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正普定县精准选择韭黄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现韭黄变"黄金",探索出一条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新路。普定县按照省委"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求,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选择韭黄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构建起发展韭黄产业共同体,实现韭黄变"黄金",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2.
正"轻点放,别压坏了!"5月13日,在普定县化处镇水母河流域韭黄基地,来自福建的客商陈加楠忙得不可开交,不停叮嘱收割韭黄的工人要小心对待自己的这些宝贝。按照省委提出的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求,普定县抓住机遇,将韭黄打造成"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创建水母河流域一线建设基地,开始  相似文献   

3.
正春耕时节,普定县村村寨寨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在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的韭菜基地里,村党支部副书记、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勇正带领当地村民锄草、挖沟、起垄、套黑色套筒,开启新一年的韭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的韭黄很受市场欢迎,根本不愁卖不出去。"陈国勇告诉记者,化新村种植的韭黄,一年收两茬,一亩地年总产量可达3000斤,按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韭黄看贵州,贵州韭黄看普定。"说起美味可口的韭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顺市普定县产的韭黄。而仅在几年前,普定县许多村子的村民对韭黄还一无所知。“早些时候,我们村许多村民都不知道韭黄是什么,更别提专门种来卖钱了。”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村支书曾加胜说,以前湾寨村满山坡种的都是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湾寨村种植韭黄,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相似文献   

5.
正普定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以韭黄、食用菌、茶叶种植和肉兔养殖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通过党政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产销对接联动、利益联结驱动,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贵州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两年来,普定县紧抓契机,聚焦产业扶贫这场关键硬仗,有机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联结农业结构调整和贫困户增收,以新思路、新载体、新举措探索找准化解"三农"难  相似文献   

6.
正安顺市普定县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的"白旗韭黄"是畅销省内外的知名农产品,普定县也成为全国韭黄种植第一县。农产品卖得好,怎样带动群众致富?以往的做法,是通过流转土地,一方面让农民有流转土地后获得的固定收入,一方面农民也可以在公司打工获得一份工资收入。同时,通过流转连成片的土地还能形成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我将继续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示范带动身边退役军人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7月1日,普定县穿洞街道靛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褚代洋在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说。仲夏的普定,生机勃勃。走进靛山村,目之所及是蒸蒸日上的产业:坝区韭黄鲜嫩、山间肉兔成群、基地茶树青葱……  相似文献   

8.
<正>普定县在推进山地现代农业发展中,挖掘潜力,探索创新,以"五进五结合"打造沙湾农业大观园,带动农业变强、农民变富、农村变美。该园属于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位于风景名胜区夜郎湖畔,园区规划面积3万亩,核心区1万亩,辐射区2万亩,以紫王葡萄、红脆李、梭筛桃等精品水果为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  相似文献   

9.
谌贵璇 《当代贵州》2014,(13):51-51
正阳春三月,走进安顺市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园区已建成以万寿菊、桂花、红豆杉等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5000亩,以红心猕猴桃、红不软桃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3000亩,以韭黄、小黄瓜为主的蔬菜种植8000亩,生猪养殖年出  相似文献   

10.
正一株韭黄的出山之旅当普定县白岩镇白旗村村民打开遮光罩,暖洋洋的阳光照耀在我身上。一番割剪、清洗、打包、装车后,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从村头的机耕道出发,通过贵州现代化交通网络前往贵阳、浙江、北京、广东、重庆等地,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佳肴。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穿越大半个中国",我们赶上了美好的时代。我是一株食用价值很高的韭黄,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闭幕第二天,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深入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就落实全会精神开展督导调研。陈敏尔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吃透上情、把握实情、了解外情,创造性地抓好落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奇凡参加调研。普定县沙湾农业大观园内,1万多亩紫王葡萄、红不软桃等精品水果长势良好,附近5个村农户通过"三权"促"三变"改革、土地流转、园  相似文献   

12.
赵勇军  梁圣  唐波 《当代贵州》2020,(11):16-17
自省委发出挂牌督战集结号以来,一个多月时间,望谟县仅芒果产业就筹措资金3667万元,流转土地3.35万亩,种植芒果9500亩、打坑4200亩。"用创新的办法解决疫情带来的困难和问题,切实选准稳定可持续脱贫的产业发展门路,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月1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志刚在视频督战望谟县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相似文献   

13.
正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荷花造景,找到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的同步小康路子。眼下,在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的千亩莲藕园里,荷花开得正盛。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连片的碧绿荷叶连绵起伏,把荷花映衬得分外动人。"天际彩云映新宿,村前碧荷衬晚霞。"水井村  相似文献   

14.
正普定创新"一村一公司",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农村新活力不断迸发,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举目千山绿,黔贵大地正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安顺市普定县创新"一村一公司"模式,整合资金1.72亿元,对全县每村(居)投入100万成立产业公司,按照县级总公司指导、乡级分公司把关、村级子公司经营的方式,做大产业扶贫"蛋糕",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2月以来,桐梓县掀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热潮,3个月时间调整高效生态农业产业15.32万亩,超额完成今年省下达10万亩的任务。桐梓县认真贯彻贵州省、遵义市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以来,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指示精神,在发展农业产业中聚焦"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振兴农村经济。今年2月以来,桐梓县委召开了4次县委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设计和安排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召开了4次县乡村三级政策解读和业务培  相似文献   

16.
正普定县加大对各类资金的筹措和整合力度,在全县172个村(居、社区)投入1.72亿元,创办村级公司,有效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和产业发展潜能,走出了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新路子。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保障"资金筹措"是关键。近年来,普定县探索创新"一村一公司""一池一抓手""一地一产业""一环一配套"的资金筹措、要素保障、效益保障和风险防控机制,在全县172个村(居、社区)推进村级公司全覆盖,通过县政府平台公司融资、财政贴息,为各公司注入资  相似文献   

17.
<正>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两会上首次来到河南代表团。"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农’工作,对河南具有重要意义。"在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全面振兴——再次强调"三总一保障"讲话中,习近平着眼全局,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8.
一座拥有16000年历史的古城,如何在现代化道路上焕发青春风采?一个不断成长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如何构筑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孕育了深厚文化的土地,如何在同步小康的进程中快速崛起?诸多挑战面前,普定县正倾力推进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其中的精髓,集中于"创新"二字。建园区构筑人才工作主战场6月18日,贵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小泉率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来到普定,与普定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普定成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后首家与省  相似文献   

19.
夏日,走进通辽市科尔沁沙区采访,所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这里的景象曾经被人们描述为"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如今,公路两旁,整齐的杨树划出标准的2米行距、8米带株,一排排柳树婀娜多姿,过去白茫茫的"不毛之地",长出了郁郁葱葱的绿草和灌木.大风吹过,已不见了漫天黄沙……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沙地面积达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多年来,通辽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治理,防沙用沙、变沙为宝,初步形成了沙地林产业、沙地种植业、沙地旅游业、沙土加工业等几大产业.自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51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38万亩,封育364万亩,草原防沙治沙413万亩,水土流失治理198万亩.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沙绿民富"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正脱贫攻坚每一场"硬仗"都是很不容易的,但最难的是产业扶贫,贵州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2月23日,2018年贵州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发布,要求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其中,最难的一场硬仗是"产业扶贫":贵州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完成玉米调减500万亩,蔬菜种植1400万亩(次),投产茶园560万亩,食用菌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