女性的状况全国妇女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美兰德信息公司从枯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感到城市女性的变化、进步、差距和危机。1997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等6部委联合组织了以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1个城市,15600户为调查样本的中国职工生...  相似文献   

10.
城市女性休闲活动的职业差异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活动在不同女性职业群体中的差异状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市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绍兴城市女性休闲活动的职业差异。结果表明,绍兴城市女性在休闲目的、休闲时间、休闲消费、休闲交通方式、休闲场所及影响休闲地选择因素等方面存在职业差异,但差异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调查表明,农村女性流动的主要动力是为了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入,农村女性流动对于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市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对于女性流动的社会舆论评价已经逐步转向正面,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工资收入低等问题仍是影响她们正常流动的主要障碍。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流动女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调查表明,农村女性流动的主要动力是为了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入。农村女性流动对于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市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对于女性流动的社会舆论评价已经逐步转向正面.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工资收入低等问题仍是影响她们正常流动的主要障碍。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流动女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资源视角:贫困女性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长白学刊》2010,(3):102-105
社会转型期的女性贫困与特定的历史、经济密切相关,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保障转型导致的社会分化,是出现贫困女性化的结构性原因;资源不足是造成女性贫困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空间中,制度资源是最常见的一种正式支持,但制度资源的匮乏和获得的不平等,使得社会公共服务只能满足部分贫困女性的初级物质需求,对缓解或减轻贫困的作用有限。亲缘网络在女性应对贫困中发挥主要的社会支持功能,但贫困对社会支持的消解作用已经显现。女性采用节流策略应对贫困的同时,还应努力开辟增加经济资源的渠道,尤其是发掘家庭外部资源以获得改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就业人员性别工资歧视的估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2002年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采用Blinder-Oaxaca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对我国城市就业人员的性别工资歧视程度进行了估计,结果是在男性女性工资报酬总的差异中,54.4%要归结于个体特征差异的影响,45.6%要归结于歧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是激发社会活力的主要来源,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对青年女性群体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当代青年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具有类型多样化特征,整体上表现为积极正向的社会参与状态;除个体特征和婚姻家庭因素影响外,阶层与体制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会影响到青年女性的社会参与,尽管不同类型社会参与中的阶层因素影响不尽相同,但青年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呈现体制内外的显著差异化特征,进入到体制内就业且实现经济地位提高的青年女性群体更能够积极主动开展社会参与活动,而体制外就业的新社会阶层青年女性的社会参与整体偏弱。为实现女性在社会领域的全面发展,在提升其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为新社会阶层青年女性开辟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构建积极有序的社会参与机制,激活其社会参与的能动性,仍然是今后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人们心中,青年女性往往如天使一般,是温顺与善良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我国社会变革与转型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少数职业女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及不良现象,失去了正确把握自身的能力,为了满足金钱和物质的贪欲,铤而走险,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女性职务犯罪案件中,涉案的青年女性又占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环球竞争。中国女性与世界各国女性相比,其解放程度、社会地位和整体素质都呈现出令人欣喜的佳况。她们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发展上,日益成为一个主要的资源而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城市:“巾帼建功”展英姿;在农村:治家种田胜须眉。实  相似文献   

18.
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出台,为包括女性在内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了市民化的政策路径,也使农业转移女性人口群体的城市融入出现新的趋势与特点。文章基于新的时代背景,聚焦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女性新市民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这一群体城市融入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探讨促进女性新市民城市融入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基线调查的数据,文章分析了城市丧偶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和多项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的性别差异,探讨了活动参与和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发现,丧偶老人较有偶老人抑郁程度更高。不同性别丧偶老人的社会活动参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多元分层逐步回归的结果显示,对丧偶男性而言,参加社会活动和抑郁状况无显著关系;而经常参加跳舞健身的女性抑郁程度较低。研究结果意味着老人对丧偶事件的应对可能存在性别差异。社会服务在关注老年丧偶群体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时,应根据性别差异提供适应的活动,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对抗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苏秀琼 《创造》2003,(3):36-37
随着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下岗女职工越来越多,城镇女性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查了解掌握城镇女性的就业现状,深入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推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大批女性实现就业,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城市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维护家庭、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笔者以五华、盘龙两城区为重点,就昆明市城镇女性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一、昆明市城镇女性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