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但纳雍人迎难而上,从厍东关乡启程,全力打造玛瑙红樱桃产业。如今,纳雍县的玛瑙红樱桃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挂果季节,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株株樱桃树红绿相间,一片丰收好风景。4月,是纳雍县厍东关乡最热闹的时节。为啥?因为这里的玛瑙红樱桃红了。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一拨接着一拨,厍东关乡高速公路收费站日常出站车辆大约500辆左右,樱桃收获季,暴涨到每天3000辆。  相似文献   

2.
每次到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自1996年农业科技专家徐富军在陶营村发现第一株玛瑙红樱桃变异植株,经过种植试验,如今,全乡共有30535亩玛瑙红樱桃."其中2万余亩处于盛产期,亩产值可达6000元."厍东关乡乡长汪书应介绍,是一株玛瑙红樱桃,引发了全乡产业发展的"核裂变".  相似文献   

3.
正纳雍县昆寨乡靠山吃山,规模化在山上种植药用银杏树、山腰种植桑树、山下种植玛瑙红樱桃树,实现全区域覆盖;林下种植中草药、葛根,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助民增收拔"穷根"。在纳雍县昆寨乡建新河畔,一片片玛瑙红樱桃已挂果,即将成熟;半山腰的桑树在春风中新枝吐绿,茁壮成长;路两旁的药用银杏树已长出嫩芽,长势喜人。再过1至2年,这里的玛瑙红樱桃就可以规模上市,桑树叶可以养蚕,银杏果也开始出售。  相似文献   

4.
曾书慧 《当代贵州》2020,(19):15-15
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运输环节很关键。其中,以玛瑙红樱桃为代表的贵州生鲜,是物流运输中门槛最高、要求最高的品类之一。4月21日,在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当地农户忙着对玛瑙红樱桃进行采摘、预冷、分拣、打包,最后装上冷链车销往全国各地。"要大力推动产销衔接,派专人引导电商宣传、销售平台介入.  相似文献   

5.
正纳雍县大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绿色经济向美丽家园转变,大力发展茶、玛瑙红樱桃、李子、蔬菜、菊花、玫瑰花等产业,既得到了金山银山,又保住了绿水青山。走进纳雍,鸽子花迎风绽放、金蟾大山巍峨雄壮、大坪箐翠绿叠嶂、枪杆岩笔直耸立……如今,纳雍县的农业、生态、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毕节市纳雍县的一名农民讲师,叫吴儒文,今年54岁,曾在2014年获得"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是贵州省唯一获此表彰的先进个人。1996年,只有高中文化的我当选纳雍县老凹坝乡平寨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当就是20年。如何改变村容村貌,如何让村民富起来,如何搞好村内和谐……当上了村里的发展"领头羊",一上任我就告诉自己,必须带领村民富起来。作为一名村支书,我想只有奉献  相似文献   

7.
正纳雍县抢抓广州市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实现就业帮扶到村到户。2016年9月3日,贵州·广东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明确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毕节市纳雍县。两年多来,纳雍县抢抓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创新建立了10个"扶贫车间",吸纳483人在家门口就业,实  相似文献   

8.
农民讲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农民增收农民助、农业变革农民带、农村发展农民帮。2012年以来,纳雍县把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发掘、调动起来,组成一支在农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传授实用技术、化解社会矛盾的"农民讲师团"。这些农民讲师和群众同在一个屋檐下,语言相通、思维相近、目标相同,讲师一"点拨",群众就"开窍",产生了"共鸣",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正走进纳雍县百兴镇,一幅文明卫生乡镇的画面映入眼帘:街道干净整洁、广场宽敞漂亮、农贸市场秩序井然、车辆停放有序。百兴,原名"白泥屯",因白泥储量多而得名,后更名"百兴",寓意"从头再来",也蕴含着新发展、新变化的意思。"街道干净了,每天饭后就喜欢到街上散步。"集镇农贸街居民李从兴说,以前集镇占道经营的商贩很多,搞得人都难通行,路面也到处是垃圾,居民们都怨声载道。"现在每  相似文献   

