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何胜文  吴登富  崔之富  董理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3,(21):I0002-I0002
6月18日,记者随同石阡县本庄镇党委书记梁兴和、镇长周其山一行走进乐桥片区果药种植基地,只见县驻村工作队及当地镇、村、组干部正与群众一道送肥上山、清沟理垅。迎面走来的  相似文献   

2.
正石阡县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村社合一"的组织方式,紧扣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以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现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0月24日,记者走进石阡县本庄镇乐桥村1300多亩的乐桥坝区关平坝,村民正在新犁的土地上进行补栽补种;走进丑儿坝、沙木岗2000多亩山地玉米改种的白茶基地,挖掘机在翻新土地,70多位村民挖沟起垄干得热火朝天,20多名镇村干部来回丈量流转的土地,贵州极白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施军不停穿梭查看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3.
<正>石阡县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做强山地特色农业,盘活农村沉睡资本,形成要素集合、产业集聚、集装配套、集约发展的现代山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近年来,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石阡县通过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先行先试,坚持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以茶产业为突破口,以"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为引领,以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线,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做强山地特色农业,盘活农村沉睡资本,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迅速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方式快速转变,  相似文献   

4.
石阡县创新探索"三主三化三共"机制,在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调减低效作物种植,发展优质稻、蔬菜、草本中药材等有市场需求的高效经济作物,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石阡县山高坡陡、土地贫瘠.  相似文献   

5.
石阡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为重点,探索出一条“用园区来带动,用产业来主导,用投入来增强,用科技来支撑,用机制来激活”,具有石阡特色的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石阡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为重点,探索出一条"用园区来带动,用产业来主导,用投入来增强,用科技来支撑,用机制来激活",具有石阡特色的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作为贵州省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县、国家新阶段扶贫重点县和武陵山区扶贫攻坚示范县,石阡自2008年以来,积极抢抓各项政策机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三个万  相似文献   

7.
岳振  晏青 《当代贵州》2015,(5):36-37
<正>山,曾是石阡县农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石阡县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创造了"山顶植树造林建设绿水青山、山腰栽茶种果创造金山银山、山下农旅融合助力富山美山"模式,把山地劣势转化为发展特色和优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央强调的改革主题,要求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  相似文献   

8.
精品农业是现代农业中最重要的产业层次,精品农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其产品的高价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高收益。文章分析了精品农业高收益的投入和成本。以及市场价格形成原因。发展精品农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年希望:和乡素们一起多挣钱,叹引更多农民入股分红,过上好日子. “6万多元,今年过个热闹年!”1月25日,刚从分红仪式上回来的李文安笑得合不拢嘴,把钱点了又点. 2016年,石阡县本庄镇凉山村专业合作社获利共计1 80万元,70位入股村民按股份多少进行分红,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80元,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相似文献   

10.
党建交流     
石阡县:党组织建在产业上近年来,铜仁地区石阡县各基层党组织以烤烟、茶叶、旅游等产业群为依托,以行业为纽带,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按照产业相同、居住相邻、便于开展活动、便于教育管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形成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农业在发展实践上沿着"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和产业横向交叉发展的"两维"路径展开,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多功能农业发展论是对应的两大理论解释。从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分析,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产业融合必然性,农业产业化与多功能农业的实质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纵向与横向融合发展,纵向与横向产业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纵向上趋于延长、横向上趋于拓宽的块状农业产业链,最终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江西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璐琳  李雪强 《求实》2007,32(10):54-57
有机农业作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正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有机农业对于我国建立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贫困地区从传统农业方式向现代农业方式转变意义重大。素来倡导发展"绿色农业"的江西,在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具备制度、产业基地、劳动力成本与产业组织的优势。为了加快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该注重有机农业的宣传、做大做强有机农业产业区域品牌,并通过产业组织的创新,提高有机农业生产者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余杭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出发,提出要加快余杭区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引领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产出率;以产业化方式经营现代农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发展园区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和二、三产业的融合;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拉动现代农业,有效实现产销对接。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现代农业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容城县南张镇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产业园区是促进土地流转、扩大现代农业规模的新载体,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有效抓手,更是推动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南张镇按照全  相似文献   

16.
北京都市现代农业是将农业中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综合功能,成为现代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都市现代农业需要完善农业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潜在价值,推进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应优化都市农业要素配置,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打造农产品特色优质品牌,提升都市农业公共服务效率,完善都市农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农业的动态历史概念.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既体现了持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也是我省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正"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唐朝诗人韦蟾的诗句为世人展现了昔日贺兰山下秀丽富饶的田园景象。而在今天,地处贺兰山东侧的贺兰县,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产业化增速为核心,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为目标,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巩固拓展农村综合改革成果,书写着这个农业大县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产业融合,实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既体现了持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也是我省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