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培华 《当代贵州》2005,(10):18-19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相比,贵州省红色旅游特点鲜明、优势突出,具有开发成为旅游产品的优势和巨大潜力。一是“红色品牌”突出,知名度高,震撼力强,有号召力;二是传奇性、趣味性、参与性强,便于打造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三是与重点精品红色旅游资源依托一流的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便于整合资源和集中开发;四是与绿色生态、少数民族文化水乳相融,便于开  相似文献   

2.
<正>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红色旅游和以万亩茶海、竹海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最为著名。2014年,该市提出"建设全景遵义,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在今年2月底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又明确提出实施"三化一游"战略目标,推进工业、城镇、农业与  相似文献   

3.
正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3月,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设计推出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围绕"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进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三大线路主题,包含贵阳、遵义、都匀、安顺等地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多类文旅要素。其中"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主题类线路中,包括"遵义会议伟大转折之旅""四渡赤水出奇制胜之旅""万里远征磅礴乌蒙之旅"等9条旅游线路;"走进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主题类线路2条,  相似文献   

4.
红色旅游作为主题旅游产品,其品牌的有效传播对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作用。近年来,哈尔滨紧紧依托本土特有资源禀赋,制定出台红色旅游规划纲要,全力打造"一心、五带、八线、十二区"红色旅游风景线,极大地带动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然而,在红色旅游品牌传播上,由于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制约,哈尔滨与省外红色旅游文化名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新形势下,为切实提升哈尔滨城市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名城,亟须在壮大文化产业同时,采取强力举措加快红色旅游品牌有效传播,以此全面助力哈尔滨红色旅游业强势发展,让红色文化真正成为推动哈尔滨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苟坝会议会址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3月,苟坝会议会址列入第四批"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10月,苟坝村被列为贵州省"5个100工程"旅游景区之一,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应运而生。2015年,苟坝红创区被中国红色旅游专业委员会评为"2015中国最美红村";2015年,苟坝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5月,被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持续深度推进酒、旅融合发展,不断形成旅游产品新供给,丰富旅游产品新业态,推动建设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在2017年贵州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贵州明确提出"以中国天眼、茅台国酒、千里乌江等旅游资源为核心吸引物,积极推动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和世界级滨河度假带建设,打造世界级旅游吸引物和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尤其是红色旅游事业发展迅速。红色旅游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传承革命文化、构筑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有助于带动吉林省旅游业的整体提升,有助于加强当地居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传播优秀历史文化。吉林省东南部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红色旅游产品还存在产品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旅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加强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迫在眉睫,今后应致力于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以更好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8.
全域旅游是推进江西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环境优势等为江西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域旅游要求推进红色旅游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红色旅游全社会共建共享。创新发展红色旅游推进全域旅游,需要做好全域旅游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发挥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江西风景独好"的品牌形象,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遵义红色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遵义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国著名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的战略目标,扬长避短找出路、放眼全国抢市场、对接市场创品牌,全方位推进红色文化产业链建设。"带着孩子来接受一下红色文化的洗礼。"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一位家长正为孩子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暑假期间,遵义红色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很多家长带孩子到遵义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作为承担红色文化旅游投资开发责任的遵义红色旅游(集团)有限公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湘潭市主动审时度势,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伟人故里、大美湘潭",打造全域旅游,提出"举红色旗、打文化牌、走生态路"的旅游发展思路,把红色旅游摆到战略地位,发挥优势,积极借势,用好资源,体现特色,推动红色旅游与诸多产业融合发展,发动全民共建共享,开发和提供更多层次、更人性化、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借鉴国外经验,今后我国农业旅游发展中应采取"政府+协会+旅游公司+中间商+农业旅游项目开发企业+农户"的合力共推模式;因地制宜精心做好规划和策划,糅合游赏型、节庆型、参与体验型、教育科普型、休闲度假型等农业旅游类型,开发特色鲜明、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推进规模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将农业旅游区打造成集"游、赏、食、宿、乐、购""六位一体"的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体系;适应城市居民消费新需求,加快产品升级,开发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提升农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重视对农业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渝贵铁路穿越大娄山山脉,横跨长江、乌江"主动脉",途经"红色之城、转折之都"遵义,集中了抗战文化、红岩精神、长征文化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一条独具"红色旅游基因"的高铁。在这条线路中,娄山关、遵义、息烽等地红色文化尤为凸显。2月1日,早上11点28分,记者乘坐G2886次列车到达遵义站。遵义站的设计灵感吸收了遵义会议会址三段式立面风格,保留柱廊、拱劵等特色元素,突出了城市的历史沿革和  相似文献   

