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溪是一座因煤炭钢铁而立之城,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在创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在转型。历经艰辛探索论证,转型方向终于确定。根据本溪的资源条件和产业特色,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支持本溪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决策。从此,本溪市开启了"打造中国药都、建设沈溪新城"的序幕。完善硬设施。五年来,省、市两级多方筹措资金,用于"七通一平"、沈本产业大道、园区路网、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6,(11)
正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黑龙江省振兴发表的两次重要讲话,既找准了制约龙江的症结,又指明了转型发展的路径,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滴道是具有百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老矿区,面对经济下行、产能过剩的多重冲击,我们结合鸡西实施"三大战略",做强"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一都五基地"的部署,立足滴道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努力在滴道转型发展上实现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汇》2014,(3):I0001-I0001
正在转型发展中,长治县把高端项目和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了"煤炭生产、机械制造、现代农业物流、生物医药、文化旅游、金融业"六大支柱产业,趟出了一条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高端转型之路。瞄准"高科技、高就业"引进大项目、做强大产业长治县瞄准"两高"方向,重点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6,(1)
正"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鸡西作为百年煤城,既面临着煤炭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更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与全国同步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按照黑龙江省实施"五大规划"、建设"龙江丝路带"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做强"四大主导产业",着力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6,(8)
正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突出"一条主线"(转型发展),实施"三大战略"(两个转变、双轮驱动、旅贸牵动),做强"四大主导产业"(煤炭、石墨、绿色食品、医药),打造"一都五基地"(中国石墨之都、现代煤化工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医药制造基地、生态度假边境观光旅游基地、对俄国际通道和进出口加工基地),努力开创鸡西转型发展兴市富民新局面,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8,(10)
正鸡西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鸡西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转型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一条主线,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农业两个转变、工业双轮驱动、三产旅贸牵动),着力做强"四大主导产业"(煤炭、石墨、绿色食品、医药),全力打造"一都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产业积极转型,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水城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资源城市转型样板。水城工业底蕴深厚,煤炭曾经是这座资源型城市的顶梁柱,但随着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谋求转型的水城工业将目光投向新兴产业。当昔日"傻大黑粗"产业碰上如今绿色环保产业集群,水城工业转型已经拉开大幕。  相似文献   

8.
正有着"西南煤都"美誉的六盘水,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抢占转型升级制高点,逐步摆脱"路径依赖",走出"资源陷阱",打造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升级版"。这是一座久负盛名的老工业城市,"三线建设"以来,资源型经济成就了他三十余年的辉煌。这也是一座饱经风雨的年轻城市,伴随着煤炭走势的起起伏伏,与市场贴得最近的他常常"画"出令人  相似文献   

9.
正一、煤都的转型探索与审视六盘水市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基地,为避免城市发展"资源陷阱"和"矿竭城衰"的被动,近年来,关于六盘水的转型,从战略模型分析法(态势分析法)的角度来审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优势组合拳"战略,进行了转型实践探索,并初步呈现出了如下模式。(一)实施优势延伸模式,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优势延伸是指在煤炭等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的支柱产业,具有主导产业的性质,通过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经济优  相似文献   

10.
王沫  张博 《奋斗》2018,(15)
正七台河,黑龙江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自1983年晋升为省辖市以来,已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市、全国依法治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众多称号,被誉为"煤炭之都""中国短道速滑之乡""世界冠军摇篮"。如今,七台河市在煤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次为这座年轻的城市加注了又一城市特色名片,让她与众不同、熠熠生辉。2018年7月3日,七煤公司文化中心,全市加  相似文献   

11.
正煤炭工业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关键是要用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全力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贵州是南方产煤大省,煤炭是贵州的比较优势。促进我省能源工业转型发展,基础在煤炭,源头在煤炭,关键也在煤炭。就贵州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系列措施、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  相似文献   

12.
梅永红 《求是》2013,(2):59-60
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资源枯竭城市69个。"矿竭城衰",曾经是许多资源枯竭城市共同的轨迹。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源型城市越早转型越主动,越早转型成本越小。济宁市位于鲁西南地区,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年产煤炭近9000万吨,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中部跨越、西部转型、东部崛起、北部突破,十大工业成绩斐然,遵义正在酝酿一盘发展大棋。这是一座红色的城市。遵义始终把坚持红色传承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在伟大的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精神的浸润下,800万遵义儿女坚守初心,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书写"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遵义故事,最终实现了中国革命伟大转折之地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4.
刘秉承 《实践》2013,(10):46-47
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贯彻落实,昔日人们印象中的"煤城"乌海已阔步迈出城市转型的步伐。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乌海市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经济转型、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同步推进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新道路。产业集聚强优势乌海市能够走出一条做长加粗产业链、实现上游产业附属产品精细加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该市下大力气整顿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密不可分。通过关停淘汰落后产能,规模经济得以健康发展,优势企业得以充分  相似文献   

15.
正以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为目标,贵阳走出了一条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新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贵阳城市坐标甲秀楼前,有一副长联形象描绘了这窿城市基因里的开拓创新精神。作为全省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5年来,贵阳紧紧围绕创新作文章,既探索西部省会城市崛起的新路径,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创  相似文献   

16.
《理论导报》2012,(11):68
2012年2月,按照省煤炭集团的整体战略部署,江西中煤科技集团在萍乡这块红土地上应运而生。一方面承接了安源股份置换出的客车、玻璃等产业,另一方面重组了煤炭集团旗下的焦化、民爆、管道等产业,承担起了煤炭集团"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做强做大煤炭深加工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任务。江西中煤科技集团以"发展的抓手在项目,发展的方式在裂变"为理念,确立"一年打基础、两年大突破、三年超百亿"为目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项目合作,拉开  相似文献   

17.
<正>盘州变了,变得更具有活力;盘州美了,美在人心灵。盘州之变,变在产业转型,变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盘州"依托煤、超越煤、不唯煤",按照"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的战略部署,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同步推进。黔桂煤电化一体化项目,小小的一块煤经过系列环节,产品增加到30多种,形成了煤电—焦化—建材为一体的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盘州立足煤炭资源,不断延长产业链,让煤炭"物尽其用",形成了煤炭、电力、  相似文献   

18.
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已经整整四年.在这四年中,阜新的经济转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市面貌大有改观,楼高了、路宽了、山绿了、河清了.昔日沉寂的"寒极"变成了沸腾的热土;昔日紧闭的"城门"豁然洞开;昔日"黑色经济"逐步被"绿色经济"所替代.阜新人民在享受经济转型带来的成果、展望美好未来的时候,他们不能忘记一个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李岚清与阜新今天的变化密不可分,他心中始终装着在困境中负重前行的阜新人民,也是他使阜新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他还亲自到阜新指导经济转型工作,直到卸任后他仍牵挂着阜新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9.
常艳 《前线》2023,(6):75-78
建构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生态是“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任务,也是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北京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转型服务供给优势突出,但仍面临转型服务需求场景开放、大中小企业协同、转型公共服务精准度提升、转型要素优化配置及数据安全保障等系列难题,需多措并举系统建构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的转型,必然引发社会精神生活的转型。作为精神生活核心内容之一及行为准则的道德领域也必然要转型。在社会道德转型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评估当前的道德状况;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道德体系;应该做些什么工作,使社会道德适应经济转型,趋向良性发展就显得并非可有可无了。本文想就这些做些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一管子说:"仓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王充说:"让生于有余,争生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