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贯彻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安龙县的实际出发,要以抓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基本保障、基层组织为着力点,才能有效解决好安龙的"三农"问题,推进安龙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里荷花香飘万里,十里垂柳婀娜多姿,十里长廊如诗如画。"2012年8月2日,荷花飘香,由黔西南州人民政府主办、安龙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安龙第六届荷花节"在安龙招堤湖畔隆重开幕,荷都安龙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  相似文献   

3.
10月27日,黔西南州领导和安龙县干部、群众隆重举行安龙县西城区开发大道动工仪式,这是该县扩大城市规模、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安龙是我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部。明万历年间南明在此建立永历王朝,为安龙留下众多历史文化古迹。闻名遐迩的招堤、明十八先生墓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安龙虽然“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九五”以来,安龙经济社会出现跳跃式发展的可喜势头。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7.52亿元…  相似文献   

4.
安龙,1991年被国务院列为贫困县。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这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6年农民人均有粮由1991年的260公斤增加到37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300元增加到上千元;全县贫困人口由16.9万人减少到7.5万人,由占总人口的49%下降到19.7%。安龙县离实现总体脱贫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几年来的进步,凝聚了安龙人民追求致富的呐喊、拼搏、奋争……从大办粮食入手,安龙人砌就了最牢靠的一块基石贫穷主要的就是缺粮。安龙过去每年要调进粮食上千万斤。“手中无粮,心里发慌”。不增产粮食,温饱只是一句…  相似文献   

5.
领导箴言     
正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引导干部打消顾虑、放下包袱,开出一个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切实做到洗完澡后精神足、照完镜子敢担当。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扎实搞好整改落实,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到黔西南州兴义、安龙、册亨等地调研时强调  相似文献   

6.
安龙招堤     
盛夏绿柳嫩,十里菱荷香。 从安龙县城北行一里许,视野开阔,空旷的平畴中,岗峦起伏,青峰连缀,绿柳如烟,“十里荷花”竞相开放……这就是令人神往、历史悠久、融山水堤桥亭花树诸景为一体,汇历代文物于一地的贵州十大风景区之一的安龙招堤。 远远地,映入眼帘绿树遮掩的是一座四柱三门、绿瓦覆顶、雄伟壮丽的仿石牌楼,坊顶“招堤”二字遒劲有力。走近牌楼细看,四柱分别刻有民国初年安龙籍留日学生贵州自治学社社长张鸿藻的拟联:“我从日本归来,漂大海,渡长江,经许多无边风月,还是此间极佳;人到招堤览胜,怀招公,建亭阁,  相似文献   

7.
冬雨过后,天空高远而蔚蓝;一幢幢格调典雅的建筑鳞次林比,一条条扩宽硬化的街道整洁清爽,一座座山头树青草绿,荷花池畔十里碧流清澈纯净……安龙古城的新姿,刷新了人们对昔日古城“狭小、破旧、脏乱、落后”的记忆。这一文明、安全、整洁、舒适和谐的县城环境,凝聚着安龙人民的开拓、奋争……安龙人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大胆探索投资5000多万元,改写了古城基础设施滞后的历史,夯实了文明的基石南明永历帝朱田榔曾在安龙县城建都4年之久,安龙曾以“皇都”著称。“明十八先生”碧血千秋的故事和抬公筑堤防洪的壮举,使安龙成为省级历…  相似文献   

8.
正10月中下旬,已经进入深秋,在黔西南州安龙县城郊的蘑菇小镇产业园区,记者刚刚走进蘑菇小镇的产业带,就看到整齐的大棚一字排开,散布在安龙县城郊的田间地头,沿途欣欣向荣的景象,映衬出安龙产业发展的繁盛。作为安龙4个移民安置点之一,蘑菇小镇现有居民7000多人,其中4000多人在蘑菇小镇的产业带实现了就业创业。"我们蘑菇小镇的稳  相似文献   

9.
唐保健 《当代贵州》2012,(36):42-43
在黔西南州,一提起张之洞,人们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诉说着他在安龙发生的故事,是安龙的山水哺育了张之洞。  相似文献   

10.
安龙,黔中名城。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斯。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城邑。汉代以后,史不绝书。明清以来逐渐  相似文献   

11.
浩瀚的喀斯特山带——兴义万峰林万峰林位于兴义市城南西约360公里,兴义、安龙、贞丰三县交界处,它东到坡岗、南端和广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口,北  相似文献   

12.
邹储衣 《当代贵州》2024,(20):50-53
<正>当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帷幕时,曾在兴义府(今安龙县)任知府的张锳撰写的“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岁月,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楹联,诠释着黔西南州在国家危亡之时“边地出雄人”的豪气干云。自古以来,黔西南州名人辈出,孕育出一大批栋梁之才。学成于兴义的张之洞走出安龙后,一生力主抗击列强,为中国的文化、重工业建设作出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活力金州     
正万峰林徒步道、普安自行车赛道、安龙攀岩公园、贞丰三岔河露营基地、兴仁放马坪滑草场……如今,一个个山地户外运动场地"串珠成链",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竞相体验山地户外运动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09,(17):52-53
眼下,素有“南明古都,荷香之城”美誉的安龙县城乡,扩内需、保增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市场化、物流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五化”建设紧锣密鼓,处处生机勃发。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双重魅力竟相进发的“和谐安龙”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5.
一条条宽敞清洁的街道,南来北往的车流有序地运行,市民文明的举止和言行……标志着安龙县委、县政府大力巩固“文明卫生城市”取得实质性成果。安龙县城是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文化古城。县城经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断规划和整治,市政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面貌日新月异。于1998年获得黔西南州唯一的“文明卫生城市”称号。脏、乱、差是当前城市建设中最难突破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该县从宣传入手,时常不定期、多渠道、多形式利用电视、广告栏、录音带等,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城建管理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块土地上,居住着77.3万布依族同胞。主要分布在册亨、望谟和安龙贞丰等县市,虽然仅占全州人口总数的27.54%,但是布依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怎样融合这一丰富的资源,助推旅游业跨越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丰富的黔西南州布依族文化资源黔西南州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这里的布依族大多分布在南、北盘江流域,是黔西南州世居少数  相似文献   

17.
一、黔西南旅游业开发前景诱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有着旖旎迷人的风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十分丰富。有着纯朴浓郁、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有着各民族多元的、悠久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境内有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国家级风景区3个。有著名的安龙风景区招堤、驰名省内外的“十八  相似文献   

18.
正种植面积逾8万亩,产量约28万吨,产值逾39亿元……处处有菌,县县有棚。黔西南州食用菌产业正持续破题,在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进入3月,贵州安龙富民鑫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培植的"七河9号"香菇准备上市,丰收在望。与此同时,位于黔西南州境内的多家食用菌企业也正开足马力加紧收购和生产,纷纷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19.
党建经纬     
【党建动态】安龙探索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新路子 为使外出的党员能够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安龙县切实加强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教育,确保外出务工党员"离乡不离党",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流动有序,异地有家,管理有章,建功立业"的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子。 一是采取"推进城镇化,发展经济和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20.
贵州由于岩溶地貌特别发育,溶 洞多得不计其数。远古时代,人们住 在山洞里,从而留下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黔西观音洞、普定穿洞、 盘县大洞等古文化遗址,和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桐梓岩灰洞、毕节扁扁 洞、水城硝灰洞、长顺神仙洞、六枝 桃花洞、安龙菩萨洞、兴义张口洞及 猫猫洞等古文化遗址。难能可贵的 是,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早、 中、晚期齐备,形成完整的文化系列, 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