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法系及中华法系概述"法系"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博士率先提出。他按照各国法律的传统与相似性将世界法律分为"印度法族、中国法族、回回法族、英国法  相似文献   

2.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1,(4):25
<正>■"新绿丛书"推出五部长篇小说意在培养、推出宁夏新人、新作的"新绿丛书",日前推出了五部长篇小说《遥望白银湖》《生死百年》《日子越来越像水》《穆斯林的儿女们》《办公室的故事》,即将由阳光出版社出版。为繁荣我区小说创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2001年主持策划了"新绿丛书",推出以宁夏作家作品为内容的系列文学类图书,截至  相似文献   

4.
王薇 《学习月刊》2009,(22):36-37
中国古代法制源远流长,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完整系统,该体系特征鲜明,总称为"中华法系"。研究中华法系的特点,对于我们继承和利用传统资源建设现代法治都具有重大意义,甚至有人提出"中华法系精神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法制文明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法律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言之有理"工作室约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顾培东,为我们展示中华法系的鲜明特色、文化底蕴、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是新中国出版史上著名的两套丛书,由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在"文革"前出版。1979年,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决定恢复两套小丛书的出版。商务印书馆聘请著名经济学界老前辈、历史学家、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诸如此类古代治国理政思想,"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史学家克罗齐断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需要以"中国问题"为关怀,在比较互释中走近过往的思想世界。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是吴恩裕于1939年"三十而立"之年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三年之后完成的博士论文,1944年由他自己从英文译为中文,于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08年曾经收入《商务印书馆文库》重新再版。现在又列为商务印书馆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问世,足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湖南师大教授唐凯麟主编、湖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丛书》,通过一个一个故事的形式,紧密结合中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教育和引导他们把“德”放在首位,锻炼政治思想素质,铸造美好心灵,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涉及面“广”。《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丛书》共6本,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20,(4)
正出版单位:党建读物出版社这套丛书立足于党内政治生活最基本、最常态的"规矩",即相关制度、纪律、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着重回答是什么、怎么办,目的是让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重制度、讲原则、懂规矩、守纪律、承传统。《党内政治生活丛书》现已出版《怎样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怎样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等17种,  相似文献   

11.
<正>容,会意字,从宀从谷,指房屋和山谷都有虚空能容的意思,故容之本义即"容纳"。《说文》云,"容,盛也",引申出宽容、从容、仪容、容许等。古文中也用作模式、规则、礼法等义。容,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古人不仅重视人的仪容,在不同场合规定了严格的仪容仪态,也将宽容、从容等作为与人交往必备的品行修养。  相似文献   

12.
李波  倪芹 《当代贵州》2009,(18):37-37
近日,《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暨《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举行了创刊及出版仪式。 由贵州省凯里学院主办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术期刊。据悉.在创办刊物的同时,凯里学院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进学校课堂工作.出版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锻炼培养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努力构建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形成了“办特色之校、育特质之才”的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峰 《北京党史》2012,(5):59-61
正"与时俱进"一词由来已久,与之意思相近的"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等散见于中国古书中。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理论学史》,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指出"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1917年10月,为纪念辛亥革命六周年,李大钊写文章指出,为了"新中华之诞育",必须继续努力,"勿稍怠荒,月异岁新,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以  相似文献   

14.
吴秋红 《理论学刊》2005,(10):33-35
中国古代法律教育是中华法系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中华法系的若干特质,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教育形式结构的双轨制;二是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和教育对象的局限性;三是教学模式单一化和教育内容儒家化。  相似文献   

15.
2015年4月8日至9日,"三严三实"的中华文化根基研讨会及2015年孔学堂春季论辩大会在贵阳孔学堂举行。两天时间,来自省内外的十多名知名学者围绕"三严三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法治与礼法传统"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论辩。与会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今天加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涵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现将与会学者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研究地域性格的"都市人丛书",著名作家阿成先生所著的<哈尔滨人>就是其中的一册.在这本书中,阿成先生在<拼酒的话语>一文中对酒文化的劣根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11,(4):26
<正>■永宁县打造回族文化旅游名城永宁县率先提出全面打造"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以回族文化为主线,把中华回乡文化园、纳家户清真寺、中华回族第一街、宁夏世界穆斯林城等景点联结起来,勾画一条宁夏独有的回族文化旅游线。2010年,该县提出打造中国回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整体规划,以初具规模的中华回乡文化园、中华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23,(24):49-49
“中国古代廉洁史话”丛书(全二册)为廉政瞭望杂志花费两年时间精心策划编撰,分别为《古代廉洁制度典故》与《古代清官廉吏故事》。丛书通过历代勤政廉洁故事和案例分析,注重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向历史汲取廉洁修为、廉政为民、反腐治贪、依法治国的政治智慧、治理智慧、人生智慧和健康有序的社会发展智慧。丛书将这些智慧在大量鲜活、真实、有趣的案例故事中娓娓道来,以事寓理、以案说法、以镜照人、以史为鉴,把中华五千年积累的正反历史经验和贯穿始终的清廉清正清明追求,集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读之有所悟、有所思、有所醒。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方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实践路径。新时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正确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从而更好地区分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化解"价值观风险"是否需要"文化之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同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抵御也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因此,作为"文化之根"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必须实现"现代转化",包括传统"自由""平等"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传统"公正""法治"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现代化"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可以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现代化"的"自我修养"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现代化"的"价值规范"也可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生态。于是,以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理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传统价值观的"内涵现代化"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二是以传统价值观的"思维方式现代化"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