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1792年亚·埃·拉克斯曼使团访日是俄日关系史上的大事件。使团访日是俄国官方正式对日接触的开端,奠定了19世纪俄国对日政策的基调,对俄日关系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俄国派遣使团访日的外交行动,实际上是针对整个远东地区的,是"双头鹰"外交的向东实践。俄国使团出使的背景和肩负的双重使命注定其无功而返的结局,而日本"有法度的殷勤"接待体现出保障国土安全的国家战略与利益诉求。从世界文明角度看,俄国访日使团在丰富俄日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交往方面同样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北方领土"外交是日本对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9月2日,小泉"巡视"了北方四岛,日本对俄政策发生新的转变。总的来说,在今后较长一时间内,日本政府的北方领土外交不会有大突破,受领土问题的制约,日俄关系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领土问题优先同时辅以经济合作,仍将是日本今后对俄政策主轴。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苏联发布了1945年11月20日与1946年1月20日两个恢复中国俄侨国籍令,以彻底解决中国俄侨问题.苏联恢复俄侨国籍的多重目的及其在解决俄侨问题上的一系列不正当做法,直接构成了对中国国家利益及国民党自身利益的重大威胁与损害.为此,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外交上尽量予苏联以合作和便利的同时,进行了暗中的抵制与反击.然而,弱势的国际地位和"恐苏助共"的致命伤,使其抵制与反击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作用不大.苏联恢复中国俄侨国籍的目的基本达到.中、苏双方围绕以苏联恢复俄侨国籍为中心的中国俄侨问题而展开的交涉和斗争,是该时期双方关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重启"美俄关系是奥巴马执政后重要的外交议程之一。美国面临的多重困境是奥巴马政府积极"重启"美俄关系的关键推动力量。2009年的美俄外交呈现出"务实"和"机制化"的特征。相对国家实力的对比变化,使"奥巴马-梅德韦杰夫时代"的美俄两国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成为可能。美俄双方一直存有严重分歧的议程有可能成为2010年美俄外交的难题,为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增加变数。  相似文献   

5.
九一一事件后俄日关系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钢 《当代亚太》2003,(4):44-49
俄日关系是亚太地区诸多大国关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 ,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将俄日关系放在俄罗斯亚太战略和大国关系互动的框架内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俄日关系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俄日关系改善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俄日和平条约谈判和北方领土争端是二战后苏联时期遗留的历史问题。苏联解体后,俄日两国试图通过谈判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签署和平条约,为俄日关系的全面发展扫除障碍。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和政治原因,俄日双方在北方领土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俄罗斯曾提出在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基础上,以妥协方式彻底解决北方领土问题, 日本则坚持全部归还北方四岛的立场。由于俄日立场的截然对立,使俄日在签署和平条约和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上深深地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通俄门"是美国国内各种政治力量进行政治斗争的产物,它产生于2016年大选期间,起源于斯蒂尔的报告。在政治极化的大背景下,民主党积极利用"通俄门"来打击特朗普与共和党,其他反特朗普力量也想借此来削弱特朗普执政的合法性。共和党没有全力阻止对"通俄门"的调查,加上主流媒体的推波助澜等原因,进一步导致"通俄门"事件不断发酵。"通俄门"加大了美俄关系改善的阻力,特朗普行政团队的建设和国内政策议程的推进也因此受到影响,它也加剧了美国的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  相似文献   

8.
俄日领土问题是俄日两国关系中的一大“顽症” ,虽经多次谈判 ,但至今仍未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北方四岛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 ,并认为在中短期内 ,俄日解决领土问题的谈判难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1月 1日 据莫斯科回声电台报道,俄近十年来最为深远的财政改革进入实施阶段,个人所得税统一削减至13%,从而使俄成为世界上人口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 同日,土库曼总理库尔班穆拉多夫称,已于2000年12月31日全部切断对俄天然气供应。 2日 俄司法部高官尤里·柴卡称,俄监狱法正在议会审议,一旦通过,将大赦罪犯35万。 同日,俄赫鲁切夫国家航天中心主任基谢廖夫表示,21世纪航天计划将从国家空间站向星际站过渡。  相似文献   

