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妥乐论坛为"窗口",盘州市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步伐,力争把盘州建设成为实至名归的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面向东盟开放发展的"双向桥头堡"。金秋时节,金彩盘州,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景区园区,到处可见妥乐论坛的标语,盘州人民笑语盈盈,喜迎八方来客。第二届妥乐论坛—"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即将在"世界古银杏之乡"妥乐村召开,妥乐再  相似文献   

2.
正金秋时节,金色妥乐遍地金黄,"金彩"盘州笑语盈盈,喜迎八方来客。11月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即将召开,东盟十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驻华使节、行业商协会领导、企业家代表莅临盘州,共建友好合作交流桥梁,共商互利共赢大计。盛世盛会,盘州因妥乐论坛扬名中外。共商、共建、共享,妥乐论坛搭建了国际友好交流合作、国际产能合作、国际经贸交流、国际推介展示平台,盘  相似文献   

3.
妥乐论坛     
正长风古道,金秋妥乐。2016年,贵州"西大门"盘州牵手东盟创办"妥乐论坛",以产能合作为切入点,扩展多领域、多层次合作空间,成为贵州向西开放"桥头堡"。独行快,众行远。近年来,盘州用满腔热忱和十足诚意张开双臂与世界相拥,妥乐论坛规格不断升级,开放步伐坚定有力,对外合作"朋友圈"稳步扩容。过去3年,盘州先后同泰国、乌克兰等2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行业商协会)建立了双边联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金额达373.23亿元。而今,妥乐论坛已成为盘州对外开放乃至贵州建设内  相似文献   

4.
正11月16日,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将在盘县妥乐召开,这是东盟首次在县级城市召开主题论坛。对盘县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深秋时节,金彩盘县大街小巷劲吹东盟风,"世界古银杏之乡"妥乐喜迎八方来客。11月16日,中国一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将在此启幕。中国和东盟十国的有关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将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合作大计,共谋美丽发展蓝图。这是东盟首次在县级城市召开主题论坛。对盘县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借助这一重要平台,盘县在文化、产业、旅游等各领域的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西大门盘州市,接壤云南省,面向东南亚。站在全省开放发展的前列,盘州市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开发区为外来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大幅压缩行政审批办理时限,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又以过人的胆识和担当精神,创办了"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开创了贵州在县级开办国际论坛的先河。作为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盘州市经济活力强、产业基础牢、投资环境好,在积极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0月,妥乐论坛迎来了4岁生日。参会国家和人数一届比一届多,交流合作一届比一届深入,取得成果一届比一届丰硕。经过前三届的发展,"妥乐论坛"逐步成为贵州面向世界人文经贸交流、国际产能合作、国际推介展示的重要平台。泽无桥梁,不相往来。贵州,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一个内陆省份的开放,需要以一个个开放平台为基础,搭建起与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地处贵州"西大门"的盘州市,是贵州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6年首届妥乐论坛举办至今,有关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热情洋溢、不吝珠玉,点赞开放盘州,回顾成绩、畅谈未来,特撷取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妥乐论坛要紧紧抓住中国和东盟合作这一我国外交大战略,紧紧抓住国际产能合作这个全球公认、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向,如此,这个国际平台就非常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盘州市深刻把握举办论坛"虚"与"实"、向西开放"点"与"面"、县域经济"大"与"强"的内在逻辑,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合作愿景、共绘发展蓝图。唐宋时期,"滇黔锁钥"物阜民丰,盘州胜境关古驿道上,马蹄声声,穿越历史音犹在;进入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金彩盘州"宾朋云集,互动频频更胜昔。回望来路,盘州锐意创新、先行先试,以妥乐论坛为载体,深刻把握开办论坛"虚"与"实"、向西开放"点"与"面"、县域经济"大"与"强"的内  相似文献   

9.
正走进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市井安乐,古树绵绵,千株古银杏迎风舒展,生机勃勃。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让妥乐村名声在外。2014年,这里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因保护和发展良好,被列入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村,同年还获得"2018年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这方水土养人,生活有滋有味!"在春日的暖阳下,村庄也愈发温润美丽。  相似文献   

10.
谌晗 《当代贵州》2018,(42):22-23
2018年,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暨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妥乐分会邀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有关政要、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家共襄盛会,共建友好合作交流桥梁,共商互利共赢大计。  相似文献   

11.
古丝绸之路作为对外经贸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政治外交之路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是进一步传承丝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在多元价值观的文化冲击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沿线国家共享繁荣、互利发展。中国文化向来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国充分发挥文化先行先导优势,扩大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以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海上丝路是自主自立、自强自信之路,是对话交流、多元共生之路,是包容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实现路径要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文化+"合作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7,(45):72-73
举办妥乐论坛—"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既是盘州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盘州实现产业优势互补、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树伴人家     
朱江 《当代贵州》2014,(35):32-33
正盘县石桥镇妥乐村坐落于贵阳至昆明黄金旅游线的中点上,全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妥乐村600多年前为彝族聚居地,随着历史发展,妥乐村习俗虽有所演化,但"人树相依"的文化却亘古未变。走进妥乐,你就走入了一个神奇的银杏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中阿博览会是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加强中阿文化交流,促进中阿友谊,2013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举办了中国(辽宁)青年队-科威特国家青年队足球友谊赛,中阿国际集邮展,中国-阿拉伯国家国际桥牌邀请赛,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会议期间,宁夏演艺公司演出了大型歌舞剧——九州花儿香。一系列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24日上午,由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主办的"中国道路:回顾与展望"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冷溶出席并致辞,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陈晋主持论坛并作总结。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学者参加了论坛,14位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发言围绕"中国道路"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展开,如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历史的关系;它的探索、开辟、丰富和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它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点;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它最终形成和发展的32年间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各个方面的具体展现,等等。现将主要论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2016年1月8日,"2016第十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中国精神与文化创新"为主题,由北京大学发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  相似文献   

17.
正盘州,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西部,40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120万人民。自古以来,盘州都是军事重镇、商业重埠,是中国西部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是贵州对外开放的双向"桥头堡"。2017年4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盘县撤县设市,盘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步入更高的发展层次。盘州市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6,(7)
正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作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相互认同、增进共识的客观需要。国之交源于民众,民之交始于相知。丝绸之路作为沿线国家共同铺就和共同建设之路,其建设必然基于国民之间的深入交流和相互认知,否则就难以形成牢固的社会民心基础。"一带一路"涉及国家、覆盖人口众多,涵盖人类几大重要文明区域,能否形成思想的共识和感情上的维  相似文献   

19.
<正>"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建立多方位的区域合作平台,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新时代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中共中央统筹推动对外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加快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和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国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等领域都取得重大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华文化影响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需要在传播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核心实力上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