13.
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红色旅游意义重大。首先,发展红色旅游,就是弘扬革命精神。面对当前旅游产品多样化,许多游客选择红色旅游线路,主要目的就是体验长征文化、凭吊革命圣地、见证老区发展。2008年,到会宁"长征胜利景园"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旅游观光的各类游客就达到了32万人次。实践证明,发展红色旅游,能够寓教于乐,使政治教育由虚变实,让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充分利用独特的山地资源优势及气候条件,全力推动冬季旅游发展,引领冬季旅游经济不断升温。随着全国旅游景区景点的不断开发、旅游产品的不断拓展、旅游观念的不断更新,冬季旅游热点不再是北方地区的"传统专利",在西南地区,同样也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冬韵。近年来,贵州省瞄准冬季旅游市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培育了一批优质的冬季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南方冬季旅游新目的地。丰富产品做大市场  相似文献   

15.
"文旅融合"发展是运城文化旅游业的重要引擎,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运城要努力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针对运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地处黄河金三角等人文和地域优势,运城要努力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统筹布局,加快推进文旅顶层融合,丰富完善运城文化旅游新思路;二是创新方式,加快推进文旅产品融合,倾力打造运城文化旅游新产品;三是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文旅营销融合,全面展示运城文化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16.
正井冈山市充分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富集、独特、原真的特点,不断充实红色旅游景点的内容内涵,着力创新红色旅游的方式方法,不仅打响了井冈山"红色旅游首选地"的品牌,壮大了旅游经济实力,更达到了寓教于游、传承红色基因的境界。一、井冈山红色旅游培训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1.井冈山红色旅游培训发展现状。近年来,井冈山市非常注重保护、挖掘和开发丰富的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红色旅游圣地"的品牌形象,广泛开展红色旅游培  相似文献   

17.
正"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现代化经营管理、规划设计、创意创新、金融投资、产业运营、市场营销类人才。"…………开幕式上,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芳作文化旅游领域引才推介时表示,进入"十四五",全省上下正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和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同志的《贯彻〈纲要〉精神,加快宁夏红色旅游发展》一文,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打造宁夏红色经典文化精品、促进宁夏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展示宁夏文化底蕴的高度,列举了一些发生在宁夏大地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历史和红色故事,明确指出了在我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读懂宁夏"来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旅游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旅游从业人员的执业,都建立在"读懂宁夏"的基础之上。希望读者,特别是文化旅游行业的读者学习后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台儿庄区充分挖掘大战文化、运河文化,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红色旅游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台儿庄战史陈列馆以及台儿庄大战主要遗迹清真寺、中正门、新关帝庙等为主要景点的台儿庄大战景区遗址及明运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街巷、古码头为主要景点的古运河旅游区,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载体。今年是国家红色旅游开发的第一年,台儿庄大战遗址景区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13家部门联合列入百家红色旅游精典景区名录,成为国家首批扶持发展的15家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山东省仅此一家。台儿庄区直接从事红色旅游人员1200多人,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超过 12亿元。  相似文献   

20.
周放良 《新湘评论》2010,(16):25-26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从整体上看,这种资源优势、品牌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释放。为此,湘潭围绕建设"红色圣地"这一目标,提出"加快发展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