10.
纳雍高山茶     
正纳雍县特有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少霜期气候特点和黄土地、马血泥、厚土层、多元素的土壤条件,造就了纳雍茶叶"高山、生态、有机"的品质特点。优异的品质造就了纳雍茶厚重的品牌。2009年以来,纳雍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年获得"中国高山生态茶之乡"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2019年纳雍县腙岭雾翠茗香茶场获得全国"十大最美茶园"称号。  相似文献   

11.
华姝 《当代贵州》2020,(17):60-61
绿的是生态,红的是生活。在毕节试验区,一个个美丽乡村的绽放,奏响了一曲曲红与绿的交响。"长山脚下癞石坡,广种薄收几背箩。开荒种地来糊口,只为生存无奈何。"这首打油诗,曾经是大方县黄泥塘镇化理村的真实写照。而今,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4月15日,记者走进化理村五星组,在满山翠绿中,一株株玛瑙红樱桃随风摇曳,村民安兴义在自家的樱桃林里忙个不停。  相似文献   

12.
李凯  黄杏  彭华昌 《当代贵州》2020,(15):20-21
当代贵州:为确保剩下的10492户28538名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纳雍县如何推动挂牌督战?彭华昌: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省、市的决策部署,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探索"一图一表一方案",形成图管村、表管户、方案督干部挂牌督战机制,确保抓具体、抓深入。一是图管村。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纳雍县张家湾镇教育总支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优化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按照"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任人唯贤、任人为才"的要求,选准苗子"跟踪记录,精心培养,成熟发展,确保过硬",围绕"给想干事的人一个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一个平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一批简称"产业脱贫",是指立足贫困地区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带动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就地脱贫。产业脱贫是脱贫的首选路径,也是主要手段。脱贫致富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只能是空喊口号。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简称"教育脱贫",是指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实现一部分人口脱贫。实  相似文献   

15.
5月6日,"贵州纳雍生态旅游文化节"在纳雍县总溪河畔举办,文化节以"观滚山珠、品玛瑙红、漂总溪河"为主题,展现了纳雍民族、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展示了纳雍旅游文化新形象和旅游文化新品牌  相似文献   

16.
纳雍县老凹坝乡平寨村土地肥沃,农民种一年粮食够吃两年。尽管粮食单产高,但村民们并不满足,他们相信土地的价值空间还大有潜力可挖。在保证吃粮的前提下,村民大胆转型,在农民讲师吴儒文的带领下打造出了"果+X"种植模式,一种果树,二种蔬菜或其他,以"长"补"短",以"短"养"长",原产出  相似文献   

17.
正赤水市把金钗石斛产业作为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朝阳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金钗石斛是国家保护二类珍稀植物,世界濒危物种,与雪莲、人参、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并称为"九大仙草",更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素有"人间仙草"美称。  相似文献   

18.
自治区政府着力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大瓶颈——农民"卖难",努力构筑具有多出口"高速路网"功用的种、养、加、储、运、销一体化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这是宁夏农业产业化发展"三部曲"——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活市场的其中一部,也是继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了13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并不遗  相似文献   

19.
<正>水城县发耳镇火红的玛瑙红樱桃,让这里成为六盘水人夏季周末的良好去处,踏青,摘果,尝鲜,平均20元一斤的价格,让小小的樱桃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新门路"。"一分种九分管",发耳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但因地制宜精准聚焦樱桃、杨梅、刺梨和蜂糖李四大产业。"冬剪骨架,春剪花,夏控旺长,秋后拉。"结合经果林的不同需求,发耳镇采取时节体系和果树体系双头齐进的管护模式,解锁了大自然的"秘密",实现了"种下去"与"长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普安把普安红、长毛兔"一红一白"作为主导产业,将茶产业作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进行打造,把长毛兔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短、平、快"项目大力推进,引领农民做强做优扶贫特色产业,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初到普安县的人,到乡间山头走一会儿,就会被清新的空气、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满山茶绿所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