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0年,赵作海“冤假错案”震惊全国。赵作海坐牢11年,身心受尽折磨,还落得妻离子散,给予精神赔偿是合乎情理的。然而,精神损害纳入国家赔偿的《国家赔偿法》自2010年12月1日才开始实施,赵作海案件是在此之前发生的,不能用新实施的法律去适用该案件。  相似文献   

2.
丁霞 《理论月刊》2008,3(5):35-37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人文精神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多层面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共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互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以实践为基础,也表明了实践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的总纲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的求真求实精神,体现了科学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和精神,体现了科学不断创新和勇于开拓的精神。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相作用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也对中国当代科学精神的演化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从1979年国内某些传媒宣传儿童的“耳朵认字”、“意念致动”起,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这一斗争中,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功不可没。敢于捅“马蜂窝”1979年3月,《四川日报》介绍四川大足一名五年级学生唐雨能“耳朵认字”的事情以后,几十家报刊竞相渲染,耳朵能“认”字的“特异人”争先恐后地从北京、广东、安徽、河北等地冒出来。70年代,邓伟志曾潜心研究过科学史,由他主笔的《人类的继往开来》一书,曾受到当时中国科学院负责人胡耀邦同志的赞赏。对于儿童“耳…  相似文献   

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可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界 ,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都知道 ,自然科学之所以能在短短几百年时间里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学科门类齐全 ,而且各学科间可以相互贯通 ,可以相互佐证的严密严谨的庞大科学体系 ,其最主要、最有效的鉴真识伪的思想武器就是科学共同体始终坚守不渝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而从另一方面说 ,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大凡出现了大弯路、大误区的时候 ,也大都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结果。这两个判断 ,实际上已被大量的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反反复复一再证明了。在我看来 ,这也正是我们要探…  相似文献   

6.
捍卫尊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尊严两字,是本次两会最热门的词语之一。事实上,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温家宝总理三提尊严,从2月12日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到2月27日接受新华网专访,再到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尊严论引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体现了人类所追求的客观合规律性与主观合目的性的统一。二者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李国兴  黎洁 《人民论坛》2012,(5):142-143
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实现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同福  吴春俊 《前沿》2006,(11):197-199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地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从战略高度阐述了应当怎样发展的问题,体现了科学理性。与此同时,在回答发展的主体、价值目标问题时强调以人为本,凸现人文关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物理学史中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华  ;姚朝文 《求索》2008,(9):54-57
文章回顾了人类经历过的几个主要时代特征,简要评述了物理学史所蕴涵的丰富资源。文章梳理了物理学史的人文精神:以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挑战权威的精神等三大精神。文章进而分析了物理学史的人文精神。文章最后得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在物理学史中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精神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互动、互补,共同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江泽民教育创新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应正确认识大学教育中事实上存在的科学、人文失衡现象,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并在这相融互补的基础上实现素质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2.
“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是很重要的话题,与此相应,“将人文精神注入我们的科学”也是很重要的话题。因为目前我们的文化中确实需要更多的科学精神,而目前我们的科学中也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诸多领域对人类提出新的挑战,引起新的人文思考,也预示着越来越明显的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趋向。从科学走向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将是人类克服种种社会重大危机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康薇 《传承》2014,(7):80-8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方法,各自从不同的维度来解释和改造着世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分离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在新的世情国情背景下,必须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视域下坚持以科学精神为认识基础,充分发挥人文精神的引导和核心作用,继而把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贺良林  朱志霞 《传承》2012,(22):38-39
"三生教育"涵盖面十分广泛,虽然每位教师讲授的内容大不相同,但都围绕"三生教育"的主题展开,不同程度地阐释了"三生教育"的深层内涵——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三生教育”涵盖面十分广泛,虽然每位教师讲授的内容大不相同,但都围绕“三生教育”的主题展开,不同程度地阐释了“三生教育”的深层内涵——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从多视角看科学,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本质,也有助于弄清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科学具有客观性、理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逻辑完备性和批判性等特征,与伪科学在原则上是对立的。科学普及不够、权威效应作用、科学精神迷失、两种文化分裂、相关制度不健全等,是伪科学流行的认识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8.
智敏 《文明大观》2003,(1):36-38
被告人孙林宽犯循私枉法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被告人姜国良犯徇私枉法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半……”  相似文献   

19.
李炳昌  张向阳 《前沿》2009,(3):13-15
面对中国崭新的改革开放事业建设局面,邓小平倡导“闽、试、冒”精神,奋发创业。这种精神蕴涵着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又充盈着尊重主体犯错、善待主体自主性的人文关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当代大学生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发奋学习、拼搏创业。  相似文献   

20.
南桥 《同舟共进》2010,(11):14-15
今年年初,我们听到政府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让人们活得更有尊严",可以说这是宪法精神的一个延续,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承诺。怎样才能让人活得有尊严呢?200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