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赫章香葱     
正2016年,赫章县引进贵州新农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松林坡乡,建立香葱种植基地3320.8亩,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秉承绿色、合作、共享、示范的发展理念,建立了"11235"扶贫带动机制,把小香葱做成大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成效明显。基地根据每个市场的不同需求,细分为广州园、长沙园、浙江园、重庆园、上海园  相似文献   

2.
王星 《当代贵州》2020,(14):23-23
近日,记者走进赫章县松林坡坝区香葱基地,几百名村民正在采葱、冲洗、装车,现场一派繁忙。有人一边劳作一边唱道:"松林大坝宽又宽,种上香葱我喜欢;政企合力发展好,群众不愁吃和穿。"松林坡坝区是赫章县面积最大的坝区,面积3320亩。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花溪区黔陶乡聚焦乡村产业空心问题,按照"发展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香葱产业,全力打造"黔陶葱"特色品牌,建成了万亩香葱基地和优质调味品生产基地。如今的黔陶坝区广大村民都围着种植香葱产业转,家家户户种香葱,产业助推致富路。黔陶坝区一亩地一年收入达1.6万元。种植大户罗玉海说:"九年前我曾在河北打工,自乡里出台香葱种植产业后,我和妻子回到家乡,种植发展香葱,每年一家收入达10万元左右,不愁致富  相似文献   

4.
正8月12日至13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赴深度贫困县赫章县,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坚决打好"夏秋决战",全力以赴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一鼓作气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谌贻琴此次调研的重点。她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深入松林坡乡香葱种植基地、平山镇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走进田间和大棚,仔细察看  相似文献   

5.
匡奇燃 《当代贵州》2022,(38):46-47
<正>黔西南州现有蔬菜种植规模化基地14.3万亩,其中100至500亩坝区11个,500至1000亩坝区27个,1000亩以上坝区14个,主要种植菜心、花菜、香葱、茭白等,涉及经营主体93家。今年上半年,累计种植蔬菜108万亩,累计采收145.1吨,产值达41.5亿元,商品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5年,全省各级妇联组织以"锦绣计划"为抓手,培训绣娘5万余名;创建"黔灵女"家政服务平台,累计带动3.5万名妇女就业;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90多亿元,培育300余个"巾帼示范基地",帮助20余万妇女实现创业梦。1月20日清早,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刘育村村民刘天珍就在自家的苗木基地忙开了,70多亩苗木基地,不仅一年能挣四五十万元,还带动30多名妇女就业。刘育村妇代会主任徐静说,这一切都归功于村里2012年成立的"妇女之家"。如今,通过"妇女之家"和致富女能手引领和带动,刘育村建设了300亩吊瓜基地等各类就业平台,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3月底,记者来到赫章县达依乡龙塘村飞祥高原红水果种植基地,只见成片的桃花、李花如雾似霞,铺满大片的山坡,来往的游人和劳作的村民穿行在花丛之间。"我们这个基地是2018年建成的,种植面积1000亩左右,有香粉蜜桃、布朗李,今年花开得很好,收入有指望了。"基地管理人员夏会菊说。飞祥高原红水果种植基地的建成,使很多原本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利用,让群众能就近务工就业,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8.
正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成了百姓的绿色银行,全市种植金钗石斛8.3万亩,年综合产值约9亿元,许多贫困户依靠石斛产业实现稳定脱贫。5月的赤水,万绿丛中多了一片红色,上万亩金钗石斛花竞相绽放,这是一年一度的采花期,也是百姓期盼的收获季。"丰产期的金钗石斛,每亩年产量可达到300公斤,每亩鲜花产量有100公斤。"看到成片盛开、娇艳欲滴的金钗石斛,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万恩  相似文献   

9.
尹邦明 《当代贵州》2017,(47):22-23
立冬虽过,但纳雍县骤岭镇狮子村仍是一派生机。 狮子山下,300多亩绿油油的娃娃菜种植基地蔚为壮观。 站在自家的半亩地里,村民黄青飞望着刚浇上水的第三季娃娃菜,笑容满面,“不出意外,这季有近2000元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正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创业一人、带动一片、激励一方,赫章县多举措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22727人。2月24日上午,毕节市赫章县六曲河镇市民广场上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举行"春暖乌蒙"人才招聘会。刚从浙江打工回来的村民王宗银在招聘会上四处观望,寻找合适的企业。不一会儿,他看准了落户赫章的江西赣州诚财服饰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工资高,包吃包住每个月有6000元,还能帮助我解决  相似文献   

