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德江县绷紧农村产业革命之弦不放松,做到"地不荒、圈不空、人不闲",按照系统化推进、规模化布局、组织化生产、集中化投入、绿色化发展、市场化营销"六个原则",全产业链推进产业革命。秋阳下,穿行德江乡村,乌江两岸、马蹄河畔,稻香弥漫、果实满枝,美丽水乡潮砥的连片脐橙、红色老区枫香溪的遍野核桃、五色高山密林中的生态天麻、鱼米之乡荆角的罗汉果园、古老茶乡合兴的连绵茶园、泉口万亩草场的满坡牛羊……处处呈现出产业兴旺的绿色发展喜人图景。近年来,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德江绷紧农村产业革命之弦不放松,做到"地不荒、圈不空、人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2015年全省10个扶贫攻坚示范县之一的罗甸县,正按照贵州省委关于扶贫开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扶贫开发决胜之路。初夏时节,地处贵州南部、麻山腹地、红水河畔的罗甸县,漫山遍野的火龙果花竞相绽放,脐橙种植园果实盈满枝头,高原千岛湖上水产养殖基地水欢鱼跃,城西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这是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1986年,罗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25万人中,有95%以上的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只有144元,未越  相似文献   

3.
山乡巨变,日新月异。在黔南州这片土地上,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正在火热推进。近年来,黔南州紧扣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主基调,全面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六个转变”,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推农村经济"脱胎换骨”,全州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产量稳定、结构优化、质量向好、改革深入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正地处贵州低海拔地区的罗甸,致力于将养生休闲旅游培育成"金色产业",走出一条打造"大健康养生休闲旅游重镇"的现代旅游业发展之路。西南出海大通道,这是人们赋予千里红水河的时代责任。罗甸,巍巍青山倒映在碧绿的红水河,形成巨幅醉人山水画。水面波澜不惊,游人心旷神怡。这是红水河带给罗甸如诗的柔情。玉石是大自然给予罗甸的又一珍贵礼物。温润的罗甸玉,正如这方水土上30万各族同胞的待客之道,真诚、通透、纯洁、深情。  相似文献   

5.
正水城县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扶贫一体谋划部署,产业革命持续催发全县农村经济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利益链完善。延伸产业链:立足一产"接二连三"10月15日,入秋后的水城县小雨连绵,带来丝丝寒冷。在水城县双水街道办白马洞村白马洞组,宏兴绿色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冷链库的鲜果包装线上,一派热闹繁忙的生产场景进入眼帘。据了解,宏兴绿色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冷链物流中心整  相似文献   

6.
正冬日的罗甸依旧温暖如春。走进玉湖公园,市民们有的坐在草坪上沐浴阳光,有的在公园小道上游玩拍照,还有的在公园里休闲散步……尽情享受冬日的暖阳。随着罗甸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健全,每年冬天,很多北方地区人群就像"候鸟"一样飞到罗甸。正在玉湖公园散步的75岁河北籍老人尹彦清就是其中之一。他说:  相似文献   

7.
正罗甸正围绕"一城两区"及产城景融合发展模式,打造贵州南线旅游门户集散地。海南有三亚,贵州有罗甸。在罗甸干部群众眼中,他们与三亚人民享受到了同样的温暖气候。沐浴在四季如春的阳光里,罗甸萌生了雄心壮志:把贵州甚至更多地方冬天到三亚度假的游客,吸引到罗甸来。罗甸的山水温润秀美、养心养生。绮丽蜿蜒向前的红水河,不仅是贵州南下出海大通道,还是罗甸引以为豪的生命河、长寿河。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加快推进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植入"大数据"基因,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是农村产业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近年来,贵州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以"大数据+农业"深化农村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9.
正位于黔南州的罗甸县,总面积3013平方公里,素有贵州"天然温室"和贵州的"西双版纳"之称,同时还拥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火龙果之乡""水晶之乡""辉绿岩之都"等美誉。罗甸是贵州省蔬菜、水果主要产区之一,有着以茄子、辣椒、番茄、黄瓜等25个品种的早熟蔬菜的商品基地,以及以柑桔、火龙果为主的水果基地。同时也是贵州最好的柑桔基地县,脐橙、大叶果在国内闻名;艾纳香提取的冰片是贵州省名优产品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2月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定势革故鼎新!由此,一场生产效益大提升、农业产业大变革的行动从春天出发,"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相继展开,"四场硬仗""四个聚焦"战果连连。产业革命如火如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成果明显,农业增加值实现5年来同期新  相似文献   

11.
马红梅 《当代贵州》2020,(16):20-21
2020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按照产业革命"八要素"和"六个转变"要求,以坝区提质增效和坡耕地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上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产业革命不等于农业结构调整,也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的事,它需要农村三次产业的联系互动,也需要城乡全域一体互动;在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今天,它甚至需要我们放眼世界。近年来,贵州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先导和重点,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产业革命。为使农村产业革命尽快取得成效,省委主要领导提出了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形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实施路径,并强调通过政策  相似文献   

13.
正乡村振兴,农业产业是核心;发展产业,农业科技是关键。在"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如火如荼之际,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农业综合科研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如何助力农村产业革命,为实现全省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赵德刚。  相似文献   

14.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村产业革命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2019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坝区亩均产值增长30%以上,有力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贵州充分发挥农村产业革命"智囊团"作用,组织万名农技专家下基层,下沉技术力量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提升管护优化管理,帮助提高生产效益,助推农业生产抢时间、补损失。技术下沉化解"多"与"少"的矛盾。"八山一水一分田"生动阐释了贵州地形地势特点和资源禀赋,可发展规模化种植的土地面积较少。脱贫攻坚力度不减,产业革命高歌猛进,脱贫出列标准不降。要发展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就要充分借助科技力量化解减贫人口多与土地资源少之间的矛盾,用科学技术让土地生黄金,扩大产业革命成效,帮助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致富。技术下沉破解"快"与"慢"的难题。种植养殖业发展有其规律,农作物从种植到收成、从形成规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毕节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的安排部署,用好"五步工作法”,全面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聚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任务,按照"找差距、强弱项、补短板、惠民生”要求,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全力推动农业产业革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平坝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制度化发展、建立产业体系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建立生产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建立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市场化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长期任务。平坝区扎实用好"五步工作法",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成功创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相似文献   

17.
正融合是大数据发展的最大特征和价值所在,大数据应用为农业提供了无限可能。智慧农业是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的前进方向,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也是贵州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支撑。2019年,伴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不断向前推进,"大数据+农业"的创新实践也在贵州省各地积极推进。修文县探索"大数据+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以大数据系统布局种植、农旅、深加工、销售、金融等6个板块,覆盖384个猕猴桃果园,占全县挂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罗甸县紧紧围绕"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的发展定位,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作、人口城镇化、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灵山出美玉,秀水引湖城,罗甸正奔向新的未来。2007年以来,受龙滩水电站水库预控400米高程淹没线约束,罗甸县城建设方案被迫搁置。2012年,罗甸提出了"三年再造一座新城"的发展目标,以惊人的速度迈开了城镇化建设步伐。2015年7月,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到罗甸调研时给罗甸提出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信心不够足、力度不够大、步伐不够快等问题。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要大踏步前进,进一步加快发展,就必须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农村产业革命首先要推动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革命,彻底摒弃陈旧的、不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0.
正织金县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苦干实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讲""习"结合出成效,农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民致富路越铺越宽。产业革命进行时,乌蒙大地战犹酣。精准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毕节市织金县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苦干实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讲""习"结合出成效,农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民致富路越铺越宽,人民群众正向着美好生活大步迈进。枇杷树成"致富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