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芳芳 《桂海论丛》2008,24(6):62-64
“实然”的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状况存在着诸多制约,且随着其发展,这些制约力量逐渐呈现于农村场域,进而构成农村治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因此,要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寻求弥补缺陷的方法和路径,以期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完善来促成理性秩序的达成.要对制度之外的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理路进行积极的探寻。  相似文献   

2.
农村贫困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议题。与传统贫困治理模式不同,精准扶贫具有更强的实践导向性和制度针对性,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根本之策。然而,精准扶贫在农村贫困治理中也存在诸多困境,有必要对精准扶贫政策加以改进:改革精准识别的制度掣肘,把握精准施策的技术靶向,锻造精准扶贫核心力量,完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社会协同和民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农村贫困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北省农村老年人口比重规模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低龄老人占比大,高龄老人规模增长快,空巢老人增多,城乡差距持续增大。基于湖北省农村人口养老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建议党和政府从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确保制度完善到位;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政策,确保政策执行监督到位;改善农村养老基础环境,确保服务内容品质到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四个方面着手,应对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农业生产中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在农村生活中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夯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制度建设中强化农民的自我管理作用,提高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阚景阳 《长白学刊》2010,(1):120-122
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项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显著实效。要使中国农村金融走出当前困境,必须在制定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同时,启动农村综合改革,主要包括:给予农户土地永久使用权,促使土地向种植业效益更高的农户集中;发展流通性质的合作社,克服单一农户的市场弱势问题;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对农村生源的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给予适当倾斜等等。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导致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框架没有搭建起来,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无法从制度上得到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能否在县乡财政不足以完全支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情况下,探索一条由市场主体来提供一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道路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市场力量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可行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制度建设是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有利于保障农村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农村党务公开建设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完善农村党务公开制度建设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使他们主动适应农村基层党务公开的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夯实推动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制度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动农村党务公开制度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提高农民群众政治素质,使之成为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制度建设的推动力量和监督力量;以做好服务公开为抓手,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以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广西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了农村低保制度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五个"实现"一是实现了帮扶政策的有效衔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6]78号),以"八个衔接"推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作为农村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起经历了三个不同的主体阶段,三个阶段中显示出了国家力量与非国家力量间的关系以及主体与土地制度间的关系。透过历史与现实,可以看出土地制度与国家政策以及现实当中的各种问题对村治主体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实现科技兴农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而且需要设定科学的体制机制,提高科技推广的效率。本文通过构建信息非对称下的博弈论模型,探讨了农村私人科技服务市场消失的原因,分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下股份合作、外部监督机制设计如何推动科技服务的效率提高,并分析了二者的交叉作用。文章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民的农技培训、外部监督职能向农业协会组织转移、构建政府支持下的私人科技服务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燕 《重庆行政》2017,(4):70-72
<正>一、现行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适应性分析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第二轮土地使用权延包"30年不变"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这一政策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延续。现行土地流转制度由于自身制度缺陷的存在,使得它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不相适应,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乡—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同时也造成农村"留守"现象,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农村逐渐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养老模式在健康状况、经济收入、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关注和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力量,在老人增收、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多元养老模式等方面,构筑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农村土地制度的巨大链条上,妇女既享有宝贵的制度资源,也受限于政策的性别中立立场;妇女的土地权益既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框架之下得以体现,也为家户所遮蔽。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充分认识妇女土地权益对于经济发展、基层民主、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促使法律政策倡导下的资源分配做出有利于性别平等的转变,实现"从身份到契约"过程中的男女平等,是重新构建农村妇女经济角色、治理角色、文化角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浙江省社会力量蓬勃前行。通过政策顶层设计鼓励引导,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壮大力量、提高专业化程度、落实保障措施,通过一次次演练比武和实战,浙江省打造了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一个样板。有那么一批人,他们没有职责要求,但他  相似文献   

15.
岑忠干 《前沿》2012,(6):41-42
邓小平曾指出,农村稳定直接关系到全国稳定性。所谓农村稳定,其核心内容就是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思想形成和社会治安的稳定。在应该如何加强农村稳定性这一问题上,邓小平认为其关键就在于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人的创新能力以及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发展群众力量的能力,力求在发展中求稳定,在健全和完善农村各项制度的过程中求稳定,在充分调动农村积极因素的过程中求稳定,在创新中求稳定。  相似文献   

16.
吴显华  欧阳凤莲 《传承》2011,(30):86-88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新医改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新医改的重点和重要保障。新医改为广西农村医疗保障提供了政策平台,广西农村医疗保障存在保障水平低;制度离散、保障理念滞后;保障基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广西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如加大公共财政补助力度,提高保障水平;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保障理念,整合立体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做了周密部署,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这充分表明,我国扶贫战略和实践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思想引领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也走进了新时代,"精准救助"成为政策绩效目标和公众  相似文献   

18.
陆福兴 《求索》2014,(8):37-41
农地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农地制度创新的路径有三:一是从经营权入手,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创新;二是从所有权入手,在根本制度上创新;三是从产权权能入手,产权权能社会化创新。我国农地制度创新受法律法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农地功能的制约。农地制度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保障、生产力发展和源动力激发等功能。加速农地制度创新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完善农地产权政策、加快出台农地使用政策、探索农地信托制度试点、构建农地政府监管政策和完善农地制度创新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9.
民政要闻     
<正>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召开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座谈会7月18日下午,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在京联合召开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座谈会,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宫蒲光主持会议,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夏更生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0.
马千山 《群众》2010,(1):75-76
<正>农民工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既是农村问题,更是城市问题;既是政策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农民工作为一个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的新生群体,他们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新的服务对象,做好农民工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