11.
寒冬时节,黔东大地依然山青、地绿、水秀。碧江区坝黄镇木弄村群众满心欢喜,又迎来了草莓采摘季。村民杨军忙得满头是汗,跑前忙后招呼着前来体验田园采摘的游客。“亩产3000斤,今年有望收入达到30万元。”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一位村民脸上,全村发展200亩草莓,人均种植1亩草莓纯收入可达上万元。  相似文献   

12.
党建信息     
<正>眉山订单蔬菜收获忙2月1日,眉山市东坡区松江镇山坝村菜农在收获用于生产泡菜的羊角菜。据了解,眉山市现建成泡菜加工原料基地39万亩,去年加工泡菜原料14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3.5亿元以上。(图/新华社)四川137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对张家口市桥东区周顶屯村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周顶屯村依托村企联盟,改变原有种植模式,村民们靠投资分红和在蔬菜基地打工,不少家庭增收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给村民分完红,又用卖菜的收益给"五保户"发了补助,村里账上还多出近5万元。蔬菜种植的成功实践,让村民种植热情格外高涨。不少村民今年刚开春就到村委会打听今年种植安排,是继续照着去年的模式种植,还是选择新的种植品种,对村民来说,是尝试,也是挑战,村民心里都有点儿忐忑。"王书记  相似文献   

14.
赫章 半夏     
正赫章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气候和地理环境独特,中草药资源得天独厚,是全国最大的半夏生产基地之一。2013年2月,赫章半夏通过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区域推进、连片开发,促进半夏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设半夏种植基地,引进产业相关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研发、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种植半夏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管理精细,是赫章县最大的科技扶贫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半夏种植面积1.615万亩,17个乡镇均有覆盖,每亩可带动2至3个贫困人口出列。  相似文献   

15.
正培土、挖沟、施肥、移栽……在务川自治县砚山镇毛田村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贵州湘黔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流转500亩土地建成的,种植的中药材有白芨、丁黄金、玉竹。"毛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梁益敏说,这是砚山镇因户施策,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措施之一。务川自治县脱贫攻坚大决战誓师大会召开后,"砚山战区"结合脱  相似文献   

16.
<正>"名誉村主任"以身作则,通过"大雁归"带动"小雁归",为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铺就雁归之路,形成良好"雁归生态"。今年秋分时节,伍洪灿开始忙碌起来。"油茶果马上可以采摘了,土地也要翻耕赶种,还有农产品加工厂要建……再过一阵子,我们还将引进中药材种植,打造600亩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基地。"刚刚把鸿灿竹鼠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的伍洪灿,紧接着又带领村民紧张地开展起"以养殖带动种植"的产业规  相似文献   

17.
<正>解决集体经济"空壳",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强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强化党员能力素质提升是关键。2014年,在赫章县六曲河镇永兴村的民主选举中,46岁的施辉扬又一次获得了连任。2006年1月,施辉扬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一千就是9年。村民的信任来自施辉扬为永兴村带来的变化。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已达7000元左右。永兴村成立了大大小小28家企业,水  相似文献   

18.
正岑巩县客楼镇按照岑巩县林下经济"村有百亩、乡有千亩、县有万亩"的工作要求,落实林下思州鸡1个千亩基地和2个百亩基地建设,1个300亩以上林下黄金基地建设和5个林下蜂100亩基地建设。在客楼镇土黄村,五十岁的村民钟占香在家照看孙子,不能外出打工,她说在黄金栽种基地务工,一天80块可以贴补家用。脱贫户陈军说,今年村里发展新产业,我们多了一份务工收入,还可以分红。土黄村以种植传统烤烟产业为主,为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今年该村流转林地320亩,建立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行模式为村民创收。  相似文献   

19.
正[人物简介]何祖贵,赫章县双坪乡回水社区居民。2018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与同为大学毕业生的妻子创办赫章县衿心生态农产品种植养殖合作社,为建设家乡奉献青春。何祖贵说,他是靠着国家政策资助才读完了大学,理应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他的梦想是带动更多大学生返乡创业,成立一个"乡创联盟"。  相似文献   

20.
今年,在宜宾县永兴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指导下,"川南藕协"大力组织、协调藕农种植莲藕,使永兴镇莲藕种植面积增加2000余亩,累计达到7000亩.预计今年莲藕总产量上万吨,总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大关,藕农人均收入达5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