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开启。新时代爱国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的最新呈现。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理论蕴涵和内在特质主要表现为"三个统一",即彰显主题一维性与主体多元性的统一,突出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体现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秀典型,伟大的民族英雄。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有不少民族英雄和无数爱国志士。作为共产党人的民族英雄方志敏,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与他们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更有如下相区别的三点基本特征。 一、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目标,是方志敏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的本质特征。 随着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并成为时代的代表,随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诞生,世界上就出现了新型的爱国主义——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从此,爱国  相似文献   

3.
蔡国英 《共产党人》2012,(9):13-14,12
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培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2012年4月1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蔡国英在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本刊刊发蔡国英同志讲话的主要内容,目的在于让全社会广泛地认识、了解并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宁夏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孙秀民 《理论学刊》2006,2(6):30-31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它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升华和培育了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正如毛泽东所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1](P520)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进一…  相似文献   

5.
《湘潮》2020,(5)
正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这对各级党史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项光荣任务,也是一个促进党史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相似文献   

6.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爱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著作,就是要高高举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的振兴中最终胜利而奋斗! 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为共产主义的事业而奋斗;同时,他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生为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幸福和富强而斗争.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他对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做了许多重要论述,使之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考察邓小平一生的爱国主义实践和研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爱国主义与追求祖国繁荣富强相联系在经济上改变祖国贫穷落后  相似文献   

9.
重视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包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广达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塔城地区各族人民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在保卫边疆、建设塔城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也证明,爱国主义是推进塔城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历久弥新的主题。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以课外活动为补充和延伸,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实践活动之中是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遵循科学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车霁虹 《世纪桥》2010,(10):33-36
<正>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夺取一切胜利的动力源泉、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的艰苦斗争中孕育和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黑龙江省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国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思想为理论根基,以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涵,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内涵,以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道德内涵。新时代,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将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而且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制度建设中,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氛围,涵养国民理性平和的爱国观,以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表达爱国情感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衍生出网络爱国主义新形态。新时代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对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场域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内容匮乏、话语价值引导乏力、依法治理缺位等现实困境。为此,要从三个方面推进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即要坚持内容为王,增强真理的吸引力;创新话语体系,增强话语的影响力;坚持依法治理,增强制度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最近公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搞好爱国主义教育作了系统地阐述,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长远的意义。邓小平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同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把爱国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榜样。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既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又切实地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一切工作,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实反差和理想的矛盾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困惑,将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点。必须突出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与反腐倡廉和爱国主义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工匠精神的价值导引,工匠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实践表征,两者的内在契合性使其兼具广泛的文化认同基础和深刻的社会实践自觉。在社会转型期,工匠精神延展爱国主义传统、涵养爱国主义理念、融纳爱国主义教育、砥砺爱国主义品质,为弘扬爱国主义提供实践支撑;以爱国主义作为价值导向、文化滋养和精神驱力,通过觉醒工匠意识、涵育工匠情感、磨炼工匠意志;积极在全社会培育工匠精神,最终实现工匠精神与爱国主义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协同进阶。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3,(7)
爱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理论系统,也是一个历史性、具体性的范畴。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体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相互统一。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还是一种行为准则和理性精神,具体表现在道德义务、政治原则、法律规范和民族精神四个维度上。  相似文献   

19.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继承性和典型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现实性和多样性三大特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推进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行之举.文章以西柏坡爱国主义示范基地为视角,对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内涵以及政策导向优势进行分析,借鉴西柏坡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发展的合理路径,以期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四部委联合发出的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是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爱护和全社会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关注,为教育工作者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