10.
俄苏"红色经典"在当代中国的接受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超过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然而,究竟是以中国当代现实政治的立场来"改造"俄苏"红色经典",以期让它更有针对性地为中国当代现实政治服务;还是凸显俄苏"红色经典"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作出不牵强附会的现实阐释,这是俄苏"红色经典"在当代中国接受史中一直存在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新政府开始奉行新的外交理念并拟再次"重启"美俄关系,这不仅是其新外交理念的必然要求,而且是遏制中国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与俄对抗政策失效后的不得已选择。美俄关系拟"再重启"的领域包括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打击恐怖主义以及战略稳定与军备控制等。然而,虽然特朗普意欲"再重启"美俄关系的意愿明显,但美国国会、舆论界以及精英群体中明显占据优势的反俄情绪势必对其构成极大牵制;美国不可能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双方在称霸与反霸、单极与多极、崛起与打压、遏制与反制等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难以消解。此外,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围绕"东扩"与"反东扩"的矛盾与分歧不可调和,双方军事遏制与反遏制的激烈程度也难以缓和。所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美俄关系"再重启"的限度。本轮美俄关系即使实现了"再重启",最终仍有可能"重蹈"之前的"覆辙",美俄之间竞争及对抗的关系模式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2.
7月1日俄副总理伊戈尔-谢钦(Igor Sechin)表示俄罗斯和土耳其将在南溪(South Stream)天然气管道项目问题上开展合作。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签订牛奶、肉类供应协定。2日俄总理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什科夫(Dmitri Peskov)称俄希望加入WTO,但俄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签订的海关同盟是俄的优先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来,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出现了升温。俄日首脑于97年11月初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了非正式会谈,这标志着俄日双边关系有了新的进展。俄日关系的过去状况如何?现在怎样发展?未来走向又将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俄美关系迅速恶化并深陷危机的基本原因是:美国忽视俄罗斯重要的地缘战略利益;俄希望西方承认俄罗斯及其建立的安全体系;俄美对各自在世界体系中的作用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文章强调,奥巴马"重启"战略几乎没有涉及对俄罗斯具有头等意义的重要战略利益.俄美最主要的利益不在双边关系领域,而是在与第三国的关系方面.本文认为,俄美如不开展建设性合作,就无法落实各自的利益.因此,俄应建议美不是"重启",而是重新调整美俄关系,在两国根本利益和优先方面的基础上与俄做一笔"大交易".  相似文献   

15.
俄日关系既是牵动俄日两国内部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更是影响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俄罗斯和日本同为中国的邻邦,客观考察俄日关系的发展轨迹,把握其发展趋势,对我们制定对外政策和解决外交实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俄日两国从各自的战略和现实利益出发,不断调整双边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俄日两国首脑在以往非正式会晤的基础上,已经排出正式会晤的时间表:日本首相定于1998年秋季正式访问俄罗斯:俄罗斯总统将于1999年春季正式访问日本。这样一来,不仅使俄日两国首脑高层交流的势头得以持  相似文献   

17.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把俄罗斯视为"小伙伴",偏袒叶利钦,不遗余力地支持俄罗斯的私有化与市场化改革。但是,20世纪末期的俄罗斯却陷入了经济动荡与政治转向的困境之中,这为美俄两国关系的发展蒙上了阴影。美国将俄罗斯政策的受挫归咎于俄罗斯人的愚钝,而俄罗斯认为自己是受美国压迫的受害者。结果,美俄之间由此陷入了相互"认知错误知觉"的怪圈,美俄民众相互间的反感情绪上升,美俄关系也因此冷淡。这对后来美俄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10月 1日 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四个独联体国家内务部长会晤并签署了关于共同采取措施稳定北高加索局势的议定书。 2日 普京邀请两位南联盟总统候选人赴俄,并声明说:“作为南真正的友邦,俄不能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 同日,欧盟主席发言人乔纳森·福尔称,欧盟主席普罗迪建议欧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同日,俄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伊万诺夫称,俄反对外国干涉南联盟大选。 3日 俄印(度)首脑在新德里缔结战略伙伴关系。 同日,南联盟总统候选人科什图尼察称,在得到普京正式邀请的前提下,愿意访问莫斯科。 4日 国家杜马一致通过“关于南联盟大选”声明,指出此次选举“总的来说符合南联盟的法律与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19.
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俄战略伙伴关系是冷战时期印苏特殊关系的继承和演进。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俄罗斯的复兴和印度的崛起,双方重新审视对方在各自战略棋盘上的分量,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能源等领域的合作。由于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印度与中国"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正在推进,印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中国具有某种积极意义。尽管印俄对中国的态度有一定区别,但是印俄战略伙伴关系对中国的良性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0.
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后苏联空间"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整合分散的"后苏联空间",最大程度地推动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次区域一体化,是俄罗斯多年来一贯推行的方针政策.在"后苏联空间"中,哈萨克斯坦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俄哈关系构成俄罗斯重塑"后苏联空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俄罗斯追求在世界上"最大行动自由"与哈萨克斯坦确保自身"自主性"的互动过程中,俄哈之间构建出特有的安全模式.通过对俄哈之间存在的三种复杂安全模式进行全面的梳理,同时以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安全模式为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可以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俄哈两国的战略关系,并有助于评估俄哈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前景,以及这种安全模式对整个欧亚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